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評估探究
【第一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優化分析引言
【第二章】公共文化服務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
【第三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構
【第四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評價方法
【5.1 5.2】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需求分析
【5.3】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評價結果分析
【第六章】改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的對策
【結論/參考文獻】河北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改進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本文在公共物品最優提供理論、“政府失靈”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和新公共服務理論基礎之上,構建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評價體系,并據此從供需對接的角度進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需求分析,然后得出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績效水平,接著分析其供給低效的原因,最后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改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的對策。雖然,本文研究的樣本僅限于河北省,但是其背后供需現狀、原因和對策的分析就中國目前的大多數省份而言是具有共性的,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般性的結論和啟示。
(1)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政府投入和發展規模呈增長趨勢,但仍處于低水平,運行機制不完善,各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不均衡。
(2)公共文化服務需求方面,先分析公共文化需求偏好,發現:居民文化支出水平低,知識性和高雅的文化消費偏少,私性的文化休閑方式占主流,城鄉文化消費存在差異;休閑性與娛樂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偏多,知識性與高雅性的公共文化需求較少,城鄉公共文化需求差異較大,公共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居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熱情很高,但是表達自己文化需求的意識較差,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水平和公共文化活動參與率較低,各市參與水平差距較大。然后再分析公眾滿意度,發現,居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豐富性、質量和便利性的滿意度普遍不高,對整體狀況的滿意度也較低。
(3)無論是利用公共文化服務的客觀指標還是主觀指標進行分析,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水平都較低,各地區差距也較大,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低,不能滿足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二是公共文化服務民間力量缺失,供給主體單一化;三是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中監督和激勵機制缺失,極度偏好可觀測的指標;四是居民文化需求不足、偏向低層次,還尚需培育;五是缺乏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機制。
(4)改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績效必須多管齊下,采取多種措施,應主要從保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關注與提升公共文化需求以及構筑科學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這三個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公共文化財政支持制度、形成多方聯動的公共文化供給機制、加強公共文化機構人員隊伍建設、培育和引導較高層次的公共文化需求、關注公共文化需求提高有效供給率、增強公共文化需求表達的作用、構建多元評估主體、全面綜合評價績效。
由于時間和筆者能力的限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指標的選取和權重的確定不夠審慎,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性;滿意度分析不夠微觀和具體;原因和對策分析不夠深入等等。還需要后續研究者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后續的研究工作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更加重視公眾滿意度和文化需求的研究,對影響公眾滿意度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公眾滿意度和實現供需對接。
(2)公共文化服務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的范圍龐雜,它將成為一個研究方向,未來具體到公共文化服務中的某一項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農家書屋等的績效將成為趨勢,而使建議和對策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毛少瑩。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A].李景源,陳威。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7)[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391-404.
[2]賈旭東。公共文化服務指數:思路、原理與指標體系。[A].李景源,陳威。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7)[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379-390.
[3]孫浩。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4]謝虹?;趯哟畏治龇ǖ目萍钾斦С隹冃гu價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04:12-16.
[5]尚虎平。我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悖論:高績效下的政治安全隱患[J].管理世界,2008,04:69-79.
[6]樊綱,王小魯。消費條件模型和各地區消費條件指數[J].經濟研究,2004,05:13-21.
[7]戎素云,閆韡。河北省文化消費條件影響居民文化消費的實證分析[J].消費經濟,2013,02:25-30.
[8]許云霄。公共選擇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8-79.
[9]曹愛軍,楊平。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0]陳振明,劉祺,蔡輝明,鄧劍偉,陳昱霖。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建構與應用分析--基于廈門市的實證研究[J].理論探討,2009,05:130-134.
[11]倪星,李佳源。政府績效的公眾主觀評價模式:有效,抑或無效?--關于公眾主觀評價效度爭議的述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04:108-116.
[12]楊澤喜。建構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契合的公共文化服務評估體系[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32-136+140.
[13]彭國甫,李樹丞,盛明科。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政府績效評估指標權重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4,06:136-139.
[14]劉惠萍?;诰W絡層次分析法(ANP)的政府績效評估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06:111-115+153.
[15]彭國甫,綦小廣?;趯哟畏治龇ǖ恼冃гu價不同主體的權重研究[J].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8,03:150-156.
[16]傅利平,何勇軍,李小靜。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綜合評價模型[J].統計與決策,2013,16:39-41.
[17]程亞瓊。公共文化產業融資體系與績效評價研究--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J].財會月刊,2013,02:127-128.
[18] 傅 利 平 , 何 勇 軍 , 李 軍 輝 . 政 府 公 共 文 化 服 務 績 效 評 價 研 究 [J]. 中 國 財政,2013,07:62-64.
[19] 楊 茗 , 周 軍 , 李 雪 珂 . 政 府 績 效 管 理 的 實 踐 及 優 化 對 策 [J]. 宏 觀 經 濟 管理,2013,11:70-72.
[20]向勇,喻文益。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的模型研究與政策建議[J].現代經濟探討,2008,01:21-24.
[21] 蔣 建 梅 . 政 府 公 共 文 化 服 務 體 系 績 效 評 價 研 究 [J]. 上 海 行 政 學 院 學報,2008,04:60-65.
[22]李金珊,徐越。關注公共資金政策績效努力提高財政資金的政策效益[J].財政監督,2013,33:11-14.
[23] 王 薇 , 李 燕 凌 . 農 村 公 共 服 務 績 效 評 價 方 法 創 新 研 究 [J]. 甘 肅 社 會 科學,2013,06:226-229.
[24]李少惠,余君萍。公共治理視野下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9,06:51-54+87.
[25]李寧。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構建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6:181-184.
[26] 許 淑 萍 . 論 我 國 基 本 公 共 服 務 績 效 評 估 的 價 值 取 向 [J]. 理 論 探討,2013,06:163-167.
[27]姜曉萍?;趦r值取向的公共服務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行政論壇,2013,06:8-13.
[28]廖曉明,陳洋庚。當代政府績效評估價值取向定位的理論分析[J].理論與改革,2014,01:106-109.
[29] 李 曉 壯 . 政 府 社 會 建 設 績 效 評 估 指 標 體 系 的 構 建 與 應 用 [J]. 統 計 與 決策,2013,22:78-81.
[30]張喜萍,陳堅良。論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的績效評估--基于公共圖書館的研究視角[J].湖南社會科學,2013,04:193-195.
[31]徐清泉。公共文化服務評估研究:現狀、需求及要素[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08:57-62+115.
[32]盛禹正。我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浙江大學,2013.
[33]李紅亮。關于地方政府社會建設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理論[J].理論探索,2013,06:75-79.
[34]張小玲。國外政府績效評估方法比較研究[J].軟科學,2004,05:1-4.
[35]馬虹?;?AHP 的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價研究[D].蘭州大學,2013.
[36]焦德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績效評價[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47-52.
[37]張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缺失及其改進--基于江蘇鄉鎮文化站的考察[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49-52.
[38]王靜珅?;谄胶庥嫹挚ǖ纳鐓^文化活動中心績效評估研究[D].復旦大學,2009.
[39]馬雪松,回應需求與有效供給: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2013,10:35-38.
[40]余振乾,余小方。地方財政科技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實施[J].中國軟科學,2005,04:63-69.
[41]王春婷,李帆,林志剛。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績效結構模型建構與實證檢測--基于深圳 市 與 南 京 市 的 問 卷 調 查 與 分 析 [J]. 江 蘇 師 范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版),2013,01:109-115.
[42]孫璐,吳瑞明,李韻。公共服務績效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7,24:65-67.
[43]王佃利,劉保軍。公民滿意度與公共服務績效相關性問題的再審視[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109-114.
[44]Chiara Dalle Nogare.Matteo Maria Galizz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spending: evidence from Italian cities[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11.
[45]Dominic power.“Cultural Industries”in Sweden: 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in the Swedish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2002.
[46]馬克·G·波波維奇。創建高績效政府組織〔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7][美]艾爾巴比著,邱澤奇譯。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360.
[4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報告--文化的多樣性、沖突與多元共存[R].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后 記
三年的讀研生活如白駒過隙,入學面試時第一次見產業經濟學專業導師組的諸位導師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此刻論文就要截稿迎接畢業答辯,我的心情除了激動還有拂不去的留戀,在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自己的才疏學淺和知識學問的廣博浩瀚,也品嘗到了學術的樂趣。
我的收獲與成長離不開我的導師戎素云老師的悉心教導和諄諄教誨。戎老師治學嚴謹,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對我們提出的問題總是細致耐心地引導我們思考,讓我們獲益良多。戎老師那嚴謹的學風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不僅如此,戎老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教導我做一個具有優秀思想道德素質的人。我的論文從選題到擬定框架,再到搜集材料、整理撰寫,到修改完善,無一不凝聚著老師的汗水和心血。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對戎老師的感激,我將會把這份濃濃的師生情誼當作財富珍藏一生!
李建平老師、劉東英老師、馬彥麗老師、王小平老師和郭娜老師,都對我的論文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并且關心我的學習和成長,我衷心地在這里一并謝過!
我還要感謝與我朝夕相伴的同學們--楊玉良、高儒、高會艷、胡月、王亞靜、潘丹丹、孫建寧、陳占民,與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光是短暫而快樂的!我還要感謝我的朋友們,耐心地幫我填問卷;我還要感謝河北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鹿泉市文化館、藁城市圖書館和文化館、正定縣圖書館和文化館以及正定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百忙之中親切地接受我的訪談;我還要感謝四百多位與我素不相識、熱心幫我填問卷的朋友們,沒有你們的舉手之勞我的論文就難以順利完成。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在我寫作期間,他們為我創造了良好的寫作環境,時刻關心我的論文進展,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家人的愛給了我挑戰困難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力量,謝謝您們!
感謝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