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結論
6.1 研究結論。
當前,全國稅務系統正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干部培養、考核、使用機制,激發干部隊伍活力,促進稅務干部全面發展。推進國稅系統人力資源戰略性管理,是塑造稅務部門人力資源成長和發展良好環境,發揮管理績效在稅務部門應有作用的必要手段,實現國稅系統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本文就是運用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相關理論從濰坊國稅系統人員的結構現狀、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現狀、績效考核現狀三個方面分析了當前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現實情況,并通過數據比較分析出當前該國稅局存在的人力資源隊伍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機制不健全、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人力資源數字化建設不足等問題。同時,從歷史原因、思想觀念原因、制度原因、技術原因四個方面闡明了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通過深入了解掌握該局國稅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和原因,有針對性提出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機制、加強培訓開發、建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構建科學的激勵機制和發展人力資源數字化五個方面改進建議,力求提升該局人力資源管理綜合水平。但受自身理論水平所限,提出的措施不夠系統,建議不夠全面,稅務系統人力資源管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應當堅持在人力資源管理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和原則,逐步建立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現代化體系,為稅收事業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
6.2 展望。
近年來,各級稅務機關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干部政策和法律法規,隊伍建設成效明顯,稅務干部素質不斷提升,保證了各項稅收任務圓滿完成。但也面臨著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問題:人力資源隊伍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機制不健全、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人力資源數字化建設不足等。因此要完善整個國稅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還需要結合系統部門自身特點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對策。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在未來稅收事業中進一步建立完善干部培養、考核、使用機制,激發干部隊伍活力,促進稅務干部全面發展,為實現稅收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美)約翰 M. 伊萬切維奇。 人力資源管理[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2: 7.
[2] David Osborn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M]. New York: Penguin, 1992: 254.
[3] J.F.Hennart. A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 Ann Arbor.MI: Universityof Michigan Press, 2005: 41-43.
[4] (美)約翰 M. 伊萬切維奇。 人力資源管理[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2: 7.
[5] 加里·德斯勒。 人力資源管理[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80-90.
[6] 埃文·M·伯曼, 喬納森·P·韋斯特。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55-56.
[7] 陳柏生。 國外公務員的人力資源開發概述[J]. 中國公務員, 2003, 10: 155-156.
[8] E.W.Bakke. The Human Resouree Funetion[M]. New York: Hareourt Braee, 1958:79-80.
[9] 騰玉成,俞憲忠。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8-21.
[10]羅納德·克林格勒, 約翰·納爾班迪。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系統與戰略[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53.
[11]趙薇。 工業關系與人力資源管理: 起源、比較及發展前景[J]. 生產力研究, 2003, 4:133-135.
[12]C.Chadwick. P.Cappelli.Alternatives to Generic Strategy Typologies In StrageticHuman Resouree Management [M].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99: 33.
[13]薛福連。 國外人力資源管理方法[J]. 人才開發, 2007, 1: 3.
[14](美)艾米頓。 知識經濟的創新戰略[M]. 新華出版社, 1998: 10.
[15]孫承。 美國稅收征管的幾個顯著特征[J]. 吉林財稅, 2000, 1: 56-58.
[16]劉天佑。 荷蘭稅收制度與征管的情況與啟示[EB/OL].
[17]金云華。 關于加強稅務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J]. 南通稅務研究, 2007, 11:7.
[18]喻曉建。 關于開發稅務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J]. 韶山稅務信息, 2002, 5:9.
[19]孟興華。 人力資源管理[M]. 科學出版社, 2011: 23.
[20]俞文釗。 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84-285.
[21]Peter F. Drucke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M]. NewYork: Harper&Brothers, 1954:22.
[22]馬炳壽。 稅務部門公務員績效管理體系探索[J]. 廣西財經學院學報, 2008, 6: 66.
[23]劉建輝。 稅收績效考核體系[J]. 中國稅務, 2013, 12: 62.
[24]李德志。 當代中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M]. 科學出版社, 2004: 265.
[25]廖泉文。陳萬思。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培訓體系[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2002: 33.
[26]許義。 興人力資源管理[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3.
[27]劉慶辛。 現代化的新加坡稅收管理[J]. 稅友, 2002, 9: 22.
[28]祁光華。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3.
[29]王林秀。 談稅務人力資源的管理與激勵現代管理科學[M]. 科學出版社, 2004: 262.
[30]盧倩 聶磊。研究的現狀評述[J].前沿。2005(11):61 - 64.
[31]馬蔡深。稅制改革視野中的稅務部門人才發展[J].廣東社會科學,200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