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下,工業建設遺留下的舊工廠卻顯得格格不入。后工業景觀作為一種新的景觀模式,隨著廢棄工業的改造、工業遺產旅游的開展而興起。許多廢棄工廠憑借低廉的租金,和獨特的工業文化氣息吸引了一批批藝術家為之駐足,一場工業“再革命”正悄無聲息的進行,而這些舊工廠上的藝術活動也隨之展開,工業遺產旅游也漸漸受到眾人追捧。本文通過介紹和分析一些以藝術活動為主的工業“再革命”案例,看舊工廠如何“變廢為寶”。
城市發展進入后工業時代后,部分遺留下來的廢棄舊工廠以其滄桑的歷史感和多元化的建筑風格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矚目,建筑師和藝術家們對其進行拆除和保留改造,使建筑擁有全新的布局和功能。與此同時,改造后的建筑及景觀也要延續工廠本來的文化脈絡。工廠自身的工業文化和工業特征等元素也通過一些形式得以提取和延續。所以,后工業景觀的改造既不是全部否定也不是徹底更新。
后工業景觀最初是在歐美等國家出現,近幾年在國內,有些通過政府支持,有些通過自發形成,各種形式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日漸興起。優秀的園區景觀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以所在城市地區的文化為背景,同時突出工業遺產所賦予的場所精神,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模式。本文將介紹和分析國內幾個以不同形式藝術活動為主的后工業景觀案例,以及當下流行的工業遺產旅游。
一、北京798藝術區――從工廠到展館聚集地
北京798藝術區的前身是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老廠,是國內后工業景觀的典型代表。798藝術區由德國設計施工,前蘇聯政府援建,因此建筑獨具德國包豪斯風格。21世紀以來,798藝術區從一個普通的工廠發展為地標性的文化符號,從一個封閉的廠區轉化為開放的文化產區。798藝術區是畫廊,博物館和藝術集市的聚集地,藝術家們將建筑的包豪斯風格延續,內部根據建筑功能改造成不同形式的空間格局。798藝術區已經漸漸成為一個散發著主流藝術氣息的場所,越來越多的收藏家進駐到藝術區,國際性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在這里舉行,一些國際品牌的宣傳推廣活動如迪奧,寶馬汽車,索尼也在這里舉辦。798藝術區漸漸成為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向世界展示展覽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熱愛藝術的人前來游憩交流。周末節假日期間,798藝術區里的一些藝術館經常會舉辦不同主題的藝術集市活動,吸引大批年輕人來參與。大膽獨特的現代藝術作品和斑駁的機械建筑相映成趣,恰似一場跨時代的對話。
二、成都東郊記憶――音樂與工業的碰撞
東郊記憶原址是成都紅光電子管廠。2009年,成都市政府出臺政策,將東郊記憶定位以音樂消費為主題的舊工業改造娛樂目的地。目前,東郊記憶成為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街區的建筑類型為前蘇聯援建的辦公樓及各類廠房,顏色以黑、紅以及土黃色為主。煙囪,鍋爐,傳送帶,管道等這些舊工廠的遺留物貫穿整個園區成為景觀藝術小品。舊工廠管道縱橫交錯構成的演藝中心,能容納3000人觀看演出。這里的商鋪也多與音樂相關,有各種樂器行,音樂工作室,錄音室。許多樂隊聚集在這里練習,周末傍晚舉行一場簡單的草坪音樂會,人們可以在東郊記憶感受音符與歲月變遷下工業遺址之間的碰撞。
三、西安紡織城藝術區――藝術家的集中營
由于沿海等一線城市地區的后工業景觀日漸興起,中部地區的藝術家們也向往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創作空間。最終藝術家們找到了紡織城的舊廠房。這些舊廠房由前蘇聯專家援建,曾被譽為亞洲最大的印染企業。紡織城與市區僅一水之隔,靜謐清幽,且房租低廉,十分適合藝術家們專心創作。藝術家們最初入駐時,紡織城內混亂不堪,他們將舊廠房分隔成若干小空間,簡單裝修。很快,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聽聞這個消息陸續來到紡織城,將舊廠房全部重新利用起來。廢棄的廠房基本很少拆除,全部改造利用,致使紡織城藝術區各種建筑整齊分布排列,因此公共空間相對較少。主要活動場地為中心的一條中央大道,小型音樂會和藝術展覽在這里舉行。曾經運送紡織品的火車線路已經荒廢,但廢舊的火車頭和鐵軌卻成為了一處景觀。紡織所用的織布機,梭子等機器也變為小品構筑物供人們欣賞追憶。紡織城的四面都有圍墻,但這些圍墻上有著樣式各異的涂鴉作品,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這都可以在圍墻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很多游客沿著涂鴉墻不知不覺便來到紡織城入口。藝術區內主要為藝術家工作室,和一些藝術家院落,藝術家們在這里有足夠的安心創作空間,因此紡織城藝術區整體相對封閉。主要是吸引一些高校學生前來進行學術交流以及承辦藝術作品的展出活動。游客則多數選擇在中央大道活動,不打擾藝術家們的私人創作空間。
后工業景觀的興起,使得工業遺產旅游漸漸在國內掀起熱潮,因為不同類型的人群都能在其中尋找到歸屬感。藝術家在這里找尋創作的靈感;年老的人在這里勾起工作時的回憶;而時下很多年輕人則鐘愛這份歷史滄桑感與現代創意相結合的獨特文藝。舊工產所蘊含的獨特場所精神,獨特的文化底蘊,是新建場所設計不能帶來的。當下時代,經過工業“再革命”,越來越多的舊工廠“變廢為寶”,向文化創意產業園轉型,開展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
(作者?撾唬何髂洗笱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