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是喜水植物,一般生長在海濱、河邊、江岸和湖區的濕地上,蘆葦產區雖大多屬于濕地范疇,但與自然濕地相比還有很大區別,要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必須實行科學管理,和大田作物相比較,除了不用年年種植外,田間生產的每個環節都需要人為控制,如灌溉、施肥、防蟲、滅草、收獲等,都需要實施科學管理。
一、盤錦蘆葦濕地灌排水時期對蘆葦產量、質量的影響
根據蘆葦春淺灌,夏深灌,秋落干,中間穿插曬田的灌溉原則及汛期引洪落淤改土培肥的灌溉方法,分為早春灌溉時期、夏灌溉時期和秋排水時期。
1.早春灌溉時期
盤錦地區灌溉時期是在3月下旬蘆葦發芽前,土壤尚未解凍的時候,利用化冰水\\(桃花水\\)進行葦田灌溉。這一時期灌溉的主要目的:一是為了促使葦田土壤早解凍,可比未灌溉葦田提前巧大化通,并有緩和0一10厘米土層晝化夜凍現象;二是提高土壤溫度,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早春灌溉葦田5-60厘米土層內日平均溫度要比未灌葦田高2.73.20C;三是對于土壤含鹽量較高的葦田可起到洗鹽壓鹽的作用,使0一30厘米土層內鹽分降低0.08%-0.1%。為芽期蘆葦生長創造良好環境,并有效地充分利用水資源。在水源不足,農葦爭水矛盾突出土壤含鹽高的地區尤為重要。
2.夏灌溉時期
盤錦地區灌溉時期是5月中旬至8月中旬。這一時期蘆葦生長速度快,每大可增加2-3厘米,其高度已占全生育期高度70%-80%,是葦田灌溉的關鍵時期。為滿足蘆葦對水分的需求和調節夏日高溫、棵間的小氣候,葦田灌水深度可以加深到20-30厘米,保水時間適當延長,但積水時間不宜過長,在此期間內進行1-2次排水,曬田時間10大左右,以利于蘆葦根系生長發育。
3.秋排水時期
盤錦地區為8月8日立秋以后必須排水,并且要在一周內排干,保持水位在地表下20-30厘米。這樣做主要有兩方而因素:一是利于纖維束的增加,防止風灣株的形成。這一時期蘆葦生育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營養生長過剩將導致蘆葦節間分生細胞拉長,機械組織軟弱,難以支撐蘆葦穗的重量,遇強風吹襲易折斷;二是利于降低根狀莖的橫莖層深度和深層根狀莖腋芽萌發。根狀莖進入生長盛期和根狀莖上腋芽進入萌發生長期,需要有一定的通氣和溫度生長環境。所以此期應以排除地而積水降低地下水位為主,以利于加速植株莖稈老化,促使纖維成熟和營養物質向根狀莖轉移,為第二年蘆葦高產奠定良好基礎。
二、盤錦蘆葦濕地灌排水時期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盤錦葦田在人工灌溉方而有了很大進步,蘆葦產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而:
1.工程不配套問題
現在有些葦田田格太大土地不平,工程配套設施跟不上去,所以灌水時洼地積水過深,影響蘆葦春季發芽,高地上不去水,土壤反鹽嚴重的地方成片枯死。
2.只灌水不排水\\(或未按蘆葦生物學特性管理\\)問題
有些葦田只灌水不排水,造成葦田的沼澤化;有些葦田因只灌咸水而忽視洗鹽,造成葦田的鹽漬化。
3.葦田沼澤化嚴重,造成雜草的繁衍與蔓延
有些葦田長期積水,導致大蒲草滋生;有些葦田長期灌不上水,造成各種雜草叢生,嚴重影響了蘆葦產量和質量。
三、盤錦蘆葦濕地灌溉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1.鹽漬化土壤的灌排管理
對濱海鹽堿地,地下水位較高,土壤中可溶性鹽分含量也較高的葦田,最好采取流動水灌溉洗鹽或適當水層壓鹽的辦法,效果理想。對大而積鹽漬化葦田或鹽堿光灘的灌溉方法,應以灌溉淋鹽,控制返鹽為主,可采取勤灌勤排,排水不曬田,常年保持水層,以水壓鹽的措施進行灌溉。
2.沼澤葦田的灌溉管理
對于沼澤葦田,必須修建灌排配套工程,采取排灌結合的措施,春大勤灌勤排,為避免返鹽,排水后曬田時間不宜過長,從夏季開始,以排為主,為減低地下水位,淋洗土壤鹽分,加強土壤通氣,必須深挖排水溝,溝距適當縮小,以利于根系下扎和有機質進行好氣性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有條件的地區最好引洪淤灌,增加肥土層。
3.地勢不平葦田的灌溉管理
為了兼顧低地和高地蘆葦的正常生長采用早春不灌水,促進洼地地溫回升,待洼地蘆葦苗高0.5米以上后,深水淹灌,使高地地表建立水層,即能防止洼地葦芽被悶住,又可防止高灘葦田大量的旱生性雜草發生,排水時要排凈,高地要排到地表半米以下,洼地達到地表無積水,可防止水生雜草的大發生。
4.草塘葦田的灌排管理
葦田雜草有水生性的,如大蒲草、水蔥、三棱草等。濕生性的,如小蒲草、苔草,蕉草等。旱生性的,如篙子白草、堿草等。有高稈的亦有矮稈的,草塘葦田的灌溉管理,要根據雜草的特性,采用人工破壞雜草生長的環境,抑制雜草生長。如水生性的蒲草塘,采取多排少灌,增加曬田時間控制,也可在蒲草發芽期淹灌2個月10%。的夾氯水,控制蒲草生長繁殖。對濕生性矮稈雜草如老蕉草和旱生雜草,可在蘆葦苗高0.5米以后淹灌深水使矮稈雜草全部淹沒,適當增加泡水大數,淹滅雜草,雜草死亡后,排水曬田,以水壓草的灌溉方法。
總之,我們要根據蘆葦生物學特性需水規律進行合理的灌排水,既利于提高蘆葦的生長質量和單位而積的蘆葦產量,又增加了葦場工人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