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化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主要平臺,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也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因此,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是每一位化學教師的責任,同樣也是廣大的教師都比較關注的問題之一。那么,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本文主要從結合實驗教學,創設情境,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把化學學科的獨特優勢發揮出來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共同仁參考,借鑒。
二、利用演示實驗,創設情境教學
很多學生最初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時候,都是一種望而生畏的恐懼心理,因此,如何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化學是一門有趣而又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科學?這也是化學教師上好第一節化學課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教學,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埋下伏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化學也是非常愉悅性的。
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水的組成》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電解水的演示實驗,并向學生驗證一下水電解后的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讓學生去感受一下化學變化的奇妙,同時還能夠有效地領悟化學知識變化的實質,而且還能讓學生初步地認識到由水可以獲得氫氣這一理想能源,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既能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也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把化學學科的獨特優勢發揮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的激發能夠把人的巨大潛能都發揮出來。學習也一樣,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對化學學科真正地產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強烈的探索欲望,進而也才能讓學生自覺地進行探究,在探究中逐漸地去創造新知識。比如,對于一些剛接觸化學知識的學生來說,為了拉近學生與化學學科的距離,教師可以先做幾個有趣的實驗,比如“白紙黑字”、“清水變牛奶”或者“燒不壞的手帕”等一些實驗,這些一連串有趣的現象能夠迅速地燃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化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然后教師再開始授課,整個課堂就會變得更加的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他們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思維也會更加的活躍,并且還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一些問題并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也為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基礎。
四、結合多媒體課件授課,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化學教學中,很多化學反都屬于微觀反應,單憑人的肉眼是很難觀察其化學的反應過程的。在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很多化學教師在向學生描述一些化學反應的實質過程中,很多學生完全理解起來也是比較難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教學中,化學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講解,結合多媒體課件與動畫模擬的技術將化學中一些微觀世界的變化生動地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奧妙,加深他們的理解與記憶。比如,結合多媒體課件通過三維動畫效果把“氨分子將酚酞變紅”的相關實驗的效果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這樣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去對微觀上的分子運動對于宏觀化學現象的理解,打打地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此外,使用多媒體技術再給學生演示凈水過程、硫化物的形成以及工業煉鋼等過程,把化學過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們面前,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益。
五、注重化學語言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教學知識的時候,如果單純地利用實驗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話,能夠收到短暫的效益,但是不持久,也不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充分地鞏固學生的認識興趣,把學生的興趣引向揭露化學知識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等一些因果關系中去,指引學生要學習的目的與任務,這樣學生的興趣才能趨于穩定。比如,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方法以及各種化學符號的意義,再加以適當的練習,讓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靈活地加以運用。讓學生利用在化學概念進行記憶和書寫的階段順利地過渡到用物質結構的知識進行理解記憶和書寫的階段,進而再進行必要的總結與歸納。這一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是給學生打開利用規律書寫化學用語的渠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讓學生使用化學知識有一個質的飛躍。
初中階段是教學化學知識的啟蒙階段,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做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效課堂的建立。同時,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者與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也就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要落實到學生的身上,讓學生學有所成?;瘜W課堂教學也是一種教學形式,教師的教學既要講究科學性,也要看到學生是否會獲得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會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積極地進行思考與學習,這些都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些細節,因此,教師教學時,要注意且加以引導。
參考文獻:
[1]郭金花、吳星.反思性教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Z2)。
[2]肖忠祥.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6(11):45-46。
[3]王祖浩 王磊 主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4]王祖浩 王磊 主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5]朱學獻.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