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淺析現階段國有鋼鐵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摘要:國有鋼鐵企業正經歷著歷史上最困難的嚴冬期,企業經營的蕭條以及大面積的虧損充斥著整個鋼鐵行業。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下突出重圍,占得先機,利用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好國有鋼鐵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國有鋼鐵企業;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創新
一、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人力資源是組織中的人具備的能夠對企業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狹義是指獨立的經營團體所需人員具備的能力(資源)。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員工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
二、人力資源管理在國有鋼鐵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才競爭力的構建已逐漸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資源。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企業的用工成本也越來越高,廉價勞動力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大多數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經營,不得不支付高額的勞動力成本,而像高科技企業等對人才要求很高的企業則人力成本更高,這便使得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的重中之重。第二,人力資源是一種可增值的資源,人力資源在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可以借助在企業的歷練增加自己的價值,為企業帶來更多效益。第三,人力資源是潛力股,具有巨大潛能,可以為企業創造無窮的財富,人的創造力、潛能發揮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這是其他資源價值所不可比擬的,可通過企業的培訓、激勵、管理等各種要素的綜合作用激發出員工自身潛能,這種潛能是企業最為關鍵的財富。
三、現階段國有鋼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不足
國有鋼鐵企業經歷了幾年高速發展的大躍進時期,重效益輕管理的工作思路使得人力資源管理滯后于經濟發展,主要不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部分企業在大躍進時期僅僅重視企業效益,而忽視了人才的儲備,在引進人才方面做得不夠,存在引進人才較少,人才水平層次不高等問題。其次,部分企業僅僅重視人才引進,而忽視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開發。對員工的培訓開發工作不夠重視,如缺乏有效的培訓機制、培訓經費預算較少、培訓設施不完備。培訓隊伍建設不足。缺乏系統規劃等。再次,部分企業僅僅重視企業的創效激勵,而忽視了人才開發方面的激勵。企業的考核機制僅體現了效益面前的公平性,對調動員工的的積極性、主動性方面做得不夠,不利于人才的價值體現。最后,行業不景氣導致員工收入下降,激勵機制的缺乏,導致人才大量流失。
四、國有鋼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措施
想要挽回企業發展的頹勢,盡快使企業發展步入正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方面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創新組織機構體系。學習和借鑒國際國內一流公司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且不局限于鋼鐵企業,認真梳理內部業務,優化公司管理流程,建立精簡高效的組織機構體系,結合企業實際,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合理優化定員,提高勞動生產率。
2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建立健全各類人才引進和儲備機制。建立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引進各類人才的招聘機制,逐步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多渠道搜集人才信息,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大對211工程、985工程類院校畢業生的引進力度;加強企校合作,建立“訂單式培訓”等制度,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3.創新人才選拔機制。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標準,做到選賢任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建立組織選拔與競爭性選拔相結合的選拔機制,加強組織選拔的差額考察力度,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制度,將內部公開競爭與社會公開選拔相結合,將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加強日??冃Э己?,完善領導干部退出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標準,改進人才評價方式,注重靠實踐和貢獻評價人才,充分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用工機制,探索建立適合于公司靈活的自主用工和員工能進能出的新機制,用合適的人干適合的事,推動人員的“柔性流動”,為企業發展增添活力。
4.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制訂完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加強領軍人才、技術研發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注重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觀念,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選苗、重點扶持、跟蹤培養等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續不斷地成長起來。加強人才培訓工作,搭建員工培訓成長平臺,選拔培養內訓師隊伍,建立實用性強的教材開發體系,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訓,強化員工培訓福利意識,全面提升各類人才隊伍素質。
5.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設計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體系,建立員工收入能增能減、激勵靈活有效的薪酬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建立經營者與核心員工的中長期股權激勵機制,實行多元化分配模式。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激勵核心層員工,為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實力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尤建新,雷星暉,彭正龍。管理學概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2]胡靜,田文平。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適應企業發展新常態[J].中國勞動,2015(351)。
[3]安大偉。企業常犯的六個創新錯誤[J].山東國資,2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