翻閱今天的商業報刊,各種管理理論汗牛充棟,但現實的問題是,真正在科學、系統的管理理論指導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卓越企業并不多見, 由此產生的卓越管理者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有太多的生意作坊, 卻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 有太多的老板, 卻沒有多少職業經理人和有效的管理者。 什么是有效的管理者, 就像杰克韋爾奇之于通用電氣,稻盛和夫之于日航,郭士納之于IBM, 有效的管理者使管理變得越來越簡單, 使普通人的價值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 使企業股東們慶幸有可信賴的團隊一直存在。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 先人們早已給出了他們的答案。讀《道德經》, 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一句“上善若水”。老子推崇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居處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正如道家所講:不爭,無為。低調的管理者應注重修煉內功, 心胸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 待人謙遜真誠,說話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處事能夠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因為不帶著貪念去生活,所以沒有多余的憂慮?!安蛔砸?,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多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卻能來往于天地萬種剛強之中,以柔克剛,正是極佳的管理藝術。老子還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己和他人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好的領導者,需知世上無不可用之人, 只有未被發現的人才和不會用人的人。 要善于發現員工的長處和優點,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很多人說老子的管理思想就是“無為而治”, 所謂 “太上, 不知有之”,“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儒家也說無為而治,就是要通過“正身”,“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等方式, 使民眾 “有恥且格”,“不令而行”,即通過圣人和君王道德感化等手段,達到無為而治的最終目標。因此, 無為并不意味著管理者什么都不做,反而對管理者有極高的要求:
要有一顆誠心, 用道德和共享的價值觀感化下屬, 提高其歸屬感和承諾感;要有一雙慧眼,識人善任,分權下屬,“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要以身言教,“先之勞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眼戰略決策,“有遠慮” 卻不糾結于具體事務; 要誠信自律, 制定公平合法的制度;也要順其自然,讓事物按自身規律自由發展,不橫加干涉。 最終依靠員工集體的智慧和努力, 達到無為而無不治的目的。
馬克吐溫說, 歷史不可能重復自己,“但有時候它有一種律動”,今天的研究將作為未來的序幕, 而現代優秀的企業管理實踐中也傳承著經典的管理思想。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是一位典型的代表儒家思想的企業家。 受儒家“學以致用”思想的影響,柳傳志當年毅然從中科院辭職, 創建聯想公司, 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工程項目。儒家的中庸思想,是柳傳志做事的原則。聯想初創時期,所面臨的既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也不是計劃經濟, 而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期。 柳傳志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 選擇走兩種體制的中間,從而成就了聯想的發展。柳傳志極為強調責任心和忠誠, 他認為企業家是為企業的根本利益、 長遠利益負責任的人。 高層的骨干不僅要有責任心、 上進心, 還要有事業心, 也就是把聯想的事業作為自己的事業, 個人利益完全服從于聯想的利益。 企業家應該有理想、 有抱負、有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作為一個管理者,企業家應當胸襟開闊,肯否定自己,肯向別人學習;會學習,能抓住主要矛盾,理清頭緒,善于總結歸納。柳傳志認為,管理者在想事時,要能系統性地思考問題,為企業訂一個中期目標,謀定而后動,通過復盤總結經驗教訓。 從管理者向有效管理者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突破是從“管事”到“領導人”的突破。 在柳傳志看來, 管理者一定要能很好地容人、用人,能夠讓利,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 “三人行必有我師”。 聯想集團每年都要進一批新人,柳傳志每年都要組織員工,就企業發展的具體問題進行現場討論,聽取新人的見解,豐富自己的智慧。
華為老總任正非可謂法家、兵家思想的企業家代表。 他以不接受媒體采訪、不上電視而著稱,是當代企業家中的一個異類。他大方地說,華為是一個功利組織, 一切都是圍繞商業利益的。任正非強調“欲速則不達”,他的管理原則是強調高度集權的統一經營和權威管理, 通過一系列流程化的組織結構和規范化的操作規程來保證滿足客戶需求。 他認為“繁榮的背后,都充滿危機”,他極具居安思危、 有備無患的危機意識。任正非認為干部要有敬業精神、獻身精神、責任心和使命感。華為對優秀管理者有清晰的選拔原則:管理者要具備踏實的辦事能力、 強烈的服務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駕馭與管理能力;管理者要具備領導藝術和良好的工作作風; 要站在公司的立場上綜合地選拔管理者; 管理者必須具備培養超越自己的接班人的意識, 要具有承受變革的素質; 企業要對候選的管理者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溝通;學歷再高,如果沒有基層實踐經歷,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任正非的特立獨行可以說是對普世商業本質的一種回歸, 他對于諸如誠信經營、客戶導向、專注核心、追求卓越等管理理念鍥而不舍的堅守,才使得華為沒有陷入一般的中國企業通常所陷入的各種流行病當中,沿著一條通向世界級的正確道路一直走下去。特立獨行,也正是任正非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是深受老子思想影響的企業家。 他認為企業家要有寬廣的視野, 審視自我、控制自我,進行自我管理。 他致力于建立一套萬向的文化, 然后讓它深入員工的心中, 把無形的東西變成有形的,讓員工自覺去工作,做出符合企業要求的事, 即用無為的方式進行管理,做到無為而治。魯冠球在自己的文章中寫到, 要做好管理者,歸根結底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要有一個精誠創業的正確思想;要學習,不斷提高,練就一身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管理企業的真本領;樹立新的人才觀; 要選擇一個好的產品;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關心全體員工;不要做“運動員”,要做“裁判員”和“教練員”;從嚴治理,獎懲分明。 現代企業家自身應當樹立切合實際的理想,有正確的思想,有駕馭企業的本領, 還必須要有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
阿里巴巴的馬云是中國大陸首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 他向往成為俠客,希望在公司里將“義氣”體現為誠信和正義感,將“修練功夫”體現為敬業精神。馬云懷抱夢想,對未來前景非常樂觀,對理想執著追求。
他認為優秀的企業家必須學會比別人提前適應外部和內部多變的環境。 如果希望新世紀的企業能夠適應新世紀的發展、未來的發展,企業家們就必須堅持開朗、 分享和承擔責任。關心他人的同時,更需要關心環境,發展過程是為了自己,為了讓自己的員工、 客戶以及家人都感覺到快樂。 馬云認為CEO 是團隊這個足球隊的守門員, 應當且僅在做決定和承擔錯誤的時候站出來; 要不斷創新, 把自己永遠置于創業的境地。 CEO 不能過于敏感,團隊里面的人氣非常重要, 管理企業就像和水泥,管理者起到的是教育的作用。
馬云還提倡管理者們應該學習唐僧,有很好的使命感和煽動性,慈悲為懷, 用人用長處, 管人管到位即可。 管理團隊對領導的要求是很高的:眼光、胸懷和實力。
縱觀從古至今的管理思想,對于管理者的要求和標準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和描述。 但從中可以發現很多共同的要素,如責任心,寬容心和事業心。在管理風格上,先哲今人的見解可總結為 “高調做事, 低調做人”,即有遠大的目標、雄心壯志和自信心、 敏銳的判斷力和果斷的執行力,同時更注重修煉自身素質,以誠信平實、 謙遜冷靜的態度待人處事。管理知識是可以傳授的,但卻沒有任何一段成功的管理經驗可以被復制。 因此筆者認為, 要成為管理者, 應當具備良好的人格修養和基本的管理知識; 要成為卓越的管理者,除了責任心、寬容心和事業心,同時要擁有堅定的原則和信仰 (這里并不是指宗教或專家崇拜),在此指導下, 形成長期穩定一致的管理理念;要成為有效的管理者,則應當提高對企業的認識和忠誠度, 以企業的利益為自身利益, 從而采取針對企業自身特征的管理方法。 成為有效的管理者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自身修煉,也需要天賦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