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鋼始創于1958年,現更名為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是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主要成員之一。經過50多年的風雨歷程,濟鋼經歷了建立、發展、興盛、衰落、再發展的各個階段。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創新、前進。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鋼鐵工業遭到重創,在嚴峻的形勢下,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對企業的至關重要作用更加凸顯。筆者結合在鋼鐵企業銷售一線積累的實踐經驗,討論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降低銷售結算業務的資金風險。
一、內部控制制度概述
1.內部控制的目標。鋼鐵企業銷售結算的內部控制目標,通俗的講就是產品能賣的出去,錢能收的回來,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鏈不會斷。確保銷售經營信息和財務數據的可靠性、資產的安全性、銷售經營的績效性和合法性。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確保銷售收入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內部控制的具體流程如下:
(1)設置合理的組織機構及部門,配備相應的人員。
(2)建立嚴密的銷售結算業務內控制度流程。
針對鋼鐵企業銷售的特點,涉及金額較大,利潤微薄,為進一步降低風險,應采取預收款形式銷售,其內控流程如下圖。
【圖】
二、內部控制的具體措施
作為企業主要資金流入的窗口部門,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如何保證資金的安全、足額及發票結算的準確及時,降低企業風險,杜絕欠款的發生,主要內容為:
1.加強收款管理,先收款,再發貨,即預收貨款;雖然是預收貨款,但根據鋼材企業銷售的特點,超噸現象普遍,預收貨款并不能完全杜絕欠款,在這種情況下濟鋼財務部門依托ERP賬務系統平臺,分設應收會計、審價釋放會計、發票結算會計。
(1)應收會計主要負責收取客戶交來的各種款項,核銷發票及保管給客戶開具的發票。
(2)審價釋放會計主要負責在綜合考慮基價、超噸發貨、運費等條件下對銷售部門提交的訂單進行價格初審,訂單所需金額小于所交款金額,就釋放通過,進行排產,倉庫根據其釋放的訂單信息入庫及組織發貨;反之,則不能釋放。
(3)發票結算會計主要負責對于已經發貨的訂單,倉庫將有關單據及時傳遞到財務部門開具發票。
這個過程中涉及兩個賬戶余額,應收會計賬面余額和審價釋放余額。
1)應收會計賬面余額=客戶的收款額或轉入款-已開發票的款項-轉出款的金額(包括運費及貼息等特殊情況)。
2)審價釋放余額=應收會計賬面金額-已釋放未開發票的金額-已開票金額。
當賬面余額小于零時,即發生欠款,收款人員無法核銷發票,應暫扣發票,追繳欠款。審價釋放會計應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業務素質,對審價的相關因素能做到合理估計,堅決杜絕欠款釋放。應收會計與釋放會計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每月月底,對欠款的客戶由會計主管牽頭分析欠款的原因、解決方法及預防措施。對違反政策制度的人員進行嚴肅處理。這樣就從點、線、面上拉網式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基本上避免了欠款的發生。
2.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發票結算的準確性。設立專門的會計人員審核發票,防止因發票結算的錯誤產生欠款。由于鋼材品種繁多,有板材、螺紋鋼、冷軋鋼、熱軋鋼等,即使同一品種鋼,規格、型號、附加條件不同,價格也不同。開票工作繁瑣、量大且復雜,這就需要開票人員具備高素質的業務能力,對鋼材價格及政策非常熟悉,當然光靠開票人員控制價格是不行的,還必須配備發票價格審核人員,開票與審票會計人員,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同時設定專門人員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錯誤,對當事人要進行相應的處罰。
3.明確職責權限,完善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公司規章制度,對違法違紀人員嚴肅處理。
4.加強內部監管,建立有效的監督,從內部防止財務舞弊的發生。除了正常的外部審計、內部審計部門審計外,濟鋼財務部抽調部分高級會計人員每月對各個子、分公司進行財務審查,同時財務部各個科室之間互查,及時相互反應存在的問題、風險,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及整改措施,將問題風險消滅在萌芽中。
5.依托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將內控措施固化于信息化管理體系中,使人工控制轉化為自動控制,將財務內控體系與信息化系統有效結合。濟鋼銷售部門根據鋼鐵銷售的特點及自身條件最先開發使用了ERP銷售系統和ERP銷售賬務處理系統。ERP對企業經濟業務實施實時動態管理,及時準確傳遞庫存、銷售、在途、財務信息,便于對鋼材銷售業務的監督、控制和指導。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已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廣使用,使企業管理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綜上所述,只有建立和規范企業內控制度,才能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