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優化探究
【第一章】國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改進策略研究緒論
【第二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3.1 3.2】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3.3】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趨勢
【4.1 4.2】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革新
【4.3】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創新
【結論/參考文獻】中國企業人才管理創新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原因就在于,改革帶來了制度的創新,改革帶來了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改革也帶來了勞動力要素的解放,勞動力的解放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從舊有體制中解放出來的人力資源發揮各自的優勢投入到各行各業中去,使人們看到了人力資源的優勢,也正因為如此,人力資源管理在 20 世紀 90 年代得到了各單位的關注。人們深深地認識到,在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資源占有量在世界范圍內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人力資源合理優化與配置才是我們競爭的關鍵,才是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我國的人力資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處于受教育階段的潛在人力資源;另一個是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并正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現有人力資源。如何做好人力資源儲備與管理,培養潛在人力資源與發揮現有人力資源優勢關乎企事業單位地發展,關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關乎國家的未來。
因此,對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管理做明確與深刻的認識至關重要,將理論聯系實際并不斷創新至關重要。學習先進管理理念,掌握科學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創建有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2.1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
“人力資源”作為一種資源,從邏輯關系上看是將“人力”看做是人類賴以生存基礎的一種客觀存在,這種客觀存在能夠帶來使用價值與價值,也就是說“人力”這種資源也像其他資源一樣,是社會財富的源泉之一。那么,“人力”是如何作為一種資源來形成財富的呢?這就要從人類本身所具有的知識和體力層面來看,“人力”用自身所擁有的區別于其他物種的知識與體力創造財富,推進社會發展,占據了財富形成要素的主導地位。
“人力資源”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 John R.Commons 在 1919 年出版的著作《產業信譽》中,但這并不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人力資源”這一概念。我們今天所學習與使用的概念源于著名學者 Peter Drucker 在其著作《管理實踐》中所界定的“人力資源”的明確內涵。Drucker 認為,在企業中,人力資源是企業所有資源中最重要、最不可替代、最具有發展潛力、最豐富的資源。在我國,最早使用“人力資源”一詞的是毛澤東同志,他在 1956 年為《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寫的按語中說:“中國的婦女是一種偉大的人力資源,必須發掘這種資源,為建設一個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p>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對人力資源的研究越來越多,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人力資源下來不同定義,總結起來看,有兩個要點:(1)人力資源最本質的要素是勞動能力,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2)這種勞動能力能夠用來創造財富,能夠用來組織生產與生活。
既然“人力資源”作為一種“資源”起著創造社會財富的作用,那么“人力資源”就需要科學的管理與規劃?!叭肆Y源管理”最早出現在 Wright Bakke出版于 1958 年的著作《人力資源職能》中,主要論述了作為普通管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所具有的職能。對人力資源管理這一概念的描述在國內外也出現了多種流派。例如:(1)“人力資源管理是利用人力資源實現組織的目標?!?(2)“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影響雇員的行為、態度以及績效的各種政策、管理實踐以及制度?!?各流派的觀點都有一定見解。從綜合角度來理解人力資源管理更有助于企業發展,有助于人才的成長。因此,我們可以給出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即企事業單位通過各種制度與政策,吸納、維持、激勵與儲備各崗位人員,最大限度地發掘人員潛力,調動人員積極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活動。
2.2 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與目標
如今的時代是以人為核心的時代,是人才競爭優勢凸顯的時代。人力資源構成了社會競技運動的基礎性要件,是形成財富的首要因素,是創造價值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發展經濟的關鍵力量。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是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與發揮效用的最主要手段。
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主要是指它本身所應有并充分發揮作用的實際體現,這種作用是通過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來實現的。人力資源管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是人力資源管理自身所具有的屬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當具備以下功能:第一,選拔功能。這項功能是指人力資源管理最基礎性的功能就是為企業選擇合適的人員,使合適人才加入企業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之一;第二,培養功能。這項功能是指企業選拔合適員工之后,要對員工進行培訓與培養,通過培訓與培養使員工更好地適應工作,在工作崗位上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第三,激勵功能。這項功能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實現的最終目的,是員工取得優良業績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最本質體現;第四,維持功能。
這項功能保證了企業人員的穩定,減少優秀人才流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四個功能中,選拔是基礎,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第一環節;培養是動態的持續過程,是員工與崗位契合的最重要手段;激勵是目標,是企業效益通過人力資源得以實現的最可靠保證;維持是保障,保障優秀的人力資源為企業戰略發展保駕護航。
人力資源管理有其自身的功能屬性,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應有一定的目標。美國學者認為人力資源管理應有四大目標:一是及時有效地雇傭員工;二是挖掘員工潛能;三是選擇員工去留;四是保證組織在合法范圍內行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我國一些學者認為人力資源管理應當具有如下目標:(1)企業從人力資源生產潛力中獲得最大利益;(2)員工從企業中得到物質與精神的滿足;(3)企業與員工的合作與配合使顧客滿意。4人力資源管理目標有最終目標與具體目標兩個維度。最終目標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為企業整體目標服務,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人力資源管理要服從與服務于企業的既定目標,創造價值滿足相關利益群體對價值實現的需要。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目標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各項功能得到實現,即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員工,通過培訓與培養能夠勝任企業交給的工作,通過激勵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并保證優秀員工穩定發展。
2.3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與目標是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工作程序來實現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會影響人力資源的管理職能與目標。本文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程序是從職能角度來說的。國內學者給人力資源工作程序做了多種劃分,例如:
蕭鳴政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程序如下:“(1)人力資源規劃;(2)職位分析和人員分析;(3)人員配置;(4)招聘錄用;(5)人員維護;(6)人員開發?!?鄭曉明給出五個程序:(1)獲??;(2)整合;(3)保持和激勵;(4)控制和調整;(5)開發。6國內外學者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程序眾說紛紜,總結歸納得出以下工作程序:(1)人力資源規劃。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第一個工作步驟的主要職責是預測出企業在某一時間段里所需求的員工數量。(2)職位分析。對企業所需要的各個崗位工作性質與任務進行分析,最終得出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的工作經驗、學歷、性別、年齡、能力、態度等。(3)招聘選拔。這是合適員工進入公司的第一個環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校招、網招、報紙宣傳等多種手段對應聘者進行甄選,以選出適合的員工。(4)培訓與試用。通過對新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與工作崗位業務培訓,來試用員工是否認同企業文化,是否勝任崗位職責。(5)績效管理與薪酬管理。通過各種評價方法與考核手段,發現員工工作中的閃光點,給予獎勵;指出員工在工作中的不足,及時改正。薪酬發放與工作業績和能力一般情況下是成正比的。(6)職業生涯規劃。給員工提供晉升平臺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員工規劃職業生涯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這關系到員工與企業之間合作的穩定與持續。(7)員工關系。這涉及到企業經營者、企業管理者、員工之間雇傭與利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也涉及到各個部門與崗位之間的合作關系,員工關系好壞也會對企業發展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