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準則下研發支出資本化信息披露的規定
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我國 2007 年開始執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進行了較大修改?!镀髽I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規定:企業的研發活動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的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處理,計入利潤表的管理費用項目;開發階段的研發支出在滿足規定的五項條件時可以進行資本化處理,計入資產負債表的開發支出項目,在完成全部研發活動時再轉入無形資產項目。
二、研發支出信息在實際中的披露的現狀
(一)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準則的執行力不夠,披露的研發支出資本化信息不規范、不完整
1.在董事會報告研發信息的披露部分,大部分公司按照準則要求披露了近三年研發支出金額,但還是有部分公司只披露了一年或兩年的研發支出金額;而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只有少數公司披露了資本化研發支出金額,大部分公司在董事會報告中未按照準則要求披露資本化研發支出金額。
2.在年報附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 15 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對"公司開發項目支出"的披露內容和格式做了詳細說明,要求公司披露開發階段研發支出總額,以及開發階段分別計入當期損益、計人期末開發支出和轉入無形資產的金額,如果無開發項目則金額為零。但嚴格按照準則披露開發階段研發支出的公司較少,大部分公司未按照準則要求進行披露。
3.在年報附注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中,大部分公司在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下披露了費用化研發支出的金額,但名稱則是五花八門,從“研發費用”、“研究開發費用”、“研究開發支出”、“費用化研發支出”、“研發支出”到“研發投入”等等。還有部分公司沒有在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中披露費用化研發支出金額。
(二)披露的研發支出金額在年報前后互相矛盾,不同年度間的研發支出金額不一致
如果企業嚴格按照會計準則進行會計處理,在董事會報告中披露的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即是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披露的開發階段資本化金額,而董事會報告中披露的費用化研發支出金額即是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中的費用化研發支出金額。
但是,在我們查閱上市公司年報和招股說明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上市公司披露的研發信息經常前后互相矛盾,金額不一致。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在董事會報告中披露的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與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披露的開發階段資本化金額不符;②在董事會報告中披露的研發支出費用化金額與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中的費用化金額不符;③不同年度披露的研發支出金額不一致;④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研發支出金額與年報披露的金額不一致。
(三)不同企業對“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的計算方法不一致
2010 年證監會對《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 15 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進行了修訂,該準則要求公司在年報附注無形資產項目下披露“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如果企業正確披露了該指標,將非常有利于我們去了解企業的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但準則對該指標的具體計算方法卻未作規定。
在查閱年報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同企業對該指標的計算方法是不一樣的,如雙鶯藥業 2012 年利用本年資本化研發支出除以本年開發階段研發支出,得出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為 40.27%。
登海種業 2012 年利用本年資本化研發支出除以本年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發支出合計金額,得出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為 1.17%。而廣電運通利用本年開發階段研發支出除以本年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發支出合計金額,得出 2012 年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為 100%。另外,西部材料利用本年轉入無形資產金額加上期末開發支出金額除以開發階段研發支出,得出 2012 年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為 53.18%,而本年轉入無形資產金額和期末開發支出金額包括了以前年度的累積資本化研發支出,這樣計算是存在問題的。按照現有政策規定,由于在董事會報告部分已經披露了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總額的比重,因此,在年報附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按照第一種方法進行計算可能會更合適,即統一按照"資本化研發支出除以開發階段研發支出"進行計算和披露會更合適。
(四)對核銷的以前年度資本化研發支出未能單獨進行披露和說明
當以前年度確認的開發支出不再滿足資本化條件時,需要計提開發支出減值準備。但我們發現一些上市公司對以前年度資本化研發支出進行了核銷,但未單獨進行披露。
三、當前研發支出資本化信息披露的改進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準則體系,細化研發支出資本化披露規則
具體而言,在董事會報告部分,上市公司需披露近三年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合計的研發支出總額、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資本化研發支出金額和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總額的比重。在年報附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應主要披露開發階段的研發支出金額,以及開發階段分別計人當期損益、無形資產和期末開發支出的研發支出金額。由于在董事會報告部分已經披露了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總額的比重,因此,在年報附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本期開發支出占本期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的計算方法統一為“本年資本化研發支出除以本年開發階段研發支出”比較合適。
另外,為了更好地分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無形資產明細項目中,我們可以單獨披露企業自主研發無形資產金額,以及自主研發無形資產占剔除土地使用權后的無形資產的比率。
最后,在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中,我們可以要求企業將費用化的研發支出明細科目統一為“費用化研發支出”以方便報表閱讀者了解企業的費用化研發支出金額。同時,如果管理費用明細項目中披露的費用化研發支出金額與董事會報告中披露的費用化研發支出金額不一致,要求企業做出解釋。
(二)加強研發支出資本化信息披露的監管,強化相關法律法規和準則的執行力,完善研發支出資本化信息披露的規范性
良好的準則還要依賴于正確的執行,沒有強有力的執行措施,任何規章制度都會成為一紙空文。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加強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的市場監管力度,使上市公司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研發信息的披露,保證研發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和統一性。
其次,我們要不斷強化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研發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保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公司嚴格按照準則的要求進行研發信息的披露。最后,我們還要加強上市公司會計人員的職業培訓和后續教育。會計人員既要有較強的專業勝任能力,還需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提高研發支出資本化的信息披露質量。
(三)對核銷的以前年度資本化研發支出單獨進行披露,防止企業利用研發支出資本化進行盈余管理
對研發支出進行資本化處理可以提高企業研發投入的積極性,但也增加了企業利用研發支出資本化處理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其中,一種比較典型的做法即是,在前期將研發成功可能性低的項目進行資本化處理,而在后期再將這些資本化研發支出進行核銷。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高度重視企業的研發活動,企業的研發投入金額在我國每年研發經費總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 70%。但目前我國企業研發投入的信息披露卻存在披露公司數量偏少、披露不充分、披露不規范、查找研發支出數據困難等諸多問題,特別是有關企業研發活動成功的結果──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的信息披露更是嚴重欠缺。隨著企業研發投入的加大,研發信息披露已成為投資者、監管部門和企業所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由此可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大量投入已成為推動國家技術進步、經濟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崔也光.企業研發費用信息披露方式的改進[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