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本文試圖通過現有標準化出現的問題,提出一種標準化的新嘗試,并且比較現行方式與新方法之間的差異和優缺點。
1 現行標準化方法的實施與問題
1.1 標準化產生的原因
不同產品部門根據自身要求設計不同的零件,這些零件雖然各不相同,但是無論在尺寸還是性能上都非常相似。比如說我們用的手機充電器。幾乎所有手機都有著不同的充電器,大小略有不同,形狀也各不一樣,然而他們的功能確實沒有太大變化,而且他們的不同也許消費者根本不會注意。然而這產生的原因就是各個手機廠之間沒有利用共同的標準,各自設計,互補交流。最終導致了消費者拿到了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充電器。而且這些充電器對于廠家來說也會因為他的數量限制。采購價格居高不下。
1.2 現有標準化方法的流程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一般在公司內部會采取標準化的方式。比如現在如果消費者購入的是一個品牌的手機,那么所有的充電器都是同一個樣式。
在公司內部實行標準化會授權一個凌駕于所有產品部門之上的標準化部門,所有關于標準化的事宜都由這個部門負責決定。標準化的實施步驟包括標準化零件庫的建立、標準化的實施以及標準化零件庫的更新。
1)標準化零件庫的建立
a.標準化零件的選取
通用零件是指可以被不同產品反復使用的零件。一個企業在選擇標準化零件首先是要找在不同產品中都被用到的零件,也就是所謂的通用零件。
在選擇標準化零件還有一個準則就是看這個零件在標準化之后,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價值。任何零件設計變動都是有代價的,如果將通用零件標準化之后,必將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成本費用,比如說與該零件有裝配關系的零件也需要重新設計,這部分就是標準化帶來的成本。那么,企業必須衡量標準化一種通用零件所帶來的收益是否遠遠大于它所帶來的成本。畢竟,企業所有活動都是以收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的,標準化活動也不例外。
b.類似零件的分類
類似零件的分類指的是將性能,尺寸大小都比較類似的零件放在一起,分為一類。這里就有一個標準化規則制定的問題??梢苑譃橐活惖牧慵裱膭澐謽藴?,需要得到所有設計工程師的支持和服從。因為在今后的設計開發過程中,這一標準化劃分制度會被反復使用。也就是說從劃分規則制定的這一時刻開始,之后所有在這一個范圍之內零件就只有一個,這一個通用標準零件將面對今后開發新產品在一定范圍之內的所有設計要求。
c.標準化零件的取舍
類似零件的件劃分好之后,需要做的就是為每一個小的零件集合找出一個零件作為這個集合的代表。這個代表性標準化零件并非將這個集合中的零件參數簡單平均,或是直接取一個中位數。這個零件的選取需要綜合考慮這個區域的設計需求的一個平均水平來決定。因為之后這個零件將面對所有這個范圍之內的所有設計需求,所以在選取代表的時候應該考慮這一因素。對通用零件進行了歸類取舍之后,留下來的就是標準化零件,企業標準化零件庫也就完成了。
2)標準化的實施
標準化零件庫建立之后,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和實施。因為所有部門都面對一個標準化零件庫。這在實施過程中相對比較容易做到統一。在產品設計初期就介入標準化零件的使用,設計部門在沒有特殊設計需求的情況,必須選用標準零件庫中的零件作為新產品開發的基礎。任何的非標準零件都要通過標準化部門的通過。也許在開始階段就使用標準零部件會延長設計的時間,在設計過程也可能需要更改設計方案,所以標準化的監管需要貫穿整個設計過程。此外,其他部門入采購部門也是依照標準化零件庫進行采購活動,供應商也要依據這一零件庫保持庫存
3)標準化零件庫的更新
標準化零件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公司的產品可能不斷變化,相應的設計需求也應跟隨時代的腳步。除了零件性能不斷更新,新材料的誕生可能直接創造出新的零件。對于這些全新的零件,零件庫也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變更機制。
1.3 現有標準化方法的不足
現有標準化方法基于一個強大的標準化部門為前提,制定規則、監督實施、更新零件庫。然而現代企業中,很多平行組織架構的企業要建立這樣個強勢部門,會有一定的難度。
2 平行組織架構下標準化的新方法
2.1 標準化新方法的引入
那么在沒有這樣一個授權的標準化部門,無法建立一個公認的標準化規則的前提,企業如何實施通用零件標準化活動呢?標準化新方法依靠的不是一個領導型的標準化部門,而是一個協助型標準化部門。由這個部門牽頭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標準化體系流程,從基層出發,將標準化活動在企業內部開展起來。新方法標準化模型同樣從一個通用零件庫開始。不同的是零件庫并非一個標準化零件,而是企業目前使用的零件庫。只需要將那些通過標準化活動之后,可能帶來較大成本下降的零件放入零件庫中,而免去了零件分類和類似零件取舍的工作。
這些工作都留給了負責新產品開發設計工程。設計工程師面對這個全公司的零件庫,不但可以看到本部門內所有產品使用的零件,還可以分享到其他產品設計所用到的零件信息。設計工程師在設計新產品的過程中,在滿足設計需求的前提下,可以直接使用公司內所有現成的零件,可以是其他產品中使用過的零件,而不需要再去開發一種新零件。這不但可以大大節省設計工程師開發的時間,而且這些現成的零件已經經過了長期的測試和使用,具有極強的穩定性。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設計工程師工作量。
設計工程師選擇現有零件開發新產品直接增大了該零件的使用量。因為該零件將被又一個新產品使用,其采購量自然會比之前有所增大。采購量穩定的增長是采購部門降低采購價格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采購部門可以利用這種采購量的增長拿到一個更加便宜的價格。并且將這個新價格更新到零件庫中去。
更加便宜的價格使得該款零件今后被設計工程師選中的機會加大,很有可能其他設計工程師會因為這個價格優勢選擇這款零件。對于設計工程師來說,在完成性能的前提條件之下,便宜的零件意味著新產品的成本下降,這對于一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設計工程師將會更有動力來選擇這款便宜的零件。于是,更多的被選擇可以導致這款零件價格的繼續下降,形成良性循環。
通過這樣良性循環,被多數工程師認可的零件將變得越來越便宜,而那些不那么通用標準的零部件則會因為越來越少被用到逐漸淡出零件庫。這樣一個過程實際上就完成了現有標準化方法中的分類和取舍的問題,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標準化零件庫。
新零件庫將不會有實施和更新的問題,因為在整個標準化過程中,所有部門并沒有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在設計工程師的引導下,各個部門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標準化活動。當有新的零件材料出現在市場之后,只要有一個產品設計工程師應用了這款新零件,這款零件的信息就會被分享到零件庫中。其他部門的工程師將在第一時間了解該零件的性能、外形以及被什么樣的產品使用過?;谶@些信息,其他產品的設計工程師會在權衡價格的基礎上做出決定,是否使用這款零件。
2.2 新老方法的不同
現有方法與新方法在很多地方都不相同。這兩種方法各有各的長處,也有各自的不足。
自上而下 VS 平級推廣
新老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標準化部門的授權問題?,F有的標準化方法主要依靠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強制性改變各個產品部門的設計和生產習慣,試圖在短期內將多余的零件全部剔除,制定出全公司范圍內的標準化零件。這樣行事方式比較考驗這個部門的執行能力,特別在集團公司內部,復雜的公司政治和不適應的公司文化都有可能阻礙標準化活動的實施。
另外從技術角度來說,該部門也必須擁有絕對的技術權威,了解各個產品對于各種零件的設計要求,考慮周全,才能制定出高效有用的標準化零件。
新方法主要依靠的是來自基層工程師對于成本控制的動力,以設計工程師為引導,在選擇和被選擇的過程中完成減少零件種類,降低零件成本的最終目的。然而,任何的變革都是艱難的,在依靠工程師自身意識變化的基礎上實施的新方法在開始階段無疑將非常艱難和緩慢,效率也會隨之下降??赡艹霈F沒有效果或不見效益的窘境。這時需要標準化部門不斷地進行推廣活動,模擬表和遵化可能帶來的成本降低,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
財務成本 VS 時間成本
在強而有力的標準化部門支持下的現有方法,實施成本無疑是巨大的。該部門不但需要管理能力極強的經理來運作、處理和解決來自各個部門的壓力和挑戰,也需要懂得不同零件和來自不同產品的技術專家的支持制定出在技術上可行性比較強的標準化規則,建立起標準化零件庫,并且不斷監督整個公司每個環節標準化的實施過程。在合理的時機,有效地更新標準化零件庫,與時俱進。這些都需要大量和持續的財力人力的投入。然而與之相對稱的是高效,快速的在全公司范圍內迅速實施零件標準化,并且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成本變化趨勢。
新方法則正好相反。一個平行于所有產品部門的標準化部門就可以開展零件標準化活動。整個活動的實施不需要過多的監管,大多數部門的工作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零件庫在設計工程師的選擇中逐漸完成。新零件的加入也可以在零件庫的日常維護中自然完成。然而,在這平穩變革的代價就是時間。新方法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讓工程師的意識有所改變,最終帶來標準化的效果。
3 結論
本文為當代平行組織架構下的公司找到了一種標準化新方法。這種方法主要依靠公司內部建立和培養標準化意識,形成標準化實施流程,達到縮減成本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毛婕,王征等.標準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及其定義M,p23-p45.
[2]王向東.企業零部件標準化工作探討[J].大眾標準化月刊,2011,(7):46-49.
[3] 孫瑛,白林,任勁松.新產品研發各階段標準化的作用[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07,(6):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