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公共危機事件的群體恐慌問題研析
【第一章】群體恐慌現象治理探究緒論
【第二章】群體恐慌概念、原理及案例探討
【3.1】群體恐慌形成的原因
【3.2】群體恐慌問題的影響
【第四章】預防和減少群體恐慌的若干思考
【結語/參考文獻】我國群體恐慌事件防范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人們常常對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恐慌問題不以為意,它對個體、社會產生隱性影響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其實,恐慌對人的心理刺激極大,過度恐慌是造成造成個體認知偏差、反應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它也是群體聚集、社會騷亂的重要誘發因素??梢哉f,心理恐慌造成的嚴重危害往往比災難本身的危害更大。如何抑制群體恐慌,確保社會安全,處處考驗著現代社會的公民、政府、社會的應對思路和處理能力。
面對日趨復雜的公共安全形勢,如果政府仍然沿用傳統安全管理思維模式,重現場維穩輕心理救助,重信息收集輕信息發布,重政府力量輕社會協同,重技術手段輕人文關懷,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公眾對高層次公共安全的需求。一個良性發展的社會是一個擁有健全管理體制,有效的運行機制,科學的管理舉措的社會,是一個有能力動用社會治理來預防、紓解和撫慰群體恐慌的社會。如前文所述,地鐵恐慌頻發等難題久治不愈,引發社會深刻反思,而隨著群體恐慌問題不斷發酵,必然促使公共危機管理采用新理念,運用新思路。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和國家總體安全觀的提出,公共危機治理有了明確的政策支撐,優化公共危機治理能力迫在眉睫。
危機并不可怕,比危機更可怕的是政府和公眾缺乏預防和化解群體恐慌的意識,如果政府管理理念落后,公眾對待恐慌問題麻木淡漠,群體恐慌造成的危害將會更加嚴重。因此,積極應對公共危機中的群體恐慌問題,既要重視公共危機管理,又要突出管理的人文情懷,既要確保公共危機中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又要強調應急管理的心理危機干預。目前針對群體恐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都處于發展階段,對公共危機的群體恐慌研究有待深化。本文以公共危機中的群體恐慌問題為研究對象,以集體行為理論為基礎,并嘗試運用新公共服務理論對群體恐慌問題進行剖析,其主要目的是拓展以往對群體恐慌問題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綜合運用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方法來探討如何提升政府和民眾在應對和處理群體恐慌問題的思考建議。
本文的創新點:1、在集體行為理論方面,文章指出恐慌程度與同類公共危機事件發生的概率存在相關性;2、在研究思路上,摒棄單一的心理學視角,文章借鑒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管理學的學科的相關知識,從社會環境、群體認知和個體心理三個方面分析群體恐慌出現的原因,并用辨證分析闡述其正面和負面社會影響;3、按群體恐慌來源不同,筆者把公共危機中的群體恐慌劃分為“事件型”恐慌和“傳播型”恐慌和“混合型”恐慌三類;4、在治理思路和治理實踐上,文章從思想層面、思想層面和操作層面三個層面提出預防和減少群體恐慌的思考建議。提出既要重視公共危機管理,又要突出管理的人文情懷,既要確保公共危機中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又要強調應急管理的心理危機干預。
本文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一、研究視角不夠開闊,主要還是從社會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和危機管理的角度研究群體恐慌的分類、特征、影響、原因等問題,缺乏中外對比視角、相關案例橫向比較視角及公共危機中不同類別心理問題的綜合分析;二、由于時間和個人能力所限,本文訪談和案例的選取數量較少,受條件限制,經過再三考量,本研究放棄采用問卷調查、實驗研究等定量研究方法;三、本文對公共危機管理與群體恐慌之間的相互關系沒有做深入探討,對群體心理問題在公共危機管理政策制定中的定位未作詳細分析。綜上所述,本文只能算是拋磚引玉之作,期冀后來者不斷推陳出新,本文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錢銘怡。國內外重大災難心理干預之比較[J].心理與健康,2005(4)。
[2]陳冀。地鐵“恐慌性”擁擠事件頻發 如何培育大眾理性安全意識?[EB/OL].
[3]徐光興,李希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心理應對機制之比較研究-從中美兩國的文化心理背景出發[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
[4]Anthony R Mawson.Is the concept of panic useful for scientific purposes[J].New Orleans,LA: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0.
[5]W Brun. Cognitive Component in Risk Perception: Natural versus Manmade Risks[J].Journal ofBehaviour Decision Making.1992:117–132.
[6]孫多勇?;?Logit 建模的個體災難恐懼感知模型與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06(10)。
[7]王歡。群體群體恐慌心理的成因及其消彌--從“非典”流行事件解讀群體心理[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3(3)。
[8]廖菲,杜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引發恐懼現象的社會心理分析[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3(6)。
[9]時堪,陸佳芳,等。SARS 危機中 17 城市民眾的理性特征及心理行為預測模型[J].科學通報,2003(13)。
[10]沙蓮香,劉穎,等。復雜適應系統理論對危機時期民眾心態的分析與模擬--重大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05(3)。
[11]景懷斌。公共危機心理--SARS 個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32.
[12]田玉敏??只徘闆r下人群心理及行為規律的探討[J].人類工效學,2008(1)。
[13]楊振宏,何娟霞,等。高校突發事件中密集學生裙恐慌特征及風險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5(5)。
[14]謝志強。論社會轉型期的公共危機管理[J].科學社會主義,2010(3)。
[15]吳興軍。公共危機管理的基本特征與機制構建[J].華東經濟管理,2004(3)。
[16]亞歷克斯·蒂奧,叢霞譯。大眾社會學(第 7 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485.
[17]戴維·波普諾,李強等譯。社會學(第十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602.
[18]周曉紅?,F代社會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25.
[19]Pan X C,Dauber K,et al.A Multi-agent Based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Human and Social Behavior in Egress Analysis[C].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puting in Cicil Engineering.Cancun:Mexico,2005:12-15.
[20]亞伯拉罕·馬斯洛,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M](第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8-29.
[21] 國 家 統 計 局 綜 合 司 .2007 年 全 國 群 眾 安 全 感 調 查 主 要 數 據 公 報[EB/OL].
[22] 陳 悅 . “ 出 租 車 艾 滋 針 ” 事 件 引 恐 慌 論 艾 滋 病 與 社 會 的 惡 性 互 動[EB/OL].
[23] 胥 欣 , 施 丹 青 . 江 蘇 響 水 爆 炸 謠 言 引 發 恐 慌 數 萬 人 逃 命 混 亂 中 4 人 死 亡[EB/OL].
[24]朱華桂。突發災害情境下災民恐慌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學海,2012(5)。
[25]楊雪冬。風險社會理論述評[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1)。
[26]古斯塔夫?勒龐著,戴光年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新世界出版社,2010:1.
[27]Turner,Ralph H.Collective Behavior.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87.
[28]謝志強,黃磊,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演變的歷史軌跡,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4(1)。
[29]匡小穎。乘客不明原因 紛紛擁擠下車[N].北京青年報,2014-04-17(A19)。
[30] 海 外 網 . 北 京 國 貿 : 地 鐵 乘 客 糾 紛 引 恐 慌 .[EB/OL].
[31]劉巖著。風險社會理論新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46.
[32]烏爾希里·貝克,何時聞譯。風險社會[M].江蘇:譯林出版社,2004:19.
[33]高宏斌。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發布[J].中國科學基金,2011(1)。
[34]王學義,金圭星等,SARS 流行期間不同人群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
[35]彭卓。乘客誤聽“著火”砸破地鐵玻璃逃生[N].北京青年報,2014-04-16(A16)。
[36]馮?,?,當前我國公共危機管理面臨的挑戰及應對[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
[37]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4.
[38]張成福。公共危機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與中國的戰略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03(7)。
[39]馮志宏。風險社會視域中的信任危機[J].學術交流,2010(5)。
[40]黨秀云。重建社會信任:中國社會建設的心靈之旅[J].中國行政管理,2013(7)。
[41]魏禮群。新形勢下的社會管理-挑戰與機遇[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2:132.
[42]巴魯克·費斯科霍夫,莎拉·利希藤斯坦等著,王紅漫譯。人類可接受風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83.
[43]王以芳,房瑞標。中國科協發布--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J].科協論壇,2010(12)。
[44]楊俊一,羅曉梅,等。政府社會管理教程[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183.
[45]曹蓉,張小寧編著。應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機干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52.
[46]侯書生,孫思。公共危機管理與公共關系維護[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3:252.
致 謝
當把論文寫完時,我如釋重負。漫步在自得園中,恍然發現春天已經悄然而至。迎春和連翹花團錦簇,桃花含苞待放,楊柳將吐新芽……驚蟄之后,靜謐的小院已經不動聲色地展現出勃勃生機。經歷了枯枝落葉的蕭條,這樣的場景給人鼓舞,讓人欣喜,而我的內心充滿感激。
在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我的導師謝志強教授給予我悉心的指導和幫助,從論文選題到論文開題,從論文思路到論文進度,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工作繁忙,他也不忘時常叮囑我厘清思路框架,系統查閱文獻,認真細心撰寫。他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學術功底、靈活的思維方式、睿智的處世風格深深地影響了我。
非常感謝他!
感謝科社部的吳忠民教授、王道勇教授、青連斌教授、李慧英教授、向春玲教授、林梅教授,謝謝你們!沒有你們三年來的教學指導,我就不可能打開寫作思路并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感謝我們專業的幾位同學們,謝謝你們在論文寫作期間給我的莫大啟發。其實我還想說,不管是在生活上相互體諒,還是在學習中的相互幫助,困難中的相互支持,這三年,大家一直發揚著團結互助、寬容大度的良好品質,我想這一定是我在研究生期間收獲的最寶貴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和回味。感謝你們!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親朋好友,不管是這里提到的,還是沒有提到的,我都要深深地感謝你們。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永遠是我前進的動力。
筆墨至此,畢期將至,雖萬言無以致謝。在大家即將各奔前程的時刻,我要送上我真誠地祝福,祝福大家一切順利,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