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體做出來的營銷案例,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數,因為實際操作者,依然把它看成一種新的位置廣告。
作為一個新媒體從業者已經有兩年多了,期間,或多或少接觸并參與了大大小小利用新媒體展開新式營銷的案例?;仡檭赡甓鄟淼臍v程,做一個概略性的小結,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利用新媒體展開的營銷,大致上應該圍繞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什么才是新媒體?
第二,展開營銷的途徑,與過往營銷有何異同點?
第三,新媒體營銷的關鍵點,或者說,迄今為止仍然需要努力的點,在哪里?
那么,今天我想談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才是新媒體?
從廣告的角度看,傳統媒體包括五大類,分別是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和廣告牌,與之對應的新興媒體\\(比如男廁所尿兜上的廣告\\),就統統被稱為“新媒體”。但事實上,如果客氣一點說,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對新媒體的寬泛定義,如果嚴謹一點,那就從根本上誤解了新媒體。
我對新媒體的定義是這樣的:“受眾可以廣泛且深入參與\\(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模式\\)的媒體形式?!?
如是,就把“馬路上的LED、電梯間的液晶屏、廁所里的尿兜廣告”諸如此類的東西排除在新媒體之外。事實上,上述那些所謂的“新媒體”,說到底還是廣告牌罷了。
我把1.0時代的網絡媒體也從我論述的新媒體中排除了出去。以新浪、搜狐為代表的水平門戶網站和種類繁多的垂直專業網站,我更愿意將它們視為是某種傳統媒體的網絡版本。因為它們依然是傳統傳者把控的媒體形式。關鍵在于:大比例的文本創造存在于傳統媒體中,經過“復制”出現在網絡媒體中。
我所定義的新媒體,核心維度包括三個部分:其一,受眾。其二,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其三,主要通過數字化傳播。
首先,是受眾。雖然,受眾在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模式下也變成了“傳者”。但這種傳者和傳統媒體上的傳者是不同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產出“原生態的內容”,而非“專業的內容”。所謂原生態的內容,就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中間言語的加工環節是很少的。
其次,是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廣泛到什么程度?幾乎是零門檻。當然,這種零門檻也是相對的,至少要有會上網\\(或者發短信\\)的素質和條件吧!深入到什么程度?推到極致就是,一旦不參與了,媒體平臺立刻變成零。也就是用戶不貢獻內容\\(更確切地說,是不作為\\),網站\\(或其他媒體形式\\)變成空殼。
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和互動\\(Interactive\\)是不同的。握有話語權的傳者和傾聽的受者通過互動可以達成平等關系\\(symmetric\\),但新媒體可以讓他們的關系重新傾斜\\(Asymmetric\\),但這種傾斜卻是偏向受者的。
最后,主要是通過數字化傳播。數字化的核心在于文本可以被輕易復制且散播,推動信息的傳播。
“糾纏”于新媒體的定義,并非是玩文字游戲,或者是搞書齋型研究。厘清了新媒體的定義之后,才能明白,基于新媒體的營銷工作,究竟和傳統的營銷手法有何不同。
簡單地說,一個在報社負責銷售廣告的客戶經理,如果跳槽到一個1.0門戶網站,或者一家液晶屏公司去銷售廣告,工作性質是沒多大差別的:都是在賣位置。一個廣告代理公司,代理報紙雜志廣告和代理網站Banner廣告,操作流程和手法也沒什么區別。正是因為如此,利用新媒體做出來的營銷案例,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數,因為,太多的實際操作者,依然把它看成一種新的位置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