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化學廣泛存在于生活,貫穿于人們的衣食住行,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化學知識解釋,可見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學化學是化學教學中的入門,此時學生處于學習能力較弱的時期,對新知識的接受速度較慢。將化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同時能增加化學教學效果。提前對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進行研究,基于學校學生特點探索最佳化學教學方法,能提高正式開展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的速度和效率。
二、化學教學情境結合生活
要加強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效率,首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中學是小學與中學的鏈接,中學教學是簡單知識學習與復雜知識掌握的過渡。而此時的學生自學能力較弱,普遍貪玩,沒有固定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這就需要老師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瘜W教學情境生活化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常見引進教學任務。
比如,初中化學中物質的顏色學習部分,由于化學物質太多,使人應接不暇,學習起來容易產生疲倦,這一章節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等多媒體形式來教學。對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分為固、液、氣三塊分開展現,對每一形態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進行分類。避免眼睛的疲勞,教師可以只對其中幾種顏色進行展示,把剩余的未提到布置成作業交給學生,課余自行查資料,形式不限。
再比如,某些對人體傷害較大的化學實驗試劑和藥品人體不能直接接觸,但如果直接告誡學生,很多學生會當耳旁風一樣聽之任之,實驗操作時繼續這些危險行為。在課堂教學是,老師可以先放映一段因實驗中不當操作而引發的慘案,將情境再現,以此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在實驗操作中注重安全操作。
三、化學教學內容結合生活
初中是小學與高中的過渡,初中教學是為高中教學打基礎。因此,在我國普遍初中教學中,教師和家長會以升學為目的來看待初中教學,學生的知識學習就停在知識認知表面,沒有深層次理解。這樣的學習是枯燥無味的,而化學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脫離了生活實際的化學教學會大打折扣。而這樣的化學教學沒有起到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那它的存在就沒有任何特殊意義。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意義遠遠不止考試升學?;瘜W學習是要讓培養學生自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覺思考的意識,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動手能力[1].
比如,空氣氧化是初中化學中比較重要的部分,而且全部理論講課特別容易造成枯燥的結果。那么就可以把課程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教師先介紹氧化反應原理,通過講課或者舉例的形式引導學生入門。氧化反應很抽象很復雜覆蓋面廣,一兩節課的時間不能讓學生完全理解。就需要進行第二個部分,就是讓學生去觀察發現關于空氣氧化的生活實例,比如說蘋果腐爛、鐵生銹等,越多越好,再根據所學氧化原理進行解釋,課堂上進行分享。接下來就進入了第三個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表揚或者有錯誤的進行糾正,并講解防止氧化的保護措施,加強學生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整個過程中學生既從生活中學習,又把學習運用到生活,這樣才符合教育人才培養。
四、化學教學實驗結合生活
實驗是理工科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化學實驗與物理實驗、生物實驗緊密相連?;瘜W實驗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但比理論學習有趣。大部分學生會更喜歡實驗,因為動手比動腦更簡單。因此,化學教學老師可以在實驗上下功夫,將化學實驗生活化。
比如,氧化銀的去處。一般學生家里都會有銀的東西,很多銀制品非常容易變黑而失去光澤。就讓學生們自己回家進行實驗,把實驗帶回家,把理論運用到生活。首先用洗潔精把銀制物品表面的一些汗漬給擦拭干凈,因為洗潔精屬于堿性試劑。然后可以用牙膏去除銀質物品表層的黑色物質,避免損壞銀制品,可以用小毛刷進行。這其中的原理是,銀質物品表層黑色物質是硫化銀與氧化銀,在牙膏中的碳酸鈣和二氧化硅都具有較強的硬度,能夠有效的磨掉銀制物品表面的硫化銀與氧化銀,但要注意清刷的力度,不要磨損飾品[2].
五、引導學生親身實踐
如果知識只是用來背誦,儲藏,那知識就沒有知識的價值,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一定要被用于實踐。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某些實踐或調查活動,在相關化學原理的指引下積極地展開問題思考,拓展知識深度,從而提高分析與解決相關化學問題的能力[3].
比如,前幾年水體污染嚴重。像類似于這樣的情況,就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去當地湖泊、河流進行調查,利用互聯網技術,尋找分析水體污染影響的因素。
六、結束語
將化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同時能增加化學教學效果。提前對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進行研究,基于學校學生特點探索最佳化學教學方法,能提高正式開展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的速度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德文。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初探[J].思茅師范高等??茖W院學報。2012(3):129-131.
[2]朱存扣。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2013(10):58.
[3]賴微娟?;瘜W走進生活-試析初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4(1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