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灌區的整體規劃
當前對于一些大中型灌區,在國家農業規劃整體方案的要求下,需要對這些灌區進行整體改造。改造是以節水為中心而進行的整體規劃,并小是簡單的對灌區內的建筑物和設施進行修補,而是要對灌區內原有的渠系布局、灌溉和耕作方式、制度及植物結構等進行重新的規劃和調整,從而實現國家提出的節水農業規劃的整體目標。
當前灌區在改造時需要以國家提出的節水為中心為出發點,一些規劃措施都要以節水為目標,從而充分的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以最小的水量成本實現最大化的灌溉成效,在保護了水資源的同時,也使灌區得以持續性的發展。當前在灌區的整體規劃時,需要充分的考慮到灌區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作用,小僅要滿足土地、流域及農業區規劃的整體協調性,同時還在做到與灌區內及周圍的山、水、田、林、路相互協調,并要做好防旱、排澇、防鹽堿等綜合性的治理,從而實現灌區的良性發展。
2 以節水為規劃設計的重點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水利開始向資源水利的方向開始轉變,這就需要在灌區的整體規劃得到具體的體現,以節水為規劃設計的重點,充分的利用好當時的水資源量,統籌的女排好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灌區內的水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發揮其最大的效益。所以在具體規劃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對灌溉標準的各項參數進行確定,即灌溉設計保證率,作物灌溉制度,灌溉用水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系數等這是灌區進行規劃設計的基本和前提條件,是實現以節水為中心的灌區規劃的重要依據。
因此只有對以上各項參數正確的進行選用,才能實現以節水為中心的規劃目標,從而達到通過節水實現灌區的增產增效的要求。當前我國的節水灌溉理論還是是在原來的每次灌水都要滿足”及時足量”的要求下進行的,從而在節水技術實施過程中也只是要求在輸配水過程中盡量減少水量的損失,而對于作物生長過程中有的效用水則考慮的較少。當前我國水資源處于嚴重缺乏的狀態下,所以在灌區規劃過程中也要充分的考慮到非充分灌溉理論,盡量這個理論還沒有納入標準,但對于當前的節水灌溉卻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因為在這個理論研究中表明,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某一時段的水分缺乏并小會影響到作物的產量,反而對作物的生力有利。所以需要對作物的生長環節發育規律進行分析,從而將有限的灌溉水最優化的分配到作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保證達到節水且高產。
3 實現井渠結合的優勢
灌溉關于井渠結合問題井渠結合技術在北方一些渠灌區己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是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它是充分利用降水、地上水、地下水聯合運用當地水資源的一種灌溉方式。所謂當地水資源是指降水而產生的地表徑流,降水入滲蓄存于地下水位以下地層中的土壤及其滲入深層而形成的地下水。
3.1 井渠結合灌溉方式靈活,可以適時適量供水灌溉。灌區工程層次多,輪灌周期長,有時難以實現適時適量灌溉的要求。而井渠結合,湘L井可適時提取地下水進行灌溉,將集中供水變為分散供水,單井控制而積小大,可以根據農作物需水要求,適時開I}mJ灌溉,這是近年各灌區內農民群眾自行打井提取地下水灌溉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有利于控制地下水,實現以井代排。提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騰空地下庫容,可以增加地下庫容提高降水的土壤入滲量。據觀測,在一些地區,汛前地下水位控制Sm左右,日降水量150-200mm基本小產生地表徑流??梢云鸬椒篮槌凉?,防治土壤鹽漬化發生和發展效果。這一點引黃灌區尤為重要。井渠結合是治理旱、澇、鹽、堿的綜合措施。
3.3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灌區內機井提取地下水,相應的也減少了對灌區渠水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含水層所形成的地下水庫的調蓄作用,對滲入地下的灌溉水進行調蓄。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北方地區1500億m-地表水灌溉用水量中,約有300億m'-450億m'可以通過地下水庫進行調蓄,這可極大地緩解灌溉用水高峰時渠水供小應求的矛后。井渠結合技術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4 做好渠道防滲處理
關于渠道防滲問題灌溉渠道防滲是節水灌溉重要工程措施之一,節水效益顯著,也是灌區技術改造的重要內容。渠道防滲工程而大量多,其工程投資約占灌區總工程投資的60%-70%,其成效是灌區技術改造重要標志。
防滲措施的選擇需要根據各地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小同的條件選擇小同的防滲措施,如果無法定奪的,可以進行科學試驗對比,從而選擇適宜的防滲處理措施。目前有些灌區內對于渠道的防滲處理,小加分析的統一采用混凝土進行渠道襯砌,這是小科學的。
對于渠道的防滲處理,并小是整條渠道都需要進行襯砌的,因為對于地下水質較好,而且具有良好含水層的地段,非常適合井渠結合灌溉的方式進行,在這部分地段,渠道滲漏的水量可以有效的補充到地下水資源中,從而起到調節地下水和地表水聯合運用的能力,使水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因此對于這樣的地段則小需要進行防滲處理。而對于些地段土質較粘重,而且在運行時滲漏損失又小大的渠道,則在進行防滲處理時也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而對于強透水性的砂土和填方地段,則必須進行襯砌,從而減少灌溉時渠道滲漏所帶來的水資源的損失,同時還可以起到保護渠坡女全的作用。對于土壤中含鹽量較高的地區,也要進行防滲處理,這是為了有效的避免地下水位提高而加劇灌區土壤鹽堿化。所以對于渠道的防滲處理,并小是一味的全部要進行襯砌,而是在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并通過科學的論證后再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及采用何種結構形式來進行防滲處理。
灌區的規劃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從全方而來進行考慮,做到因地制宜,從節約水資源出發來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從而實現灌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陳立革,姜海波,張傳剛.位山灌區節水改造規劃.山東水利,2013\\(力:122.
[2]溫隨群,馮麗,劉雁翼,等江西省重點中型灌區存在的問題與規劃對策.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