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金山區投資促進部門組織改進探究
【第一章】投資促進部門結構優化研究緒論
【第二章】行政組織結構優化相關理論闡釋
【3.1】金山區投資促進部門基本概況
【3.2 3.3】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困境
【4.1 4.2】提升戰略高度,優化部門組織結構
【4.3 4.4】構建完善體系,促進組織結構優化
【結論/參考文獻】投資促進部門行政組織調整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4.3 構建完善體系,促進組織結構優化
4.3.1 構建"大招商"信息平臺以克服信息不對稱。
由于信息不對稱,良好的環境就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了。如果沒有好的發展平臺,招商引資的進展勢必會受到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也將被制約。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的組織結構也發生重大變革,基于信息技術、知識管理為基礎的平臺逐漸越來越被政府推崇。圍繞轉變政府職能,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以"信息化、標準化、專業化"為手段,解決投資促進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在現有電子政務平臺的基礎山,構建區級統籌招商信息服務平臺體系,對全區的招商引資工作進行管理和指導,進一步促進金山區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的優化,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對于投資者和金山區投資促進部門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設三大招商信息平臺,即項目信息平臺、資源統籌平臺、審批服務平臺的功能。
一是加強項目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全區統一的招商引資項目信息管理平臺,由區級投資促進中心將區級層面和各產業投資部的意向、在談、簽約項目(這里包括實地、實業、注冊型項目)全部納入平臺統一管理(由產業投資部將項目信息梳理并上報至招商部),實現全區招商信息統籌管理。一方面避免同一項目在不同產業投資部上報造成混淆;另一方面也可以將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實地型項目信息、或是無法滿足辦理條件注冊型企業(例如,特制?;吩S可證目前只在金石灣生產性服務功能區可以辦理),按實際情況統籌分配至其他產業投資部。通過全區的項目信息管理平臺,便于各產業投資部之間的信息暢通,實現聯動發展。
二是加強資源統籌管理平臺建設。區級投資促進中心通過摸底調查,建立全區統一的閑置廠房和土地資源信息管理平臺,掌握全區的閑置廠房和土地資源,實現全區資源的互通共享。
三是加強審批服務管理平臺建設。由區級投資促進中心建立全區統一的招商引資項目跟蹤服務管理平臺,將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納入平臺系統,實現項目從洽談、簽約、審批到落地的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有效掌握全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動態。同過該系統可以實時監管服務的有效性。
4.3.2 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加強投資促進部門聯動發展。
為了保障三大管理平臺的順利運行,推進信息統籌機制、項目評估機制、部門聯動機制、項目預警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五大機制。
從技術層面來看,加快推進信息化、標準化和專業化,完善工作標準、工作流程與制度規范,把平臺打造成為集合招商項目統籌、資源信息發布、產業準入標準、專家決策體系等在內的信息共享平臺。
從制度層面來看,建立科學考核激勵機制,與班子領導成員考核體系有機結合,健全開發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完善招商引資激勵薪酬體系,實現招商引資工作人力資源最優化,從而充分激發全區投資促進工作的積極主動性。
從體制機制來看,通過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牽頭,進一步完善部門協調機制,明確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等各種權利的歸屬部門和單位。
4.3.3 職權清晰保障部門組織結構優化部門組織結構優化過程中,部門職權的清晰很關鍵。當組織制定了組織結構優化的方案時,為了更好的實施優化方案,會分解各部門的職能和權限,也就是說組織結構優化要將交叉、重復的職能進行整合,從而達到組織結構優化的目的。清晰的行政組織權責有利于部門組織結構的優化。對于部門沒有明確權力邊界、職權模糊的現象要及時清除,以保證組織結構優化的順利進行。此時,行政組織首先要進行制度建設,致力于權力的規范和職責的確定;并將職權以目錄的形式公開,盡量做到透明化、有據可查。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職權目錄,為部門組織結構的優化提供依據和支撐,實現組織資源的合理分配,達到最優組織結構模式。
4.4 推行法治建設,保障組織結構優化。
4.4.1 推行法治文化建設。
將法治作為維護政府和企業權利的武器,依靠法律手段,保護并夯實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的優化,從而使組織結構改革更加順利實現。一個組織離不開文化,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的優化更離不開法治文化,它保證了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優化。依法行政的水平高低,決定了法治文化建設推行的順利與否。為了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將行政權力、經濟權力和企業權利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權利、義務和責任;同時將資源分配機制法定化,從而解決好投資促進工作中存在的"越位、錯位、缺位"等問題。
在管理理念上,投資促進部門要摒棄權力為上的觀念,塑造服務和法治意識,確保投資促進工作得順利開展。將"以人為本、依法治理"等科學理念作為實踐的先導,并貫穿和落實到這個投資促進工作中,要求將管理做到人性化,將服務做到全面化,實現法治化管理。具體來說,在投資促進工作中貫徹法治觀念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的制定、規章制度的適時調整和依法辦事等三個方面:
一是憲法、行政法規和地方規章等法律法規是政府在制定規章制度時必須遵循的;二是對于已經清理、廢除的規范、條例、制度等及時作出調整,進行人性化管理;三是對企業的管理要有法可依、依法辦事,不能隨意根據政府某些不成文的規定對企業進行處置。
從實踐意義上來講,法治化和規范化始終是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優化的兩個重要目標。法治化主要體現在:組織結構在優化進程中,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時,為保障組織運轉有序,要樹立法制觀念,加快完成制定和修繕相關規章制度等事宜;規范化則體現在:通過理清政府、企業與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對投資促進工作的法律地位、權利范圍、使用權限和性質等問題的科學界定方面。金山區通過成立區級投資促進中心,來完成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的優化,不僅要遵循法治化,也要日趨規范化,在加強宏觀調控管理能力的同時,在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對于企業存在的違法行為要加強預警、監督和指導。
4.4.2 致力于加強制度建設。
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就是要依法治國,因而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優化必然是在依法治國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 "制度是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地說,它們是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契約。制度人類設計的、構造著政治、經濟和社會相互關系的一系列約束。它由非正式約束(道德約束、禁忌、習慣、傳統和行為準則)和 IF.式的法規(憲法、法令、產權)組成。"致力于組織制度建設是當前能夠順利推進投資促進部門組織結構優化首當其沖的任務,也是投資促進部門優化組織結構的路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制度的建立可以清晰的劃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權利邊界,權利范圍和管轄職責;同時企業也可以清楚自己具有的權力和義務。通過加強制度建設,使政府和企業之間能夠實現獨立而互不干涉的關系。二是通過制度可以清晰的規定組織內部機構與機構之間的關系,投資促進部門中相關職能部門可以有依據劃分各自的權力邊界,避免在工作中存在模棱兩可的問題時出現互相推諉等現象。三是通過制度建設的加強為投資促進工作中的招商引資去行政化改革的實現提供了契機。因為政府行政執法的理念集中體現在完備的制度上,根據各自的服務宗旨和期望目標,徹底理順了行政權力和經濟權利的關系,組織內部的各種關系更加透明化,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將更為順利。金山區的投資促進部門可以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依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建立和完善現有的程序和規章制度,制定出能夠充分體現完整性、可操作性強的制度,由完備的制度來約束和規范組織及其成員的招商引資行為,依照法律、法規對招商引資工作開展管理。同時,在加強投資促進部門制度化建設的進程中,以人為中心,將自己真正定位為人民的公仆,更好做好服務工作,將涉及人、財、權的配置問題妥善處理;對于上、下部門之間與橫向各級職能部門之間,不斷進行優化整合。由"法治"保駕護航,不斷實現更高程度的現代化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