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威集團:四川工業轉型升級的綠色代表
2008年12月1日,川威集團提釩工程一期點火,釩鈦戰略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2012年6月29日,四川省重大產業建設項目――投資106億元的川威集團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成功點火。
2013年11月22日,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正式授牌,成為四川省第十八批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之一。
這是川威集團釩鈦項目的成功,也是川威集團近年來不斷技術革新、產業升級的攻堅成果。
集團下屬廠里的一名技術員回憶道,“2008年釩鈦項目上馬時對環保要求特別高,廠里成立了專業項目小組,每年進行技改,降低能耗污染。比如每生產一噸片釩產生廢水約32方左右,技術革新至今,廢水全部循環利用,實現了排放量為零。產生的釩渣也是‘零浪費’,通過回收利用、委托加工的方式,成為用于生產片釩和瓷磚的新原料?!?
“森林式工廠”,是當下對川威最好的描述。有別于傳統鋼鐵廠環境臟亂冒濃煙的景象,川威集團廠區整潔,錯落有致的廠房上空冒著蒸汽?!懊簹舛急换厥绽昧?,排放出來的都是水蒸氣,不會污染空氣也不會危害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未來,釩鈦新區生產所需原料將通過封閉式的皮帶從火車站直接傳輸到廠區。一進一出都繞開場鎮,真正實現原料和成品的清潔無縫對接?!贝ㄍ瘓F董事袁勇告訴記者。
正建設“西部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的“綠色川威”,已將眼光放得更為長遠。2013年10月舉辦的西博會上,川威與中鐵信托、國家開發銀行、北新建材等多家知名企業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強強攜手在鐵礦資源合作、貿易物流開發、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綜合金融支持等方面緊密合作,以此實現“建設千億川威”的目標。
“川威集團投資130億元的釩資源綜合利用及配套項目順利實現達產達效,與美國惠普集團合作的惠普(內江)IT軟件人才能力基地實訓中心已正式啟動運行,西部新型鋼結構研發制造基地、渤商西部物流中心、中國鋼鐵風情旅游小鎮等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中?!贝ㄍ瘓F董事長王勁對于川威的前景信心滿滿。
楊先國(四川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
工業經濟在結構調整中平穩增長
201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企業”)增加值增長11.1%,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經濟在結構調整中平穩增長,呈現以下特點:
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現。資源開采行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13.2%,較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洗選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5.6%下降到4.0%。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25.8%,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達13.3%,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達17.2%,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長,6個行業負增長。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聚集發展效應凸顯,增加值增長20.7%,占全省比重達7.1%;汽車制造業進入上升期,增加值增長31%,占全省比重達5.7%。
出口交貨值快速增長。全省有659戶規上工業企業有出口業務,實現出口交貨值2687.1億元,增長30.7%。鴻富錦精密電子有限公司出口交貨值增長30.6%、四川長虹增長49.3%、成都仁寶電腦有限公司和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出口增幅超過2倍。
利潤增量集中在少數行業。1~11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26.2億元,增長9.3%。25個大類行業利潤總額實現增長,16個大類行業利潤負增長。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虧損19億元;利潤總量居全省第1位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實現利潤258.2億元,較上年下降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汽車制造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分別實現利潤160.9億元、152.1億元和12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4%、56.7%和32%。以上三個行業利潤增量占全省89.5%。
在全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持續推進結構調整是四川工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繼續做大工業總量的同時,努力建設綠色、高端、協調的現代工業體系,是推進工業強省的根本取向。2014年,有以下趨勢值得期待和關注:
汽車產業進一步壯大。2013年,全國汽車市場增長12%,其中,城市越野車市場增長77%。據有關機構預計,2014年,汽車市場將保持10%左右的持續增長。四川汽車產業近兩年才步入快速發展軌道,汽車產業鏈還有很大的延長空間,零部件外購局面亟需改變。據調查,2014年全省汽車產業項目計劃投資200多億元,預計新增產能300億元以上。
電子信息產業穩定發展。2014年,該行業由高速增長轉入穩定增長時期的可能性較大。但是,由于電子信息市場包括網絡、導航、電子商務等都還處于不斷擴張的時期,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繼續發力值得期待。
白酒行業度過難關。2013年度,高端白酒市場受阻,中低端市場溫和增長,白酒行業逐漸陷入量價齊跌、庫存大增、利潤下降的局面。2014年,白酒行業將開始進入最困難的時期,如何調整產品結構,盡快適應市場變化,值得關注。
資源行業提質增效。2013年度,資源開采行業利潤陷入全面負增長局面。煤炭開采洗選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和非金屬礦采選業利潤整體下降28.3%,利潤總額占全省比重下降了4.7個百分點。四川工業的資源性特征在短時期還難以改變,資源行業提質增效值得期待。
倪方平(四川省統計局能源處處長):
能源經濟運行總體呈平穩增長態勢
2013年,全省能源主要產品產量增長加快,全社會用電量增幅繼續提高,工業能源消費量平穩增長,能源經濟運行總體呈平穩增長態勢。節能降耗成效明顯,前三季度,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3.8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31%,均超過目標進度。 從能源產品生產來看,一是發電量增速加快,2013年四季度,全省發電量達2448.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42%,增幅比前三季度增幅提高12.4個百分點。其中,水電受溪洛渡水電站投產影響,發電量大幅上漲,同比增長32.59%,增幅比三季度提高了18.55個百分點。二是原煤生產逐步恢復,自2013年5月全省大部分原煤生產企業停產整頓以來,原煤產量同比大幅下降。四季度,全省原煤生產企業715家,其中停產企業311家,比前三季度減少203家,產能恢復80%以上。截止2013年,全省原煤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66%,比前三季度回升2.99個百分點。
從能源消費來看,一是全社會用電量下半年增幅逐月提高,2013年下半年,全省全社會用電量增幅逐月提高,從上半年增長5.46%、前三季度增長6.06%,到四季度增長6.46%,逐月逐季提高,全年累計用電量比上半年提高1個百分點。
二是全省工業用電量增幅第四季度回升止跌,全年回升至5.26%,比前三季度提高0.99個百分點。其中,12月當月工業用電量增長9.67%,創今年單月最高增幅。
三是大部分工業行業用電量增長,從分行業用電量來看,統計的29類工業行業中有23類用電量增長。其中,增幅較大的行業有:黑色金屬采選業增長21.28%,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4.55%,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2.9%。
四是高耗能行業能耗有所回落,2013年四季度,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7161.46萬噸標準煤,占全省規上工業能耗的72.35%,能耗增長5.6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49個百分點。
五是工業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穩步提高,四季度,全省規上工業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為77%,比前三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工業加工轉換效率穩步提高,反映出全省工業能耗綜合利用進一步提升。
就2013年全省節能走勢判斷,預計2013年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5%左右,能夠完成全年工業節能目標任務;根據全年全省用電量和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情況分析,在GDP增幅波動不大的情況下,雖然用電量增幅有所提高,但單位GDP電耗仍呈現下降趨勢,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降幅超目標任務完成,預判全年單位GDP能耗降幅在3.5%左右,超目標任務1個百分點左右。除個別地區外,全省絕大多數地區的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均呈現良好態勢,節能降耗目標任務可望順利完成。隨著明年工業經濟的穩定增長,全省能源生產與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盛 毅(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
構建穩中求進的現代工業發展新體系
穩中求進將是工業發展的基調。對四川來講,穩的水平必須更高,速度要力爭比全國高出20%以上,總體要求是保持經濟在高速“換檔”過程中不“失速”,是在打一場難度更大的攻堅戰。這兩年最難的問題,是比重如此高的傳統工業如何“進”,原材料和初級加工的產業比重如何順利地降下來。
要在穩定工業增長速度前提下,充分把握和全面體現“進”的內容,向質量和效益提升邁進,向工業制造的高端環節邁進,向先進技術支撐的品牌生產邁進,向工業與服務業融合邁進,向循環綠色低碳方向邁進,邁出建設現代工業發展新體系征程上至為關鍵的一步。
推動工業“進”的難度在做加法上。首先,有意愿到四川發展的世界500強企業和規模較大的跨國企業,基本上已經進入四川投資,還想繼續來的大項目數量不多,投資意愿也不夠強。其次,過去引進的產業中還包括較大比例的一般制造業,資源能源消耗較高的產業,目前,這類產業許多都進入過剩產能或者限制行列,發展的空間不大,甚至可能成為包袱。第三,工資上漲過快,已經使四川的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明顯削弱,引進項目的層次,必須向偏重資金和技術的產業領域轉移,從而縮小產業發展的選擇空間。
但四川工業較快發展的基礎條件還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只是引進速度下降了;可以承接廣泛的產業門類能力沒有根本改變,只是要求提高了。有利的條件和機遇表現在:
“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和“兩化互動、城鄉統籌”戰略的深入實施,還會推動許多區域乘勢而上,而成都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建設進入加速推進階段,又進一步增強了全省承接產業轉移和支撐現有企業運行的承載能力。
產業規模的擴大和門類的增多,尤其是電子信息、汽車、重大裝備等跨區域產業鏈的形成,增強了區域配套協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協作的方便性和降低協作成本。
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的建設,使四川成為兩大國家戰略的交匯點,作為中國重要制造業基地的地位將迅速提升。
自貿易區的建設尤其是四川為爭取建設自貿易區的努力,將倒逼各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創造更加良好的經營環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將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工業領域“精耕細作”的成份增加。從總體上看,四川工業將開始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增長轉變。許多地區要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必須更多地要通過發展一些細的門類、進入產業鏈的下游環節、培育一批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改善企業運行環境、深化各區域之間分工協作等來實現。
毛中根(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導)
消費規模將穩步增長
在貫徹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指導下,2013年全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基本相當,農村居民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速,為消費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全年消費總體增長情況較好。
信息消費成為新熱點。2013年1~11月全省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7814.5億元,同比增長62.3%,其中網絡零售交易額815.9億元,同比增長55.1%。單“11月11日”這一天,四川就以超過10.3億元的交易額排名全國第6位。另外,據省統計局調查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四川消費者對當前網上購物安全可靠性的綜合認可率為82.2%,認可率較上年提高6.8個百分點。 消費者信心有所增強。據西南財大民生指數研發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消費者信心總指數分別為110.8、108.8和106.9,均位于中值以上,同比分別上升5.7、4.2和3.3個百分點,明顯強于上一年。但環比顯示,2、3季度總指數分別下降2個、1.9個百分點,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現狀、未來預期以及自身消費意愿等并未發生實質改變。
商品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據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商品服務質量繼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其中,關于質量問題的投訴在上半年占總投訴量的56.67%,第三季度占總投訴量的53.09%。
2013年12月,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著力擴大消費需求”是做好2014年全省經濟工作需要把握的一個重大問題。提出要改善消費預期、擴大大宗消費、鞏固傳統消費領域的優勢地位、培育消費熱點、發展新型業態、營造安全消費環境。
消費規模將穩步增長。全省國民經濟將穩中求進,持續健康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得益于此,預計傳統糧油、肉禽蛋類、餐飲、茶葉以及旅游、文化消費等將穩步增長。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有望實現較快增長。
健康養老服務消費進一步繁盛。2010年全省65歲及以上人口880.55萬人,占全省人口總數10.95%,四川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隨著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消費市場必將繁榮,其中涉及到的健康飲食、醫療保健等健康養老消費將成為主流。居民健康意識的普遍提高,也將推動健康消費進一步繁榮。
餐飲煙酒消費持續轉型。2014年餐飲煙酒消費的主體將由高低端消費為主向中低端消費為主轉變;消費方式將由大批量的集團采購向個人零售消費轉變,由傳統的商店購買、商貿批發向網絡下單、定點配送轉變;從名酒名煙名飲向民酒民煙民飲轉型。
信息消費加快發展。2013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四川省正在制定加快信息消費的實施意見,并已經加快步伐開展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和“物聯網”建設,信息消費將延續2013年的勢頭,成為2014年以及未來一定時期的消費熱點。
消費環境持續改善。2013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鮮明提出,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梢灶A見,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將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