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文的研究意義與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工業污染也隨之加重,大量化學產品的使用既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也給人類帶來白色垃圾、環境致癌物質、酸雨效應、溫室效應等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所謂綠色化學,就是指把化學知識以及化學技術和化學方法應用于化學產品以及化學過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或者消除它對人類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首先,筆者認為加強中學生的綠色化學教育是我們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綠色化學概念的提出從源頭上預防和消除了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為可持續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途徑.其次,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讓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后,綠色化學教育是現代中學化學教學改革的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
二、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學的理念.
1.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貫穿綠色化學的概念.
如何在化學教學的課堂中貫穿綠色化學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是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在進行中職化學教學的同時,把綠色化學的知識內容以及相關實驗不斷地滲透到課堂中去.比如在講到鹵族元素化學性質的同時,以氯氣為例,氯氣與水反應所產生的次氯酸具有強大的漂白和消毒作用,但是氯氣與自來水中的有機物作用會產生一些致癌物質,為了減少有毒化學試劑的使用,美國與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用二氧化氯來實現對飲用水的消毒處理.最近幾年以來工業廢水的隨意排放正在污染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硫酸生產的化學反應以及鋼鐵熔煉過程中廢水是如何產生的,系統地講解這些工業廢水將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怎樣的損害,通過使用哪些綠色化學技術可以降低工業廢水的排放.這樣將綠色化學教學的理念不斷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
2.聯系生活實際,滲透綠色化學的教學理念.
教師要時刻關注國內外有關化學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方面的新聞和案例.比如前幾年比較流行的“白色污染”,就是使用了大量的聚乙烯塑料袋而產生的.通過這個案例可以讓學生首先了解聚乙烯這種物質的危害性,其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黑煙以及會導致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另外在這些黑煙里還會有致癌物質二惡英.如果將這些白色垃圾進行掩埋處理,10年時間都不會被分解,反而會對土壤的性能造成嚴重的損害.為了應對白色污染,2006年國家開始推廣可降解的白色聚合物塑料,可向學生具體介紹以淀粉、纖維素等天然可降解的有機聚合物,這些有機聚合物分解以后為二氧化碳和水.另外在講解廢舊電池的處理過程中,為了避免廢舊電池所造成的鎘污染,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廢舊電池還有大量的金屬元素,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
3.重新設計對環境友好的化學反應途徑和產品.
在化學實驗課堂中,對于一些產生有毒化學物質的反應可以采用其他途徑的化學反應來實現.比如在制備氧氣的化學反應時,次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的條件下會有部分氯氣產生,從而造成對環境和人體的污染.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重金屬陽離子與一些單質\\(木炭、碘粒、鐵絲\\)或者是一些金屬氧化物作為催化劑對過氧化氫進行還原,進而產生氧氣,而且化學反應的產物對環境并不會造成污染.比如在講解到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由于一氧化碳有劇毒,可以采用氫氣來進行氧化銅的還原反應.
隨著工業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綠色化學的理想就是把傳統的污染治理轉變成對化學污染的預防,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途徑與方法.筆者通過閱讀相關參考文獻,并結合多年的化學教學實踐,對如何在無機化學教學中實現綠色化學教學模式進行了相關研究,在介紹綠色化學概念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綠色化學教學:一是,應該把綠色化學的概念貫穿于理論和實驗教學中;二是,聯系生活實際,滲透綠色化學的教學理念;三是,重新設計對環境友好的化學反應途徑和產品.
參考文獻:
[1]劉超.談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J].泰安師專學報,2002.24\\(3\\).
[2]金前英.在化學實驗設計和實施中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初步實踐[J].化學教學,2003\\(Z1\\).
[3]北京師范大學教研室.無機化學\\(第3版上、下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