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環境描寫是文章中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環境的描寫。人物都是在具體環境中生存和活動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和性格的形成、發展,都和具體環境緊密聯系著。因此,環境描寫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它對反映現實生活,刻畫、烘托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具有重大作用。它為人物活動提供了馳騁的舞臺。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種。本文主要談的是自然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的生動描寫,可以增強文章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富有情趣。一般來說環境描寫常見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一、為人物活動創設典型環境,推動情節發展演變。二、暗示故事發生的時代特征。三、渲染氣氛。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直接描寫風雪有三處:林沖初到草料場時,寫風雪初起。"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這個環境體現出風高雪猛。正因風雪有如此之勢,所以才讓本已"四下里崩壞"的草廳"又被朔風吹撼,搖撼得動"。這場風雪對草廳而言可謂是雪上加霜。而草屋破敗,搖搖欲墜,又促使林沖產生擔心:"這屋如何過的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換個泥水匠來修理。"草廳難抵嚴寒,于是林沖才有"向了一回火"的舉動,但仍"覺得身上寒冷",又令林沖產生心理活動:"尋思卻才老軍所說,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來吃"??梢?,小說中風雪、草廳等環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先是共同帶動人物的心理、行為的變化,進而才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環境--環境--人物心理、行為--故事情節。
而林沖去市井沽酒時,寫雪勢正大。"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離開酒店回草料場時,進一步寫雪勢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還有側面描寫:如寫草屋,"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林沖沽酒回來,"那兩間草屋已被雪壓倒了"這是通過環境描寫襯托風雪;又如寫林沖到山神廟里,"先取下氈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蓋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濕了",這是通過人物的動作、感覺襯托風雪。先寫風雪,草場,古廟,形成荒涼,寂寞,冷酷的氣氛。
風雪也為人物的活動渲染了氣氛。林沖剛到草料場,"卻早紛紛揚揚下一天大雪來",說明矛盾沖突正在醞釀;沽酒時,"那雪正下得緊,"預示氣氛趨于緊張;林沖夜宿山神廟時,那雪"越下得緊",烘托出高潮的來臨。同時,風雪也為情節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條件:正是因為風雪,林沖才想喝酒驅寒,才會在買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廟,草屋被風雪壓塌,林沖才到山神廟夜宿,因此才和陸謙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對自己的迫害,最終奮起反抗。風雪可以說是故事發展的重要因素。風雪作為自然環境描寫,對刻畫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渲染了氣氛,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后面又寫了烈焰騰起,"只聽得外面必必剝剝地爆響。林沖跳起身來,就壁縫里看時,只見草料場里火起,刮刮雜雜地燒著。"點燃了林沖反抗的怒火,正是在這悲壯、凄涼的氣氛中,林沖從逆來順受忍辱求全的性格,走上了反抗道路。正是因為大風雪,壓塌草棚,林沖才發出"天可憐見"的嘆息,才躲到山神廟,才聽到惡人講話,才終于走上反抗道路。一個景物描寫起了這許多作用。
這里的"風雪"如同"雷雨"一般,預示著人物性格及命運,將有重大的轉變。怒吼的北風,紛紛揚揚的滿天大雪,草料場上的熊熊火焰,都有力地表現了林沖正在劇烈變化的思想性格和轉變的命運。魯迅先生說:"《水滸傳》里一句'那雪下得正緊',就是接近現代的大眾語的說法,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緊"字的"神韻"有什么含義?一方面,一語雙關,既顯示這場雪下得緊,又暗示惡勢力對林沖的迫害;把感覺化為視覺來寫,使人感受更親切、強烈,給讀者以想像的余地,既可想像出揚風攪雪的情景,又可想像出林沖即將臨頭的災難。另一方面,寫出了雪的稠密,鋪天蓋地而來,很有氣勢,既烘托出林沖這位落難英雄的困窘,又讓人感覺到"山雨欲來"的氣息。
總之,環境描寫與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影響人物的語言、行為、神情等外在特點的變化;影響人物的心理、情感、情緒等內在活動及其變化;影響、決定著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環境決定人物的性格,是人物性格的成因。環境影響人。因此可以通過反觀人物的言行、心理、情感等,觀察他受到哪些客觀與人為因素的影響。根據這些影響人物行為、心理、情感的外在因素,判斷人物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
環境影響在它之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在這些事物上會打上時代、社會、生活等烙?。擞洠?。小說中人、事、物折射環境。通過小說中人、事、物,觀察它們的某些特點,具有怎樣的時代、地域、社會烙印,判斷分析小說的環境。
小說中描寫的一切對象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的交代環境,要通過這些描寫看出打在它們之上的時代、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烙印。環境造人,環境是人、事、物生存的條件,它必然在人、物、事上打上特殊的烙?。擞洠?。反之,小說中的人、事、物等也折射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