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是一種重要的基本有機原料,其化學性質較活潑,能進行鹵代、加成、縮合、還原等反應;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制造醋酸纖維素膠片薄膜、塑料和涂料溶劑,還是制備有機玻璃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要單體。目前世界上丙酮生產方法主要是異丙苯法、異丙醇氧化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等。
我校本科實驗教學教材中“丙酮的制備”采用的是異丙醇氧化法。具體步驟是:在 25 mL 圓底燒瓶中,將 5g 重鉻酸鉀用5mL 水溶解后加入 5mL 異丙醇,搖勻。取一小燒杯加 6mL 水,緩慢加入 2 mL 濃硫酸,搖勻后加入恒壓滴液漏斗中。在如圖1(a)所示的具有克式蒸餾頭的蒸餾裝置中進行反應。先加熱蒸餾瓶中混合物至沸騰,然后改用小火,用恒壓滴液漏斗滴加稀硫酸,保持圓底燒瓶微沸,控制溫度收集餾分。通過測定餾分的物理常數———折光率判斷餾分的純度。多年的實驗教學發現,本科生在實驗過程控制反應速度和溫度的能力不高,控制收集餾分溫度范圍較寬,產品的折光率與理論值偏差較大,經溫度矯正后一般在 1.3640~1.3720 左右。本文對制備裝置、制備工藝、原料配比及反應工藝進行了調整和系統研究,有效提高了產品純度。
一、實驗試劑與儀器
試劑:異丙醇(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重鉻酸鉀(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濃硫酸(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
儀器:恒溫磁力攪拌器,單口圓底燒瓶,恒壓滴液漏斗,克氏蒸餾頭,分餾柱,分餾頭,直形冷凝管,真空接液管,接收瓶等。
二、實驗改進措施
(一)實驗裝置改進。該實驗的問題是收集餾分溫度范圍較寬,難以控制。主要是由于原料與產品分離效果不好,原料被蒸出則產品純度不高,餾分溫度范圍大。因此裝置改進首要考慮的是產品與原料的分離問題,故將克式蒸餾頭改成分餾頭,如圖 1(b)所示。為進一步增強分離效果,將分餾頭換成分餾柱,如圖 1(c)所示。對比分析改進裝置 1 和 2 的實驗分離效果。(二)合成工藝條件改進。在合成工藝方面主要探索了三方面的改進,一是反應初期加熱功率減小,在滴加硫酸過程產生的丙酮蒸汽不蒸出, 待滴加結束后再緩慢加熱使丙酮蒸汽緩慢通過分餾裝置蒸出。觀察溫度計讀數較穩定時收集餾分,這一改進便于控制反應溫度;二是加入重鉻酸鉀后不加水,重鉻酸鉀與稀硫酸的固液兩相反應速度也很快產生重鉻酸氧化劑,此外,固液反應較均相反應速度減慢也便于控制初期氧化反應溫度;三是減少異丙醇用量,本反應為了充分消耗氧化劑重鉻酸鉀,采用異丙醇過量 28.2%,本研究采用二者等當量進行反應,分別考察反應產率和產品純度。
三、結果與討論
(一)實驗裝置與加熱模式調整。采用教材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表 1 所示。初始餾分 1 溫度較高,折光率較大,更接近原料異丙醇的沸點和折光率(1.3776)。這一結果說明餾分中未反應的原料含量較多,產品純度很低。餾分 2 中產品含量更低。
安裝使用分餾頭,在低溫下加熱,同時滴加濃 H2SO4,待滴加結束后,再調大加熱蒸出餾分。餾分收集記錄結果如表 2 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加分餾頭后產品初始餾分 1 溫度沒有明顯變化,折光率也沒有明顯變化,說明分餾頭不能很好的實現產品和原料的分離,因此使用分餾頭對實驗沒有顯著影響。
安裝使用分餾柱,調整加熱模式。即先在低溫下加熱,同時滴加濃 H2SO4,待滴加結束后,再調大加熱蒸出餾分。餾分收集記錄結果如表 3 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加分餾柱后產品初始餾分 1 溫度明顯降低,同時折光率也下降,說明分餾柱很好實現產品和原料的分離,產品純度提高。但是產率較低。加熱方式調整,反應初期采取低功率加熱,給反應一些溫度,可以使上升的原料和產物的蒸汽不被蒸出,使未反應的異丙醇蒸汽進一步反應充分,后期調大功率加熱,將產物丙酮蒸汽導出,收集餾分。這樣的加熱方式可以使反應更充分進行,產物的純度更好,提高反應的產率。
(二)改變合成條件。改變合成條件,重鉻酸鉀中不加水溶解,仍然在低溫下加熱,同時滴加濃 H2SO4,待滴加結束后,增大加熱功率蒸出餾分。餾分記錄結果如表 4 所示。分析表中數據發現,不加水后,餾分 1 的溫度范圍減小了,但產率反而增加,折光率值也變小。餾分 2 的溫度范圍和折光率也都減小。由此得出結論,不加水溶解重鉻酸鉀,不但沒有影響氧化反應發生,相反可以提高產品的產率,產品的折光率值更小,產品純度更好。
(三)調整物料配比。根據反應兩種物料當量關系,異丙醇的用量降低為 3.9 mL,不過量,不加水,先在低溫下加熱,同時滴加濃 H2SO4。滴加結束后,再調大加熱。實驗結果如表 5 所示,餾分 1 的溫度范圍明顯減小,可以控制在 2℃以內,折光率值較接近丙酮理論值。由此發現,異丙醇不過量時,產物中異丙醇的含量顯著降低,產品純度較高,但缺點是產品的產率太低,此法不適用于制備丙酮。
四、結束語
通過異丙醇氧化法制備丙酮,用分餾反應裝置能夠更好地分離產品和未反應的原料,有利于提高產品純度;反應原料中異丙醇過量可以提高反應產率;重鉻酸鉀氧化劑不用水溶解對其氧化能力沒影響,產率更高,產品純度更好;反應初期采取低功率加熱,待反應充分后調大功率的加熱方式,得到的丙酮純度較高,折光率更接近于丙酮理論值。
參考文獻
[1]樓紀東,吳元耀.丙酮的制備[J].化學試劑,1988,10(4):248-249.
[2]張金艷,王德利.大學化學實驗[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
[3]周淑珍,李濤,李玉,等.高純丙酮制備工藝研究[J].河南化工,2010,27(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