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場,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必須準確把握和諧新農場建設的深刻內涵和工作重點,抓住戰略機遇期,立足農場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扎實推進和諧農場建設的各項工作。
1 加強黨的建設,以思想構建和諧
\\(1\\)加強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思想教育、培訓,提高其政策理論水平、工作能力、組織號召能力。使之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組織帶領黨員保持先進性,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基本思路。深人開展以培養“覺悟、技能、業績高的管理人員,爭創一流黨員隊伍”的“三高一流”活動,建立健全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機制,加強黨建工作督查和開展黨建工作創新;建立健全黨組織自身建設的工作機制。重點是加強人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發展,不斷壯大黨員隊伍,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2\\)加強對黨員、人黨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舉辦黨支部書記、人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項經營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及配套措施,如勞動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以提高農場管理整體水平,提高工作績效,使各項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同時要抓好隊伍建設。一是開展農場管理人員競聘上崗工作,按照“精干、高效、兼職、多能”的原則,優化管理人員隊伍,增強隊伍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推行機關效能建設,加強對部分管理人員辦事拖拉、工作推誘、效率低下、紀律渙散等不良作風的整治。二是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鼓勵和選送管理人員參加進修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三是做好引進人才工作。農場要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創造吸引人才的環境,依靠項目和事業引進人才,健全競爭機制,完善激勵機制,推行考評機制,用待遇、福利、企業文化留住人才;科學、合理地使用人才,做到人盡其用,才盡其用;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與主動性,為農場經濟建設無私奉獻。
\\(3\\)加強黨建的宣傳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責任制和獎勵辦法,不斷總結經驗,常抓黨建工作不放松,把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深人、更廣泛、更細致。通過場務公開、有線電視、場辦廣播、黑板報、內部期刊及舉辦黨校學習班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廣西農墾及農場自身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成果。依靠全體員工特別是黨員管理人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形成濃厚的政治氛圍,帶動和激勵全體員工為農場的改革和發展盡心盡力地工作。
2 堅持科學發展,以發展創造和諧
所謂科學發展,就是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為總體要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切實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推進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真正實現農場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我國不少農場走的是一條高投人、高消耗、低產出、低效益的外延粗放型的發展道路,能耗和物耗比較高,價格居低不漲二這種外延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導致產業結構水平低下,資源能源短缺,環境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農場競爭力、綜合實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嚴重制約。構建和諧農場,必須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變發展思路和增長方式,堅持集約經營,從單純依靠農業生產轉向“農業穩場,項目興場”;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提升,從單純追求規模擴張和數量增長,轉向更加注重增長質量;從外延式的增長,轉向注重內涵式的發展;從單一、片面的經濟增長轉向農場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清潔衛生型”的和諧農場,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農場化發展路子,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場的和諧只能是空中樓閣。履行社會責任延伸了農場的人文關懷,必將得到職工的尊重和認可,同時為農場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3 堅持以人為本,以活力促進和諧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和諧農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農場發展生生不息的源泉。構建和諧農場,不僅要關注人的物質需求,還要提升人的素質,激發農場活力,在經營管理中凸顯人性和人文關懷,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
在以人為本方面,我國很多農場還做得不到位,集中表現在如下方面:一些農場由于經濟效益不好,片面追求利潤,長期忽視勞動保障和安全生產,漠視職工的經濟權利和民主權利,不關心職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勞資關系緊張。穩定和諧的勞資關系是農場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必須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健全勞動保障機制,不斷改善工作條件,優化生活環境,關心職工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成才,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農場與職工的共同發展。
以人為本,還要求農場履行社會責任,資助公益事業,扶助弱勢群體,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美德。我們要建設的和諧農場,是在黨正確旗幟引導下的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農場。建設這樣的和諧農場,需要農場全體成員的共同參與和共同努力。構建和諧農場的偉大實踐,必須以黨的政策、方針為指導,切實踐行社會責任,大力加強和諧農場建設。大力倡導與踐行社會責任,是黨一直以來倡導的精神,也是構建和諧農場的必然要求。農場是最簡單、最有活力的基本社會單元,沒有各部分的和。
4 加快經濟發展,以富裕造就和諧
構建和諧農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農場的規模適度、素質良好、結構優化和分布合理是構建和諧農場的基本要求。在“十一五”期間,各農場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構建和諧農場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也為農場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農場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給構建和諧農場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造成農場困難主要有5個方面的原因:可利用土地沒有充分利用,主導產業依舊發展緩慢,制約著農場及職工的經濟收人;農作物品種的單元化現象嚴重,進行多元化生產需要極大的資金投人;仍然存在著部分職工對承包崗位應交的費用未能按時足額繳納的問題;農場收人與支出嚴重失衡越來越明顯,很多農場擔負著歷史的巨額債務,銀行利息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資金運轉越來越困難;職工思想觀念落后,缺乏創新意識,尊崇傳統的生產模式。
針對這些困難,農場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轉變觀念,集中全力搞好農場的經濟建設,在以下4個方面力求新突破。首先在觀念上力求新突破。農場必須更新經營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謀發展,與時俱進搞發展,創新思路促發展,對外開放擴發展:凡是先進做法和經驗要大膽借鑒使用;凡是對農場發展有巨大促進作用并且不違背政策法規的方案大膽探索試行;凡是上級下達的政策、制度要活學活用;凡是有利于發展的各項工作要及時、果斷、大膽地進行。其次,在發展重點上力求新突破。實現農場的經濟發展,希望和出路就在土地上,在狠抓農業建設的基礎上,引進科技環保新項目,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經濟質量全面提升,構建富裕、和諧的新農場。再次,在投入力度上力求新突破。走活“向上爭,向外引,向市場要”三步棋?!跋蛏蠣帯?就是提升生產實踐的科技含量,發揮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農場內部先熱身,搞好經濟建設?!跋蛲庖?就是加大招商力度,向外引資金,引項目,引先進科學技術?!跋蚴袌鲆?就是通過市場化運作進行融資,其中經營土地是積累資金、擴大投人的重要途徑?,F在墾區啟動的一系列重點項目工程,靠的正是市場化運作。最后,在培育優勢產業上力求新突破。在農業方面,農場現有的優勢要保持,同時也要考慮市場的需求,及時進行產業調整,保持種植品種的多樣化與優質化。
構建富裕、和諧、文明的新農場,必須要黨內和諧,黨內和諧了才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有了黨的堅強領導,農場各項事業才能正常、穩健、快速地向富裕和諧的目標快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