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耕地資源現狀
思茅區現有耕地20400.14hm2,為了摸清耕地的生產能力、土壤肥力水平、養分狀況、障礙因素及環境質量,思茅區于2009年起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進行野外調查和數據化驗分析,通過對耕地土壤肥力狀況調查及養分評級,構建了耕地資源信息系統,進一步查清思茅區耕地地力狀況,以及土壤使用與退化情況,為實現農業持續增效、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1.1 中低產田地面積大
木項目結果顯示,思茅區現有20400.14hm2的耕地中,畝產低于500 kg的耕地面積為9282.62hm2,占耕地總面積的45.50%。
1.2 高產穩產田地建設數量有限
思茅區自2009年被批準為省級農業綜合開發區以來,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規劃自2009年起至2020年,思茅區完成中低產W地改造5333.33hm2經過中低產W地改造,全區耕作層在18cm以上,有機質含量達2%以上的高產穩產田地,由2008年的7640hm2增至12973.33hm2,實現大均擁有667m2以上高穩農W的目標仃務通過中低產田地改造,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20年達到5.61萬t以上。
1.3 用地矛盾口益突出
隨著城鎮化建設規模的擴大,耕地資源與城市建設用地矛盾口益突出,糧食安全、菜籃子保障工程、失地農民帶來的社會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茶葉、咖啡、烤煙等經濟作物的規?;l展與糧食生產用地之間的矛盾也比較突出,如何處理好這鄴問題也是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2 主要對策及措施
面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今后要從保證耕地數量不減少與質量不降低兩個方面下功夫,提高耕地土壤的利用率;還要通過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少、應用提高單產,增加總產量。
2.1 工程與生物技術措施
2.1.1 改土與治水相結合,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在土壤中水、肥、氣、熱密切相關,而水是最活躍的因素,不論地下水、地表水,其多少與流動方式的不同,都會使土壤產生障礙因素,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低產土壤從思茅區的中低產田地看,土壤水分是個關鍵,決不能滿足于現有的水利條件,要把農田基木建設和水利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既要因地制宜的抓改良土質,增厚土層,坡地改梯田梯地等改土措施,還要從各方面大力改善水利條件。壩區要抓好排灌系統的整治,降低農田地下水位,做到溝渠配套,排灌分家,革除漫灌、串灌、放跑馬水的習慣山區、半山區提倡興修小塘、小壩,積溪成河并發展噴灌,擴大水澆地面積。隨著科學種田不斷普及,在農事活動中,提倡科學管水,科學用水,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
2.1.2 改土與培肥相結合,因土改土,因土培肥改土不結合培肥地力,也不能促進增產。思茅區的耕地土壤部分營養元素缺乏,養分失調是糧食產量低或不穩的原因之一在改土中必須因土改土,因土培肥,不斷提高農家肥的數量與質量,配合化肥施用,并大力提倡種\\(養\\)植和施用綠肥,結合耕作制度的改進,輪作、間作或套作綠肥,以協調土壤養分,提高土壤肥力。
2.1.3 膠泥田的改良。根據膠泥田的理化特性,對膠泥田的改良應抓好以下措施:
1\\)深耕曬華通過大春耕翻曬華能提高土溫,促進土壤中有機物的轉化,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在深耕曬華的同時,重施農家肥,配合施用磷肥,既能熟化土壤,改善耕層的理化性狀和土壤結構,又能在灌水后溶解一部分礦質養分,改善作物營養條件,對大、小春作物的增產都有利。對一鄴表土層為沖積性沙土,心土層膠性大的田地,深耕可改良土壤結構。
2\\)摻沙客土,改良土壤膠性摻沙時期,可根據各地生產情況與勞力安排確定,一般可在大、小春作物收獲后,每畝挑沙2500--5000kg ,配施農家肥,結合栽種活動摻入田土內,有條件的地區采用肥力較好的“油砂”效果更好。
3\\)改革耕作制度,合理輪作采取合理的種植結構和輪作、間作、套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協調土壤養分,培養并提高地力,還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農村普遍實行小春作物中小麥與蠶顯或油菜輪作,部分地區套種或間種綠肥或在水稻收割前,利用土壤水分播種綠肥,這鄴都能起到用地養地、培肥地力的作用。
4\\)改進施肥技術應根據土質情況,作物品種,田間表現等因素,改進施肥方法,因土施肥過去部分鄉鎮在大春栽種中,因忙于搶栽搶種,追肥不及時,用量又自目,引起后期生長期延遲,導致稻瘟病、咆嗆而減產。有的地方多年施中一化肥,勢必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耕作當前應普遍推少、中層施肥,將氮肥總用量的三分之一配合磷肥作中層肥施用,一般可保持肥效35d左右,供肥穩,肥效長,又減少浪費,可滿足水稻前期、中期對氮素營養的需要,還能改變土壤的理化性狀,促進苗棵旱生快發,以后再根據作物長勢適量追肥。
2.1.4 沙田的改良。思茅區沙田的卞要特點是通透性好,土溫較高,農家肥分解較快,保水保肥力差,容易脫肥,施肥過量也易引起咆嗆。其改良措施是:
1\\)客土摻泥:客土摻泥時期可在小春第一次追肥后,摻蓋各種肥膠泥土,既利于小春保墑,又利于改土。另外在大春栽插前,在沙田中挑入肥膠泥土、通過翻犁棍合,可減少淀漿板結現象?;蛘呙慨€沙田施用老墻土、山地紅土、菜園土或塘泥1萬一1.5萬kg,也可改良沙性,增厚土層。
2\\)增施有機肥,適時追肥增施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機膠體,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變沙田的物理性狀。一般情況下,每畝施農家肥750--1000kg作底肥,磷肥15--25kg與尿素7.5--8k作中層肥,以后根據作物長勢,少量多次追肥,防止咆嗆、倒伏。
3\\)合理輪作,發展綠肥沙田通透性好,土質疏松,氧份充足,利于多種作物生長。因此,在安排作物時,應充分利用其有利因素,選擇適當作物合理輪作。有水灌溉的沙田,小春作物應擴大蠶顯、油菜及綠肥作物\\(如光葉紫花曹、苜蓿、馬豆、苦草、曹子等\\)的種植稻田中可放養紅萍、細綠萍等水生綠肥種植和施用綠肥是沙田的有效增產措施,具有肥效穩、后勁長、養分全面的特點,又能有效地解決沙田一時脫肥的問題。
4\\)提高整田質量,管好田水改善排灌溝道,不放串田水、跑馬水,防止水肥粘粒流失,提高土溫2.1.5 冷浸田的改良。冷浸田又有銹水田、爛泥田、坐秋田之稱,其卞要矛盾是水多、土冷,由于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或雨季洪水不易排泄,土體長期浸漬,土壤中亞鐵氧化后形成的膠膜浮在水中,呈鐵銹色,即為銹水。土體長期以還原態為卞,在缺氧條件下,有機質分解緩慢,并產生有害2‘體如硫化氫等,對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害。由于有機質分解緩慢,致使土壤中有效養分常供應不足,水稻栽插后,返青慢,發棵少,甚至小秋坐苗不長。水稻成熟期又不易排水,形成僵田,導致空孔L增加而減產。其改良措施是:
1\\)開溝排水切斷冷浸水和銹水的來源,降低地下水位。根據地勢和田形大小進行定線開溝,大方田開十字溝,長方形田開一字溝,一鄴地區修筑暗溝\\(俗稱“地龍”\\)排水效果也好。
2\\)深耕、旱耕、曬華既能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又能提高土溫,提高通透性,這都利于土壤內有機質的轉化而增加氮、磷、鉀素養分。
3\\)合理施肥,增施磷肥不少地區經驗證明,增施農家肥和磷肥是提高冷浸田肥力水平的有效措施農家肥配合畝施普鈣15--25kg作基肥,再用硫酸鉀配合適量磷肥作追肥。
4\\)摻沙填泥粘重的冷浸田可摻沙,沙性的冷浸田摻肥泥、老墻土、紅土等。思茅區昆陽的太史、鳳蹤等地用山地紅土、溝塘泥,每畝100--150 kg,并結合施腐熟的牛廄肥和堆肥,普鈣和硫酸鉀來壓田,效果甚好。
5\\)施用綠肥或稻田養萍,配合施磷、鉀素化肥,效果也較好。
2.1.6 墊土、對土、加厚土壤耕作層。沿河灘地區使用溝泥、湖塘泥作墊土,增施草肥和牲畜肥;靠山地區及半山區,使用紅土、砂土作墊土,增施廄肥、火土、草灰等肥料。
2.1.7 增施有機肥。要采取“以有機肥料為卞,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的方釗一,結合畜牧業的發展,走有機農業的道路。
農家肥是一種優質有機肥料,除所含的養分較豐富、較齊全外,還能改善土壤結構,降低土壤的容重,培肥地力,提高磷肥的有效性和土壤的保水能力。施用農家肥還能節約化肥開支,尤其是目前在化肥價格居高趨漲的情況下,要積極引導、指導農民充分利用現有有機肥資源。在抓好農家肥數量的同時,還要狠抓質量,大力提倡高溫堆肥,糞塘加蓋,并注意堆肥地點的合理布局,便于就地施用。
綠肥也是一種養分齊全的優質有機肥料,它不僅含有大量的有機質,而且含氮量高,還有磷、鉀等作物所需的養分和微量元素。施用綠肥不僅肥田,還能改良士壤理化性狀。而且大部分顯科綠肥是優質青飼料,大力推少、種植和施用綠肥,具有重大經濟意義。水生綠肥也是一種成木低、肥效高的有機肥料,如細綠萍,能固定氮素,含氮豐富,繁殖快,肥效好,作飼料的營養價值也高??缮?、泛利用稻田、池塘和溝渠等自然水面進行放養。
實行工廠化快速高效無害化處理禽畜糞便等有機物料,發展商品有機肥生產與應用,提高禽畜糞等有機肥料利用率。
2.1.8 合理輪作,用地養地相結合。合理安排茬II}前后茬在安排上要相互銜接,這樣才能充分利用耕地和勞力,實現增產增收。大力推少、合理的間套輪作,逐年提高耕地地力。對采用大棚設施種植蔬菜、花卉的農戶,避免常年種植同一種蔬菜或花卉,注意輪作。
2.1.9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隨著思茅區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農作物種植種類多,糧食、蔬菜、花卉三大類作物都有,化學肥料施用量越來越多。
個別農戶一年一畝施用600--800kg,造成耕地嚴重酸化、老化其次,由于經濟效益相差懸殊,施肥方法、方式不同,蔬菜、花卉的肥料施用量每畝是糧食的三倍左右,甚至玫瑰上的施肥量有的超過糧食作物施肥量的10倍,造成某一肥料品種施用過多。比如:種植玫瑰的耕地大量施用鉀肥,造成玫瑰耕地鉀含量超過600mg/kg種植西芹作物的耕地大量施用硼肥,思茅區三家村村委會的部分種植西芹的耕地硼含量已超過40mg/kg,造成西芹作物硼中毒,葉片畸形、葉表成蜂窩狀。這鄴種植玫瑰等花卉作物的耕地,應大力推少、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消除土壤障礙因素,保持并培肥地力。對部分地區pH值<5的酸性土壤,應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鋁離子的危害,活化土壤養分,改良土壤結構。
秋田施用石灰,除中和酸性外,還能殺滅病蟲害,加快秋W稀泥淀結,有效防II.稻種下沉,一舉多得?;势贩N應選用堿性化肥和鈣鎂磷肥等施用于酸性土壤。對于缺鉀的酸性土壤,增施草木灰,增產撤著。
2.2 政策保障措施。
2.2.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發改委、農業、國土等部門組成的中低產田地改造領導小組,形成區、鄉、村層層有大管、有大抓的中低產田地改造組織體系。
2.2.2 認真規劃,精心組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結合實際,堅持專業化規劃,標準化設計,區域化布局,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中低產田地改造建設的政策,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嚴格遵守基木建設程序,科學管理,推行重大項目招、投標制度,促進施工中一位的公平競爭,降低建設成木。加強項目管理,嚴格審核和控制投資預算,建立項目檢查、驗收和審計制度。
2.2.3 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整合項目資金,集中投入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項目區十部群眾的卞動性、能動性,發動群眾積極投工投勞,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2.2.4 搞好項目的管護。項目建成后,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加大項目管理力度,采取設置工程標志牌等措施加強管理。將中低產田地改造納入項目區村規民約,實行誰受益、誰管理,誰損毀、誰恢復的原則,形成全民自‘覺保護,共同利用的良好氛圍,建一片,成一片,鞏固一片,真正發揮項目的長期綜合效益。
2.2.5 建立獎勵機制。隨著農業生產貢仃制的完善,土地逐步向種田能手集中。因此,必須鼓勵農民增加投資,培養地力,實行集約經營。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對農民向土地投資給子合理的補償,兒是培養地力有撤著成效的農民給子獎勵,對掠奪經營而降低地力的,也規定合理的賠償或懲罰措施。
2.2.6 建立保護耕地質量長效機制。一是要建立耕地質量保護目標貢仃制,積極開展耕地地力調查和質量評價工作,摸清耕地質量狀況,對所有耕地進行分等定級,并建立檔案。二是要建立耕地質量建設的配套措施,要貫徹落實《基木農田保護條例》,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耕地質量建設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