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政府部門環境危機公關能力探究
【第一章】環境危機下政府公關模式分析緒論
【第二章】環境危機公關相關理論
【第三章】政府環境危機公關問題分析
【第四章】國外政府環境危機公關經驗借鑒
【第五章】廣州市政府“霧霾”危機公關案例分析
【第六章】政府環境危機公關的策略研究
【參考文獻】政府應對霧霾危機的公關實踐研究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袁禮斌。公共關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07.
[2] 張踐。公共關系:從理論到實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08.
[3] 方世敏、洪建新。公共關系實務[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08
[4] 詹文都。政府公共關系[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06.
[5] 王貴秀。創建危機學芻議[J].理論前沿。1996,(10)。
[6] 夏建中。最新公關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5.03.
[7] 林漢川。公關策劃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09.
[8] 郭惠民。國際公共關系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06.
[9] 賀正楚。論企業危機管理系統的構建[J].系統工程。2003,(3)。
[10] 賀正楚、李自如。企業危機及企業危機管理[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3)。
[11] 周永生、蔣蓉華。企業危機管理的述評與展望[J].系統工程。2003,(6)。
[12] 倪芬。增強政府公關意識 提高政府公關水平[J]福州黨校學報。2000,(1)。
[13] 李杰。公共危機管理機制的構建[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5,(01)。
[14] 陳閩紅。論政府危機管理[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15] 薛瀾。危機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01.01.
[16] 胡寧生。中國政府形象戰略[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11.
[17] 唐鈞。政府公共關系策略與實務[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06.01.
[18] 游昌喬。危機公關-中國危機公關典型案例回放及點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9] 張璽乾。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整合傳播[J].新聞界。2004,(3)。
[20] 徐剛、黃訓美。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公共關系問題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4,(5)。
[21] 鄒金紅。公共危機與領導干部危機公關能力的提升[J].行政與法。2010,(4)。
[22] 吳國平。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與應急處置[M].北京:國家環境監測總站自編,2006.02.
[23] 曹進。政府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管理機制構建問題的探討[D].上海交通大學。2007.
[24] 李娟。中國大陸十年政府危機公關研究的實證研究-路徑、變化與趨勢[D].浙江大學,2010.
[25] 陳先紅。中國大陸近 10 年公共關系研究實證報告[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5.
[26] Webster“s New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unabridged,2nd W ill-Collins andWorld Pubblishing Co., Inc. 1976.
[27] 胡建新。公共關系理論在美國的歷史演進及其啟示[J].湖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5:113-117.
[28]Scottm.Cut Lip&A.H.Center.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Prentice Hall, 1952.
[29]James E.Gruning. What K ind of Public Relations Do You Practice? New Theory of PublicRelations Pre-sents Four M odels, pr reporter, 27, purview Apri9, 1984:P221-223.
[30]Simon·J ·Kiss. Seling government:The evolution of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in Abertal from 1971--2006. [J]Canada :Queen's University , 2009.
[31]Alina·Dolea.Institutionalizing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in Romania after 1989[J].PublicRelations Review, 2012(3):354-366.
[32]Damion Waymer.Democracy and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Expanding the scope of”Relationship“in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13 (4):320-331.
[33]Rosenthal Uriel.The Managementof Disaster[M].New York:Thomas,2009:122-128.
[34]Alastair Buchan. Crisis Management: the New Diplomacy[M]. Boulogne-sur-Seine:AtlanticInstitute, 1966.
[35]C·F·Hermann.International crises: In sight from Behavioral[M].New York: FreePress,2012:50-52.
[36]Steven Fink -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M]. i Universe; Rev Ededition.
[37]LA·Coser.The Functionsof Social Conflict[M].New York:Free Press,2010:24-28.
[38]N.Altay,W.G.Green.OR/MS research in disaster operations management[J]. European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 175(1): 475-493.
[39]L.K. Comfort, W.L. Waugh, B.A. Cigler.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Public Administration: Emergence, Evolution, Expans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J].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2, 72(4): 539-548.
[40]Laurence Barton. Crisis in Organizations[M].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College Publishing, 2001.
[41]Uriel Rosenthal.Managing Crises: Threat, Dilemmas, Opportunities[M]. Springf- ieldIllinois,2001.
[42]Burckhardt, Oliver H.《Leadership and Crisis Management at Continental and Lufthansa: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Airline Executives》[D]. University of Phoenix.Management.2012.
[43]Henderson.Crisis Management and Recovery [J].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ess/Politics. 2006(4):34-36.
[44]Alan.Crisis management and recovery:how restaurants in Hong Kong responded to SARS[J]. China Media Report. 2004(12):43-45.
[45] [美]詹姆斯·格魯尼格,衛五名譯。卓越公共關系與傳播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
[46]Iving·L·Janis. Crucial Decision,Leadership in policy making and CrisisManagement: the Free Press, 1998,334.
[47]William L. Benoit.Accounts,Excuses,and Apologies:A Theory of Image RestorationStrategies[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48] Thomas A. Birkland,Agenda-Set-ting and Policy Change in the Wake ofthe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Volume21,Number22004.
[49]Itoko Suzuki, Yuko Kaneko.Japan's Disaster Governance:How was the 3.11 Crisis Managed[M].NY : Springe,2013.
[50]Ni Chen.Institutionalizing public relations: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government crisiscommunication on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9 :187-198.
[51]Zhao Hui. Chinese government's role in crisis management-Case studies of three majorcrises in recent years [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09.
[52]E.K.Stern.Crisis decision making: A cognitive institutional approach[M]. University ofStockholm,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9.
[53] 勞倫斯。巴頓。組織危機管理[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64.
[54]Heath, R.L. (2004), ”Telling a story: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during a crisis“,in Millar, D.P., Heath, R.L. (Eds),Responding to Crisis: A Rhetorical Approach to CrisisCommunic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hwah, NJ, pp.167-87.
[55] 張成福。公共危機管理: 全面整合的模式與中國的戰略選擇[J]. 中國行政管理, 2003,(7): 6-11.
[56] 楊安華。 近年來我國公共危機管理研究綜述[J]. 江海學刊, 2005, 1(6): 75-82.
[57] 張紅梅。公共危機的應對與政府的理性選擇[D].吉林:吉林大學,2007(10):26-35.
[58]Shrivatava·Paul.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crise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1995:212.
[59]Miranda Schreurs,Robert Percival. Environmental Crisis Management: a ComparativeAnalysis [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8): 133-142.
[60] 何燕寧。 關于環境危機傳播管理的思考[J].內蒙古環境保護, 2006, (12): 82-85.
[61] 薛明明。地方政府環境危機應對機制探析[D].遼寧:東北財經大學,2007(11):11-15.
[62] 殷卉。政府危機公關的傳播控制策略[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10):11-13.
[63] 李欣。網絡環境下政府危機公關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4):18-20.
[12] 陳曉娟?;凇笔聦嵟c價值二分法“的政府危機公關研究-以”三鹿奶粉事件“為例[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6):5-9.
[64] 朱虹。網絡媒體環境下的政府危機公關策略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3(5):18-20.
[65] 鄧淼。 我國公共危機管理體系建設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4):21-25.
[66] 譚婷。我國地方政府危機公關研究[D].湖南:湖南大學,2010(10):20-24.
[67] 張茜。公共危機管理系統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6(10):10-16.
[68] 張海寧。 中國企業危機公關管理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9(4):20-25.
[69] 王云。我國政府危機公關存在的問題研究--以”7.23 甬溫線特大動車事故“為例[D].河南:鄭州大學,2014(3):22-25.
[71] 王倩。企業危機公關策略研究--以農夫山泉食品安全事件為例[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2014(4):19-25.
[72] 李揚。海洋環境管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D].山東:中國海洋大學,2008(4):18-20.
[73] 宿淑玲。信息不對稱視角下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股利政策關系研究 [D].山東:山東大學,2012(5):28-37.
[74] 張國慶。公共行政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
[75] 王濱勇。我國環境危機應急響應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濟南:山東大學,2006.
[76] 宋雅杰、李健。城市環境危機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06.01.
[77] 吳玉光。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研究-以青島市為例[D].青島:青島大學,2011.
[78] 于晶。危機公關-理念、制度與運作路徑[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7.
[79] 張雷。蘭州水污染事件始末[EB/OL].
[80] 徐璐。新媒體環境中政府危機公關的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3.
[81] 朱虹。網絡媒體環境下的政府危機公關策略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3.[82] 郭劍平,邵國棟。 完善我國自然災害救助體系的對策探究-兼論日本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9):85 一 87.
[83] 唐立虹,高帆。日美德政府自然災害危機管理經驗與啟示[J].求索,2010(2):32 一 34.
[84] 肖天。我國政府應對自然災害型公共危機管理的研究 [D].山東:大連海事學院,2014(5):22 一 23.
[85] 葛春峰。中美公共危機管理制度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5):27 一 39.
[86] 王曉玲。我國自然災害治理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4(3):35 一 38.
[87] 楊斯維。政府信息發布在危機事件輿論中的作用及機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2(3):95 一 104.
[88] 顏永光。20 世紀中后期倫敦環境污染及其治理的歷史考察[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8(5):21 一 29.
[89] 張彩玲,裴秋月。 英國環境治理的經驗及其借鑒[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39 一 43.
[90] 王淩。論我國政府危機公關的途徑與方法[D].西安:西北大學,2006.
[91] 李欣。網絡環境下的政府危機公關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92] 張璽乾。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整合傳播[J].理論探索,2004(3)。
[93] 江美霖。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淺析[D].重慶:重慶大學,2009.
[94] 陳嶺齊。政府環境信息公開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致 謝
本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李映洲教授。在論文的選題和完成過程中,李老師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寬廣的學術視野、敏銳的學術洞察力為我的學習研究、思維拓展、完善提高給予了無微不至的指導和不可或缺的幫助。李老師嚴謹的學術理念、縝密的思維方式和精辟獨到的見解讓我深受啟發,并將使我受用終生。謹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感謝蘭州大學 MPA 碩士點(廣州)的所有任課老師。他們所教授的課程從各方面奠定了我的專業基礎,充實了我的知識積累并開闊了我的眼界,使我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使我更有勇氣和自信去接受學習和工作的新挑戰。
感謝蘭州大學廣州教學中心的李柏主任、陳飛霞等老師。為了使我們能順利完成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他們給予了無私的關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感謝我班的同學--陳發榮、江玉芬、李偉丹、謝施瑩、唐莉、伍國豪、陳偉東、雷璇、何敬書、黃可。三年的同窗生活里,他們給了我許許多多支持和幫助,在一起的交流和討論總能摩擦出思想的火花,彼此的扶持讓我們的學習生活更融洽、更愉快,這份同窗之誼將伴隨我們走得更久、更遠。
最后謹將此文獻給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愛人和我最可愛的女兒,謝謝他們的愛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