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財政資金補償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必須借助外力,走負債經營發展的路子,目前公立醫院“開源不夠”。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對吸引社會資金、受捐贈等重視不夠,經費自給能力也嚴重不足,而隨著運行成本的逐年增加,必然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必然,易催生財務危機這樣勢必存在著各類財務風險,當前,如何充分發揮財會信息在經濟決策中的作用,防范與控制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是當前亟待探討的重要問題。
一、財會信息在醫院經濟決策中的作用
財會信息是用來表達價值運動狀態、特征變化狀況及結果的信息。提供財會信息是醫院財會部門的工作中心,財會信息系統作為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子系統,可以從醫院眾多的經濟數據中,通過計算、分類和匯總,整理為比較集中和相關聯的指標體系,運用各種形式的會計報表,加上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分析,用來反映、表示醫院特定經濟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的流動情況。醫院管理者及財政、審計、銀行以及其他信息需求者,根據這些財會信息來研究配置利用衛生資源,研究確定醫院的經營方針和目標,制定醫療衛生領域的長期戰略性計劃和醫院的短期經營計劃,做出科學的經營決策,從而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進增收節支,合理地利用人、財、物,改善醫院的經濟狀況,以最少的耗費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防范與控制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的對策
1.把握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
目前,公立醫院要對不斷變化的宏觀環境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其是對國家宏觀衛生經濟政策、醫學新技術的發展、醫保政策的變化等進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以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方法,從而提高公立醫院對宏觀環境變化的適應和應變能力,以此降低和規避因環境變化帶來的財務風險。要建立財務風險防范責任制,公立醫院主要領導對財務風險要負總責,要充分發揮總會計師和財務部門的的監控作用。
2.保證會計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提高短期決策水平
效益評價是醫院短期決策的主要依據,這就要充分利用財會信息所提供的資金、醫療耗費、收支等有關指標來分析醫療市場的歷史和現狀,探求醫療市場的供求矛盾運動規律。要提高會計數據的科學性、精確性和可靠性,把它引入醫院經濟決策中去,能更好得做好決策工作,不作科學的會計核算,沒有真實的會計數據,無法了解醫院的真實經濟現狀,經濟決策就會脫離可觀實際。
3.從深度和廣度上擴大財會信息的反映領域,提高長期決策水平
長期決策是指醫院長期內收支盈虧產生影響而進行的決策,如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對基建項目的投資等,這類決策因涉及的資金量大且時間長,因而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在進行長期投資決策時,要充分利用財會信息資料,并運用專門的方法對決策方案進行論證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選擇最優投資方案。在進行方案評估中,還必須運用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概念,搞清計算貨幣時間價值的根據和對象,這樣才能把決策方案的經濟效益分析、評價建立在科學、可比的基礎上。要組織醫療和財務等方面的專家等有關人員評價決策方案的優劣,還要研究方案的投資報酬率是否高于資金成本,充分利用財會信息,在對比的基礎上對方案進行選優。所有這些,都要求從深度和廣度上豐富財會信息的容量,以提高長期決策科學化水平,防止出現決策失誤產生財務風險。
4.要通過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
就短期而言,公立醫院能否持續運營下去,并不完全取決于是否有結余,而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各種支出。具體可通過以下兩個比率來掌握:第一,流動比率。是衡量公立醫院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流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關系,是流動性的決定因素,最佳值為1 50%。從財務觀點看,流動資產高于流動負債,表示公立醫院有償債能力。第二,速動比率。速動資產為變現性較高的流動資產,等于流動資產減去藥品、庫存物資。速動比率用以評估公立醫院立即償還短期負債能力的大小,最佳值為100%。
5.加快會計信息化在醫院財會信息反映中的普及應用
提高經濟決策水平,防范與控制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目前還沒有形成專門反映財會信息和經濟分析決策的軟件系統,一些財會信息的提供和分析的數據基本依靠手工核算和整理,不能保證準確、及時地提供,會計電算化水平亟需提高。因此,財會人員要擺脫單純數據處理工作的束縛,把工作重點轉向加強財務管理,把主要精力用于醫院的經濟活動分析、預測和管理控制方面。
參考文獻:
[1]郁志飛,王璇.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衛生經濟,2003,(12):34.
[2]印輝.醫院財務風險的預防與控制中國衛生經濟[J].2004,(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