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 “城中村”社區治理困境與善治研究
【引言】善治語境下“城中村”治理探究引言
【第一章】 “城中村”社區治理的內涵及理論基礎
【第二章】 “城中村”小區治理的問題透視
【第三章】善治語境下“城中村”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與構建
【第四章】 “城中村”社區治理對于我國基層政治發展的影響
【結論/參考文獻】 “城中村”社區善治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摘 要
十八大報告指出:“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必須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強化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責,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边@指明了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是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新社會管理的前進方向。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中央首次提出“國家治理體系”的概念,國家治理強調多主體、多渠道及治理現代化。國家治理的提出為我們治理“城中村”社區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治理和善治理論將為解決目前“城中村”社區發展困境提供高效、務實的解決路徑。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迅猛推進,城鄉二元管理體制的存在導致“城中村”社區快速形成?!俺侵写濉鄙鐓^被擴張的城市包圍其中,“農改居”后產生了大量的社會隱患和城市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成為阻礙城市發展的“攔路虎”.如何合理規劃、改造與建設“城中村”社區,讓“城中村”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管理,促進其經濟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體制順應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使“城中村”與現代城市融為一體,讓“村民”真正成為“居民”,享受城市發展的成果,這將直接影響到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也將進一步拓展城市社區建設發展的內涵與外延,對于在建設和諧社會背景下促進城市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已成為政府管理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在政府主導下完成“硬件改造”的“城中村”社區,這種社區硬件上的改造已經基本完成,但軟件方面的改造卻嚴重滯后,一些傳統的體制機制性問題沒有理順、社區管理矛盾重重、村民的市民化程度低下、村民社區治理參與意識不夠等,這些因素相對穩定和持續,需要一個較長的改變過程。因此,研究如何破解這些制約“城中村”社區改造的“軟件”難題,對于建設和諧社區,推動城市化發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重大意義這樣的邏輯行文,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紹本文的選題緣由與研究目的及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內容、創新之處、研究重點及難點。
第二部分“城中村”社區治理內涵及理論基礎。該部分主要分析了社區、“城中村”社區、社區治理的概念,確定本文研究對象內涵及外延。同時,進一步探討了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對治理理論、公民社會理論、社會資本理論進行簡要梳理。
第三部分現行“城中村”社區治理問題透視。該部分主要分析了目前階段“城中村”社區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社區居民的社區參與率低、社區管理體制不健全、社區管理行政化傾向嚴重、非營利組織發育遲緩等方面,同時分析了問題產生和存在的原因。
第四部分善治語境下“城中村”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與構建。該部分主要探討了“城中村”治理模式選擇與建構指導原則,進而運用善治理論探討了如何實現社區治理 “善治”的四個途徑:從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出發,明確政府角色定位,轉變政府職能,進行社區管理體制創新,構建政府與社區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從社會結構的視角看,通過社區居民之間和利益群體之間的分化與整合,積極培養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參與意識,促進居民合作和社區和諧;從社區組織的角度看,大力發展社區非營利性組織,通過協調居民委員會、社會組織、社區單位等社區組織的利益關系,促使各治理主體充分發揮作用;從社區治理法治保障來看,積極完善社區治理的政策和法律,使社區治理有法可依。
第五部分善治語境下“城中村”社區治理對我國基層政治發展的影響。該部分主要分析了“城中村”社區有效治理對于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基層協商民主、公民現代政治文化觀念的培育和基層政權建設四個方面的影響。
“城中村”社區治理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我們要在善治理念的指導下,堅持政府主導,努力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創新政府治理機制,堅持依法治理,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積極促進社區自治組織發展,提高廣大“村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管理的效率,積極探討“城中村”治理的有效方式,努力創建生態良好、穩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安全、文明、舒適的和諧社區。
關鍵詞:善治 城中村社區 治理 政治發展
目 錄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V
引言…… 1
(一) 選題緣由與研究目的及意義…… 1
1. 選題緣由…… 1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2
1. 國外研究綜述…… 2
2. 國內研究綜述…… 3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創新…… 4
1. 研究思路…… 4
2. 研究方法…… 4
3. 創新之處…… 5
(四) 研究重點、難點…… 5
一、 “城中村”社區治理的內涵及理論基礎…… 6
(一) 主要概念簡析…… 6
1. 社區…… 6
2. “城中村”社區…… 7
3. 社區治理…… 8
(二) 理論基礎…… 9
1. 治理、善治理論…… 9
2. 公民社會理論…… 11
3. 社會資本理論…… 11
二、 “城中村”社區治理的問題透視…… 13
(一) 社區居民的社區治理參與率低…… 13
(二) 社區管理體制不健全…… 14
(三) 社區管理行政化傾向嚴重…… 14
(四) 非營利組織發育遲緩…… 15
三、 善治語境下“城中村”社區治理模式的選擇與構建…… 16
(一) “城中村”社區治理模式選擇與構建的指導原則…… 16
1. 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原則…… 16
2. 綜合協調、分類指導原則…… 16
3. 以民為本、服務優先原則…… 17
4. 實行民主、依法管理原則…… 17
(二) 善治語境下“城中村”社區治理實現路徑…… 17
1. 轉變政府職能,進行社區管理體制創新…… 17
2. 培養居民社區治理參與意識,促進居民合作、社區和諧…… 19
3. 發展社區非營利性組織,實現資源共享、互動合作…… 20
4. 完善社區治理的政策和法律,使社區治理有法可依…… 21
四、 “城中村”社區治理對于我國基層政治發展的影響…… 22
(一) “城中村”社區治理拓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新途徑…… 22
(二) “城中村”社區治理開辟了基層協商民主新領域…… 22
(三) “城中村”社區治理培育了公民現代政治文化新觀念…… 23
(四) “城中村”社區治理推動了基層政權建設新發展…… 23
結論…… 24
參考文獻…… 25
后記……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