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六盤山西麓,境內海拔1 720~2 942 m,歷年平均降雨量 502 mm 左右,無霜期125 d 左右,年平均氣溫 5.3℃,全年≥10℃的積溫在1 700~2 400 ℃.地貌類型主要有黃土丘陵溝壑區、陰濕土石山區、河谷川道區三大類型,土壤類型以緗黃土、黑壚土、灰褐土為主,通透性好,富含鉀素,土壤疏松,適合蠶豆生長.近年來,隆德縣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因地制宜,在種植基礎較好的陳靳、山河、奠安、風嶺等鄉大力發展蠶豆產業,每年種植面積穩定在 3 333.3 hm2以上,平均產量 3 900 kg/hm2,年生產優質蠶豆 1 052 萬 kg,為寧夏厚生記食品有限公司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同時也為種植區農戶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該地干旱發生頻繁“十年九旱”,春夏兩季干旱發生頻繁,制約了蠶豆的增產和發展,筆者將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模式引入蠶豆種植領域,探索其蓄水保墑、增溫增產效果,以期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生產效率,保證蠶豆增產增收,促進蠶豆這一優勢作物的健康發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①尿素\\(含 N46%\\);②重過磷酸鈣\\(總磷≥46%,有效磷≥43%,云南三環化工有限公司制造\\),膜選用0.01 mm 厚地膜.
供試品種:臨蠶 2 號.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沙塘鎮清泉村,地理位置 35°35′30″N,105°58′54″E,海拔 1 920 m,土壤為黑壚土,肥力中等,前茬為冬小麥.播前 0~20 cm 土壤基礎養分:pH 8.37,全鹽0.38 g/kg,有機質 12.8 g/kg,全氮 0.88 g/kg,水解氮 95.72mg/kg,有效磷 21.8 mg/kg,速效鉀 170.61 mg/kg.
1.3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排列,重復 3 次,設 3 個處理,即:①早春全膜雙壟覆蓋溝播栽培;②早春起壟半膜覆蓋栽培;③常規栽培.小區面積 S=6.0 m×4.4 m=26.4 m2,區距 50 cm,排距 80cm,四周設保護行.全膜雙壟覆蓋溝播栽培每小區種蠶豆 4帶 8 行,早春半膜起壟栽培每小區種蠶豆 4 壟 12 行,每壟3 行,行距 30 cm,施 N 32.1 kg/hm2,P2O575.75 kg/hm2,氮肥2/3 基施、1/3 在現蕾期至開花期追施,磷肥全部作基施.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1.4.1 土壤養分與容重 播前取 0~20 cm 土樣測定土壤養分與容重.
1.4.2 土壤水分 播前、收獲期測 0~2 m 內的土壤水分,0~1 m 內 10 cm 為一層,1~2 m 內 20 cm 為一層.各生育期寧夏農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 and Fores. Sci.&Tech. 2013,54\\(06\\):71-73,10371測定 0~1 m 內土壤水分\\(每 20 cm 為一層\\),測定位置:全膜雙壟溝播按行方向在溝內測定,半膜栽培在壟上測定.
1.4.3 土壤溫度 用曲管地溫儀在蠶豆生長的每一個關鍵生育期,選擇天氣晴朗的一天,于 11:00 在任意 2 株間測定地面 5、10、15、20 cm 土層的地溫,地溫測定時間參照前3 年指示蠶豆品種的生育時期,選擇在該生育期時間的中間時段測定,土壤積溫根據每一個生育時期測定的土壤溫度和生育期累計得出.
1.4.4 生育期 定期觀測各處理的播種期、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成熟期.
1.4.5 考種與測產 收獲時從每小區中間取樣考種,測定株高、分枝數、結莢數、每莢粒數、百粒重,并按小區測產并單打實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蠶豆生育進程.
由表 1 可知,3 個不同處理之間,生育期最長的是常規栽培,其次是早春起壟半膜覆蓋栽培處理,生育期最短的是早春全膜雙壟覆蓋溝播栽培處理,比早春半膜栽培生育期縮短 4 d,比露地種植縮短 7 d,表現早熟.
2.2 不同處理土壤溫度.
由表 2 可知,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溫度逐漸降低,在蠶豆生長前期和后期全膜雙壟覆蓋溝播栽培土壤溫度都高于早春起壟半膜覆蓋栽培和常規栽培;各生育期 0~10 cm 的平均積溫早春全膜雙壟溝播比露地栽培高 2.35 ℃.
2.3 不同處理土壤水分含量
由表 3 可知,蠶豆不同生育時期,土壤含水量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超過 70 cm 后土壤含水量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少.不同生育時期 0~60 cm 土層含水量,早春全膜雙壟溝播栽培處理比半膜覆蓋栽培高 2 個百分點,比常規露地栽培高 3 個百分點.
2.4 不同處理蠶豆群體結構及產量.
由表 4 可知,早春全膜雙壟覆蓋溝播栽培株高、分枝數、結莢數、百粒重、理論產量、實際產量都高于早春起壟半膜覆蓋栽培和常規栽培,只是每莢粒數略低于其他 2 個處理.早春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比常比常規露地栽培株高高 19.6cm,分枝數多 0.27 個,百粒重高 29.3 g,實際產量高 841.5kg/hm2,增產 19.9%;比半膜覆蓋株高高 7.7 cm,分枝數多0.18 個,百粒重高 28.3 g,實際產量高 600 kg/hm2,增產13.4%.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區組間 F﹤F0.05,說明各區組間差異不顯著,處理間 F﹥F0.05,說明各處理間差異顯著.即蠶豆3 個不同處理間存在差異,早春全膜雙壟覆蓋溝播栽培處理高于早春起壟半膜覆蓋栽培處理和常規栽培.
3 小結
蠶豆不同覆膜方式研究表明,蠶豆早春全膜雙壟溝播栽培具有明顯的保墑、增溫效果,增產效果顯著,比露地常規種植增產 19.9%,可以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志榮. 馬鈴薯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J]. 寧夏農林科技,2010,51\\(1\\):91,48.
[2] 馬金虎,杜守宇,楊發,等. 寧夏不同旱作區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增產效果研究[J]. 寧夏農林科技,2011,52\\(2\\):1,45.
[3] 馬金虎,李海洋,杜守宇,等.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水分及增產效應研究[J]. 寧夏農林科技,2011,52\\(2\\):3-5,30.
[4] 馬金虎,馬步朝,杜守宇,等. 寧夏旱作農業區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土壤水分、溫度及產量效應研究[J]. 寧夏農林科技,2011,5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