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疾病,需長期用藥才能控制發病,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終身用藥。苯巴比妥( PB) 、苯妥英鈉( PH) 和卡馬西平( CBZ) 是臨床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廣泛應用于兒童患者。PB 主要用于癲癇大發作及癲癇持續狀態,PH 是治療癲癇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的首選藥物,CBZ 是治療單純性局限性發作和大發作的首選藥物之一[1].這三種藥物治療指數低、安全范圍窄、個體差異大,使用不當易致療效不佳或嚴重不良反應。因其血藥濃度與療效和毒性關系密切,故監測其血藥濃度可提高臨床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以艾司唑侖為內標,建立了同時測定 PB、PH、CBZ 三種藥物血藥濃度的高效液相色譜( HPLC) 方法,現報道如下。
1 儀器和試藥。
1. 1 儀器。
Agilent1260 高效液相色譜儀( G1314F 紫外檢測器,Chemstation 工作站) ; AUW220D 電子天平( 日本島津) ;TG16-W 微量高速離心機( 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 ; WH-2 微量旋渦混合儀( 上海滬西分析儀器廠) .
1. 2 試藥。
PB 對照品( 171222-201201 ) 、PH 對照品( 100210-201110) 、CBZ 對照品( 100142-201105) 、艾司唑侖對照品( 171219-201112) 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供含量測定用) .甲醇為色譜純,乙酸乙酯為分析純,水為二重純化水。
2 方法和結果。
2. 1 色譜條件。
色譜柱 Hypersil ODS2( 150 mm×4. 6 mm,5 μm) ,檢測波長 240 nm,柱溫 25 ℃,流速 0. 9 mL/min,進樣量10 μL,流動相甲醇-水( 54 ∶ 46) .以內標法定量。
2. 2 對照品溶液配制。
精密稱取 PB 對照品 13. 03 mg 于 25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得濃度為 0. 521 2 mg/mL 的 PB 對照品溶液,取 2 mL 于 25 mL 容量瓶中,再用甲醇定容,得濃度為 41. 70 μg/mL 的 PB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 PH 對照品 11. 33 mg 于 25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得濃度為 0. 453 2 mg/mL 的 PH 對照品溶液,取 2 mL 于 25 mL 容量瓶中,再用甲醇定容,得濃度為 36. 26 μg/mL 的 PH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 CBZ 對照品 9. 25 mg 于 25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得濃度為 0. 370 0 mg/mL 的 CBZ 對照品溶液,取 2 mL 于 25 mL 容量瓶中,再用甲醇定容,得濃度為 29. 60 μg/mL 的 CBZ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艾司唑侖對照品 10. 10 mg 于 25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得濃度為 0. 404 0 mg/mL 的艾司唑侖對照品溶液,作為內標溶液備用。
2. 3 血漿樣品處理。
精密量取血漿樣品 400 μL 于 10 mL 離心管中,加內標溶液 10 μL、乙酸乙酯 3 mL,混勻,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用氮氣吹干,加 100 μL 甲醇復溶,取10 μL 進樣。
2. 4 標準曲線及線性范圍。
結果見表 1.取空白血漿,分別加入不同量的 PB、PH 和 CBZ 對照品溶液,混勻,作為標準曲線系列濃度標準品,按“2. 3”項下方法處理,用內標法定量,分別計算得三藥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
2. 5 專屬性實驗。
結果見圖 1.PB、PH、CBZ 及內標物艾司唑侖出峰處無雜質干擾,峰形尖銳,保留時間分別為 4. 6、8. 9、10. 5、14. 3 min.
2. 6 精密度實驗。
分別配制低、中、高三個不同濃度的 PB、PH、CBZ 混合血漿樣品,按“2. 3”項下方法處理,每個濃度平行測定5 次,連續測定 5 d,記錄測得濃度,計算日內、日間精密度( RSD) 及相對偏差。三種藥物低、中、高三個不同濃度的日內、日間 RSD 均<6%,相對偏差均<8%.
2. 7 提取回收率實驗。
取“2. 6”項下低、中、高濃度的三種藥物混合血漿樣品各 5 份,按“2. 3”項下方法處理,測得各濃度下峰面積與相應濃度對照品溶液直接進樣所得峰面積之比即為提取回收率,結果 PB、PH、CBZ 提取回收率分別為91. 50% 、89. 20% 、95. 80% .
2. 8 穩定性實驗。
取“2. 6”項下低、中、高濃度的三種藥物混合血漿樣品,-20 ℃冷凍后分別于 24 h 和 7 d 后室溫解凍測定,或二次凍融測定,每次相隔 12 h,評價不同存放條件下PB、PH、CBZ 的穩定性。 結果三藥濃度的相對偏差均<8%.
3 臨床應用。
選取2012 年1 月至2014 年6 月我院確診為癲癇并接受 PB、PH 或 CBZ 治療的患兒,共 618 例次,其中單用PB 364 例次,單用 PH 45 例次,單用 CBZ 122 例次,聯用PB 和 PH 7 例次,聯用 PB 和 CBZ 54 例次,聯用 PH 和CBZ 26 例次,無同時使用三種藥物的患兒。應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應用 SPSS 11. 5 軟件處理數據,結果見表 2.
4 討論。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 同時測定癲癇患者血中苯巴比妥( PB) 、苯妥英鈉( PH) 、卡馬西平( CBZ) 濃度的研究[2-4]多數采用外標法,本研究采用內標法可減少儀器穩定性因素帶來的誤差,使結果更準確。本研究選用的流動相甲醇-水( 54 ∶ 46) 、內標物艾司唑侖簡單易得,且內標物與三種目標藥物分離良好,保留時間相近。
鄒海洋[4]的研究血樣處理中先采用磷酸鹽溶液沉淀蛋白,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操作繁瑣。本研究直接用乙酸乙酯提取,操作步驟簡單、回收率較高,實際效果表明,雜質峰少、分離度好。
兒童屬于特殊用藥人群,肝腎等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常規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不能完全適用。對需長期服用的抗癲癇藥物 PB、PH、CBZ 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可有效控制用藥劑量,保證治療效果,為制定個體化用藥方案提供依據。PB、PH、CBZ 都具有肝藥酶誘導作用,應注意聯合用藥時,血藥濃度較低也會有很好的抗癲癇效果,此時不宜以單用時的有效血藥濃度進行參考。
血藥濃度監測結果結合臨床實際分析: ( 1) 14 例次PB 血藥濃度達到了中毒濃度范圍( PB 中毒血藥濃度范圍 40 ~60 μg/mL,致死血藥濃度>80 μg/mL[5]) ,最高血藥濃度為 54. 31 μg/mL.有 2 例次出現輕度中毒癥狀,其中 1 例次出現嗜睡,血藥濃度 46. 72 μg/mL; 1 例次出現感覺遲鈍,血藥濃度 50. 24 μg/mL.( 2) 3 例次 PH 血藥濃度超過了有效血藥濃度范圍( 10 ~ 20 μg/mL) ,但未達到中毒血藥濃度( PH 中毒血藥濃度>40 μg/mL,致死血藥濃度>100 μg/mL[5]) ,均未出現中毒癥狀。( 3)20 例次 CBZ 血藥濃度達到了中毒血藥濃度( CBZ 中毒血藥濃度>12 μg/mL[5]) ,最高為 16. 28μg/mL.4 例次出現中毒癥狀,其中 2 例次出現惡心嘔吐,2 例次出現少尿。( 4) 三種藥物血藥濃度超過最大有效血藥濃度時,雖然總有效率可達 100%,但不能說明血藥濃度越高效果越好,而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應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楊寶峰。 藥理學[M]. 第 7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133-136.
[2]翁愛彬,方劍英,鄭荔莉。 RPHPLC 法同時測多索茶堿和3 種抗癲癇藥血藥濃度[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 6) : 79-81.
[3]張志國,李 冬,方 芳。 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及卡馬西平血清藥物濃度檢測方法驗證[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 5) : 43.
[4]鄒海洋。 測定 PB、DPH、CBZ 在血清中的藥物濃度[J]. 廣州化工,2011,39( 6) : 115-116.
[5]李煥德。 臨床藥學[M]. 第一版。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7: 18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