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和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一系列差異,涉及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以及年齡階段和學習內容難易程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所以要求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充分考慮學生這種差異和可能對教學產生的不同影響,化學教師需要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方法,并且熟練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特點靈活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課程的設置和具體安排。 當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味的單方面的傳授知識,教師還必須學會利用有效的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相關的基礎性知識和解決生活問題和解釋相關問題化學現象的能力。 學生通過化學知識的研究和學習,不僅提高其學術方面的成績,還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和價值觀,綜合提升個人的科學文化素養和社會技能。
1.化學教師應該充分滿足學生發展的不同需要
由于學生教育越來越注重個性化的教育原則和目標,所以教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教育也變得靈活多樣,加上學生個體成長環境和家庭培養的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其自身的可塑性和潛能是不同的。同樣的方式和手段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類似地,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年齡和心理發展時期和階段以及學習內容、外在因素的差異之下也需要不同的針對性的教學模式。 例如,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是比較叛逆的階段, 在此階段的學生比較不愿意被脅迫或者被強制,他們向往自由和開放。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多的要求他們依從自己的思想,那么結局一定是學生的強烈不滿和反抗。 這個時候需要老師充分考慮到學生此階段的特殊性, 采取相應的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此階段的學生的教育應該是理解和溝通,充分了解他們想要的教育的樣式,或者希望和老師的關系的最好狀態,只有了解學生的內在要求,教師才能夠因材施教。
另外,在課程的設置和講授方面,應該注重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 切莫忽視這個順序,因為教學過程中必須針對順序和階段性而展開教學活動,如果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平衡,即當學生的認知能力沒有達到所學知識需要的認知水平時,學生學習的效率會下降,教師教學的任務和目標也無法達成,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2.強調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催化劑,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好奇心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希望將所學的知識通過學習和實踐應用在生活中,并且可以利用相關的化學知識原理對于日常中的現象進行一定程度的講解。 也只有在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之后,才可能激發其創新能力?;瘜W教師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是比較直接和容易展示化學魅力的時候,實驗室色、態、味、光、聲于一體綜合性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帶給學生以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形式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最顯著的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感覺。學生的求職欲望被激發出來之后,好奇心的驅動,學生會希望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而獲得其他的結果或者經驗。創設問題情境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是化學教學中必要的方式, 情景教學是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現實的臨場性體驗,盡量為學生創造實踐的主體感受。 例如當化學中涉及到有些危險的化學實驗的時候,無法為學生進行臨場實踐性的模擬,那么就需要給學生一定的條件和環境的構建,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于化學實驗的過程的總體概況。
3.實驗注重包含學科特點
化學實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發展潛能和想象能力?;瘜W教師在實驗中必須注重學科特點,化學學科的可操作性和現實實踐的利用性和解釋性。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規定的實驗和課題開展一系列有關的動手實驗活動,因為只有動手實驗,近距離的觀察實驗的結果和現象才能加深對化學現象和原理的理解性和記憶性?;瘜W教學活動形式應該注重多樣性,其多樣性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理解運用能力。教材之外的課外化學實驗和家庭化學實驗也對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重要的意義。
4.貼近生活,開拓思維
化學科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聯系生活具體實際細節, 于細小處進行拓展和探究,幫助開拓思維能力,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例如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 在教學中要聯系化學的應用,創設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等方式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和處理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化學科學的教學是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在生活中實際運用的化學知識通常是要回歸于現實的實驗中而獲得驗證的,因此,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化學實驗的聯系實際性。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鄭柳萍.化學教學設計.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3]王磊.中學化學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