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鑒定屬于標準參照式考試,即參照一個既定的標準判斷個人考試的結果是否符合要求,這個標準一旦確定,與整體考試的水平無相關關系。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在對其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具體化和典型化的基礎上,命制用來測量鑒定對象職業能力是否達標的試題或者試題庫。本研究通過構建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判斷參加過衛生行業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口腔修復工的崗位任職適配度,以及能否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工作績效的影響因素,從而為完善衛生行業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制度提供決策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鄭州市、開封市和延吉市參加過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107名口腔修復工。
1.2研究方法
1.2.1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考核口腔修復工的崗位任職適配度,以及能否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根據績效評價目的,對口腔修復工的崗位工作內容和性質等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了解該崗位工作對組織和病人有什么樣的責任,需要工作人員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同時結合文獻研究以及指標篩選的系統性、科學性、客觀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則和定性、定量相結合原則,確立了對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業績3方面進行評價。
初步建立的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7個。評價指標的最終確定采用的是德爾菲法,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身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對口腔修復職業的理解,對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業績3個一級指標進行權重分配(總分100分),并對初選的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二級指標進行評分,每個指標的分值為0~9分,0分表示該項指標不應進入評價指標體系,分值越高表示該指標在反映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方面越重要。從而獲得每個指標得分的算術平均數、變異系數和滿分比例(評分為10分的專家數占參與評分專家總數的比例)。
根據德爾菲專家咨詢中獲得的各維度和指標重要程度的評分均值,賦予不同的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1)計算二級指標分值的算術平均數,反映專家的集中意見。具體公式為:aj=Σni(aji)/nj=1,2,3,…,m式中:n為評委的數量,m為評價指標總數,aj為第j個指標的權數平均值,aji為第i個評委給第j個指標的打分值。
(2)對二級指標分值的算術平均值進行歸一化處理。具體公式為:a’j=aj/Σmj=1(aj)式中:a’j為第j個指標的權數歸一化值。
(3)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具體公式為:Wj=a’j×Aj式中:Aj為專家對第j項一級指標評分的算術平均值。
1.2.2現場調查法利用設計好的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量表,采取他評和自評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對107名口腔修復工進行現場工作績效評價。
1.2.3加權綜合指數法工作績效計算方法為:將每位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指標的無量綱化值與相應指標權重系數的乘積相加,得到該口腔修復工的綜合績效指數(GI=ΣDi×Wi),此為加權綜合指數法。其中D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歸一化值,Wi為第i個指標的組合權重系數。
1.2.4統計分析方法。以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指數為因變量,以團隊合作、敬業精神、奉獻精神、責任心、細心、忍耐性、遵守規章制度、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協調能力和發現及處理問題能力為自變量(各自變量數據來源于自評、他評得分的平均分),構造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對工作績效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2、結果
2.1指標體系建立及權重確定
依據權威性、代表性和專業領域分布的原則,考慮專家數量與實際咨詢之間的平衡,本研究共遴選了24位與口腔修復職業相關的臨床和科研等領域的專家,發放問卷24份,收回有效問卷24份。24位專家年齡40~49歲,占調查專家總數的66.67%,工作年限14~34年,24位專家從事其主要專業(第一專業)均達10年以上;24位專家都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占62.50%,具有一定的專業代表性和權威性。
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專家中,表示對評價指標很熟悉的有8人(33.33%),熟悉的有16人(66.67%),沒有人表示不熟悉,說明其建議和意見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本次調查的專家積極系數為1,專家權威系數為0.83,指標重要性評分專家意見協調系數為0.820,經檢驗,χ2=26.32,P<0.05。
綜合考慮以下篩選標準:(1)3個測量維度均有指標進入最終的指標體系;(2)入選指標在評分均值排序中處于前列,評分均值在6.0分以上;(3)指標評分的變異系數較小,控制在0.30以下。根據篩選標準,以上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指標均入選(見表1)。
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權重設置結果表明:3項一級指標中工作業績所占權重最大,為42.50,其次是工作能力,為29.58,再次是“工作態度”,為27.92。由此可見,工作業績是評價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其中以承擔工作任務情況(10.98)和經濟效益(10.65)指標的權重最大。由此看來,評價指標的選擇與權重的設定,基本上與口腔修復工的崗位職責相適應。
2.2綜合績效評價
根據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內容設計績效評價量表,評價分為3部分: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及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主要評價被評價者本年度的行為表現,工作業績主要評價被評價者在本年度中所承擔任務的執行情況。評價采用Likert5級量表法,17個評價指標的評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平均水平”“稍差”和“差”5個,依次賦予5、4、3、2、1分。被調查的107位口腔修復工平均年齡26.14歲,最小18歲,最大44歲。男性68人,占63.55%;女性39人,占36.45%。
在醫院工作的49人,占45.79%;在加工廠工作的43人,占40.19%;在其他醫療機構工作的15人,占14.02%。本科及以上學歷的9人,占8.41%;大專學歷38人,占35.51%;中專及以下學歷60人,占56.07%。職業等級為三級的34人,占31.78%;四級59人,占55.14%;五級14人,占13.08%。根據上述計算方法,得到107名口腔修復工綜合績效指數,按照績效值大小排序,得出口腔修復工綜合績效等級狀況。
基于績效等級標準(優秀:80~100,良好:60~79,一般:40~59,稍差:20~39,差:0~19)可以看出,調查對象綜合績效具有以下特點:總體水平較高,平均績效為77.70,處于良好及以上水平的口腔修復工占83.18%,一般的占12.15%,稍差的占4.67%。
2.3影響因素分析從回歸方程各偏回歸系數看(見表2),團隊合作、奉獻精。神、責任心、忍耐性、遵守規章制度、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協調能力和發現及處理問題能力的系數為正值,敬業精神和細心的系數為負值。從P值看,奉獻精神、細心、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發現及處理問題能力的回歸系數經假設檢驗顯示有顯著性差異,其他變量的回歸系數均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奉獻精神、細心、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發現及處理問題能力是影響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的主要因素,強調了口腔修復工在工作態度和技能方面的特點與作用。
3、討論
(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促進口腔修復工崗位任職適配度的提高。本研究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3方面評價口腔修復工的工作績效,不僅要看他們做事的結果,也要看他們如何取得優秀的績效,即具有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勝任力)。
(2)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科學合理。
本研究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過程中主要應用了德爾菲專家咨詢法,在專家選擇時充分考慮了專家的代表性,最終確定的咨詢專家涉及與口腔修復職業相關的臨床、科研、教學以及行政管理領域,專家文化層次較高,管理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工作業績顯著。對專家咨詢的可靠性評價說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以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為支撐,因此,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精確度。專家積極系數為1,表明參與研究的專家比較關心此項研究;專家權威系數為0.83,表明專家的權威程度較好,結果可信;根據專家權威程度與預測精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可知本次研究的預測精度也較好,指標重要性評分專家意見協調系數經卡方檢驗有顯著性差異,由此認為,專家意見的協調性較好,可信度較高,結果可靠。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的德爾菲專家咨詢效果比較理想。
(3)評價指標的選擇與權重的設定,基本上與口腔修復工的崗位職責相適應??谇恍迯凸すぷ骺冃гu價體系的3項一級指標中工作業績所占權重最大,其次是工作能力,再次是工作態度,這主要是因為口腔修復工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不直接接觸病人,注重工作效率和效益,因而工作業績是評價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
(4)奉獻精神、責任心、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發現及處理問題能力等是影響口腔修復工工作績效的主要因素。從口腔修復工的工作特點來看,義齒制作技術性較強,僅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較高的操作技能和工藝技巧。隨著口腔修復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加工和制作的工具、方法與材料等也日新月異,新材料的開發應用與新設備的使用都要求口腔修復工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
眾多因素影響著口腔修復工的崗位勝任力及工作績效,單一的理論與技能考核難以反映出這些特點。因此,職業技能鑒定考試中,需要適當增加與其專業技能相關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學知識以及社會行為與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注重培養口腔修復工的實際操作、創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1]HaroldA,Linstone,MurrayTuroff.TheDelphiMethod: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EB/OL].
[2]杜棟,龐慶華,吳炎.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曾光.現代流行病學方法與應用[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
[4]彭迎春,王園,常文虎,等.全科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4,7(3):158-160.
[5]王芳.社區衛生服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