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年消費新認識及其公共政策思考
摘要:我國老年人口群體的消費模式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老年已成為生命周期中消費水平較高的人生階段,當前我國老年人均消費已超越全體居民人均消費; 老年消費與全體居民消費在構成上各有側重,食品與醫療消費是老年消費的重頭; 老年消費具備年齡和城鄉等人群分化特征,也存在“新老人”的消費模式逐步代替“老老人”的代際更替效應; 老年消費的未來走勢受年齡效應與代際效應的共同影響,老年消費中的公共財政開支將隨老齡化深入和公共福利制度的完善逐步提高。老年消費集多元性、變化性和公共性于一體,可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新動力,其對社會運轉產生的壓力可以通過公共政策的調整來解決。如,明確公共政策推進多支柱老年經濟保障,依托公共政策調整實現老年人口由“消耗者”向“生產者”的轉變,以及調整公共政策的服務內容與服務方式等。需要改變傳統觀念對老年消費問題的固有認識,通過供給側的改革推進老年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老年消費;居民消費;人口老齡化;公共政策
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常態,成為我國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必須面對的挑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1. 78億,占總人口的13. 3% .①聯合國UNPD的預測顯示,這一比重在21世紀中葉將提高至34%,并在之后的半個世紀保持在這一水平附近。②人口老齡化對我國未來的影響是持久和深遠的,其帶來的挑戰已波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消費領域就是其中之一。伴隨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逐步提高,老年人口在消費群體中的重要角色日漸凸顯。放眼老齡化程度更深的發達國家,如北歐諸國、日本和韓國等,資本與財富向“嬰兒潮”一代老年人口集聚,相反年輕人屬于相對“貧困”群體。這意味著,在人口結構逐漸老化的社會經濟形態中,老年人口是掌握更多財富與資本的消費群體,老年人口的消費特征、消費態勢對居民消費數量與結構的影響力正在并將逐漸增大,居民消費市場的發展將更多地受到老年消費者的影響。
老年消費已成為談及居民消費時不可回避的重要話題。相比老齡化其他相關問題的研究熱度,對老年消費的研究顯然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對老年消費特征及其態勢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老年人口在人們的觀念中是經濟收入低下、思想觀念陳舊、健康狀況衰退、疾病逐漸堆積、需要社會照顧的人群,老年消費也往往由此而被貼上“消費需求低下、支付能力有限、消費行為節儉、消費觀念保守”等標簽。①基于這些,傳統的觀點認為,人口結構的老化會使得消費水平低下的人群增加,使得居民消費市場內需下降、活力衰退,從而對消費增長乃至經濟的長遠增長具有負面的抑制性。
這些認知隱含了三個潛在假設: 一是認為老年人口是同質性的群體,從而認為老年消費也趨于同質與單一; 二是認為老年消費的特征與態勢基本處于穩態,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三是認為公共服務支出與老年人口的個人消費支出沒有必然聯系。傳統的觀點固然有其歷史的依據,但它更多的是基于對我國和其他國家老年人口群體特征的歷史理解來分析并預測當下乃至未來老年消費的特征,缺乏對老年人口特征的動態認識,缺乏對老年消費問題的系統性認識。
本文主要借助中國健康與養老狀況追蹤調查( 以下簡稱CHARLS) 數據,對現階段我國老年消費的若干特征事實進行具體的測算分析,基于數據事實對老年消費及其社會經濟影響進行重新認識,并就公共政策如何幫助緩解與應對老年消費的壓力與挑戰給出建議與思考。
一、我國老年消費的特征事實
( 一) 老年是生命周期中消費水平較高的人生階段
與傳統認識不同,老年階段的人均消費水平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并不低,老年人均消費水平已高于居民人均消費水平,②即老年人口的人均消費水平高于少兒和 勞 動 力 人 口 相 加 的 人 均 消 費 水 平。借 助CHARLS數據,我們測算得到,2011年我國老年人均消費開支約1. 18萬元,同年全體居民人均消費開支約1. 03萬元。而CHARLS甘肅與浙江兩省的跟蹤調查數據③也對這一結論予以了驗證,2008年和2012年兩省的老年人均消費水平均高于兩省的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如表1所示)。這一事實表明,當一個社會中老年消費群體數量增加,并不會導致居民消費水平因此而下降,居民消費市場反而會因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深而需求擴大。
( 二) 老年消費的構成相較居民消費各有側重
在老年人均消費結構中,食品與醫療保健是重頭( 如表2所示)。2013年我國老年人均消費中食品消費的比重過半,醫療保健消費占老年消費的16. 2%,在食品消費之后排名第二,食品與醫療保健兩者加總的比重高達67. 3% .相比之下,全體居民的人均消費中食品和醫療保健開支的比重均顯著低于老年消費,分別為35. 7%和6. 9% .不僅比重如此,老年人口人均用于食品和醫療保健消費的絕對水平也遠遠高于居民的人均水平,老年人均食品開支和醫療保健開支分別約為居民人均水平的2. 4倍和4倍。
在其余消費類別中,老年人口用于衣著的人均消費開支僅為居民人均的一半,用于居住、家庭設備和用品以及文教娛樂的人均消費開支與居民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均消費中交通通信開支占比12. 2%,盡管這一比重落后于居民人均消費中用于交通通訊的比重(14. 4%) ,但在絕對水平上,老年人口在交通通訊領域的人均消費開支(0. 27萬元) 已超 越 全 體 居 民 的 人 均 交 通 通 訊 消 費 開 支(0. 18萬元)。
老年消費有其自身的結構特征,與其他年齡消費群體的消費方向側重不同,這也意味著老齡社會的消費結構、消費形態將會與年輕社會有所不同。老齡化程度越是深入,居民消費就會越偏向于老年消費模式,居民消費市場中食品、交通通訊和醫療保健的份額將會上升; 相對而言,在衣著、居住、家庭設備和用品以及文教娛樂領域的份額會有所下降。但是,無論哪一種消費結構,其形態并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需要在老齡社會的消費供給上做重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