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事業一直是我國非常關注的事業之一,雖然我國已經走上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我國的農業也正在從傳統的粗放型經營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尤其是農業的機械化程度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可以說我國在農業發展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因此,作為農業機械化工作者有責任去探尋解決辦法,以促進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就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情況來看,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筆者先從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出發,然后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做好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
1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分析
1.1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基礎薄弱,農業機械化裝備落后、科技含量低 據有關材料記載,建國初期我國農用拖拉機的數量還不到120臺,并且從實際情況了解到除了拖拉機大型農用機械幾乎沒有,因此可以想象那時的農業生產生活工作非常繁重,人們也十分勞累。同發達國家相比,西方發達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都相繼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而我國發展相對較為緩慢。
因此可以看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起步晚,發展基礎薄弱。
另外,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原有農機市場的市場格局,一些老的機械生產企業生產力水平嚴重下降。而且由于產品技術相對落后,大大降低了市場的競爭能力。由于我國農業機械化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緩慢,基礎薄弱,導致我國的農機產品科技含量相比發達國家還不夠高。
1.2 產品單一化,難以滿足新型農業的發展需求,農機化財政投入還需加強 我國農業機械的研發中普遍缺少創造力,而且沒有考慮到新型農業發展的動態需求,導致產品與生產的嚴重脫節,大大減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益,同時嚴重制約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雖然我國先后發布了多條1號中央文件,然而在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中,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嚴重不足,尤其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方面,與農民的實際要求仍有很大差距。這就嚴重影響了我國機械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1.3 總結 以上分別從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基礎薄弱,農業機械化裝備落后、科技含量低;產品單一化,難以滿足新型農業的發展需求,農機化財政投入還需加強2個大方面,介紹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僅供大家參考。
2 如何做好農業機械化工作
2.1 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市場競爭體制 要嚴把研發部門質量關,確保研發質量。同時,應充分聯合高校、研究所、農機部門等單位進行產品的研發工作,成立專門的研發部門,保證農機研究的可持續性和自主創新。同時,應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農機技術理論,借鑒外國產品開發經驗,結合國內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產品自主創新。各級政府應充分重視產品的開發和新技術認定,扶持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給予一定的資金優惠政策,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隨著農業機械化需求的增多,生產銷售機械產品的企業也相對變多。同時,建立健全農機市場競爭機制勢在必行。
2.2 加強農機推廣,做好農機服務,同時加大政府財政支持 政府要建立專門機構,對農民進行機械知識培訓,以提高其對機械的操作和維修能力。積極引導農機市場的發展,完善農機作業、維修、中介以及租賃市場,方便用戶購買。另外,要制定統一的農機評價和檢測標準,對農機生產銷售形成一定的約束力。規范各種農機產品零件的生產標準,方便產品的研發和維修,確保農機的維修、保養及檢查等后期售后工作的順利開展。
2.3 小結 以上分別從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市場競爭體制;加強農機推廣,做好農機服務,同時加大政府財政支持2個大方面,對如何做好農業機械化工作做了介紹,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希望大家提供寶貴意見。
3 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結合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總結出的關于如何做好農業機械化工作的探討,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琳,郭長明,黃鶴,等。 農機推廣工作之我見。 農村牧區機械化,2010(6)。
[2] 張志星,袁曉霞。 我國農機推廣體系現狀與發展的探討。 科技資訊,2011(6)。
[3] 馬龍武。 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農業科技與裝備,2011(2)。
[4] 劉敏。 21世紀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與對策。 中國農機化,2002(6)。
[5] 張傳寧。 基層農機推廣發展現狀與創新推廣工作探討。 廣西農業機械化,2010(2)。
[6] 陶成林,王玉慶。 淺談農機推廣工作的制約與對策。 農家科技,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