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保稅區是我國參照自由貿易園區標準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改革開放背景下的特有產物,但是在實際的運行中與自由貿易園區有很大的差距。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家、地區之間在經濟上相互依存程度越來越高,我國的保稅區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也逐漸暴露出政策法規不完善、管理體制缺陷等諸多不足,亟待調整改革轉型,與國際規則接軌,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其中,內陸保稅區--我國保稅區中較為特殊的一類,承擔著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協調東中西部發展的責任,對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迫切。
武漢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經濟與戰略發展要地,擁有長江中游區域最大的港口和長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裝箱碼頭,能夠輻射中部地區 45 個中等以上城市,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中部開放深化發展的重任。截止目前,武漢市擁有出口加工區、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東西湖綜合保稅區和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本文旨在結合這四大保稅區的發展現狀,借鑒國內外自由貿易園區發展的經驗,在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嘗試尋求其轉型升級為自由貿易園區的新模式,為湖北經濟增長打造新引擎。
本文第一章為導論,主要介紹本文研究背景、意義、目的和國內外相關研究,闡述主要觀點和研究方法,引出正文;第二章介紹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園區的基本內涵和特點,并把二者進行對比,找出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園區的差距,為下文研究打下基礎;第三章對武漢保稅區轉型進行具體分析,主要有武漢保稅區發展現狀與取得的成績、它本身與自由貿易園區的差距、武漢保稅區轉型為自由貿易園區進行誘導因素和現實優勢條件及制約因素;第四章選取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自由貿易園區進行分析,借鑒其發展的成功經驗,從中得出若干對武漢保稅區轉型的啟示;第五章提出了武漢保稅區轉型后的功能定位目標,從法律、管理體制和政策改革等方面提出具體轉型的政策建議,分"三步走",推進轉型;最后是對本文的總結和研究展望。
關鍵詞:武漢保稅區;自由貿易園區;轉型
目錄
摘要
一、導論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1.選題背景
2.選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綜述
2.國內研究綜述
3.文獻述評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內容和預期達到的目的
1.研究的主要方法
2.主要內容
3.預期達到的目的
(四)本文可能的創新點
二、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園區的概述
(一)我國保稅區的概述
1.我國保稅區的內涵
2.我國保稅區的特點
(二)自由貿易園區的概述
1.自由貿易園區的基本概念
2.自由貿易園區的類型和功能
(三)我國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園區的差異分析
三、武漢保稅區轉型成自由貿易園區的分析
(一)武漢保稅區的發展現狀
(二)武漢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園區的差距
(三)武漢保稅區轉型成自由貿易園區誘導因素分析
1.動力分析
2.效益分析--轉型后對母城經濟的輻射效應
(四)武漢保稅區轉型的有利條件分析
1.優越的地理區位
2.雄厚的產業與經濟基礎支撐
3.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
4.豐富的人才智力資源儲備
5.全面完善的政策環境
6.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示范效應"與"先行先試"經驗積累
(五)武漢保稅區轉型的制約因素分析
1.區港和區區分離
2.服務業基礎薄弱
3.各保稅區間功能業務疊加
4.自身運營風險
5.周邊特殊經濟區域的競爭威脅
四、國內外典型自由貿易園區的發展經驗與借鑒
(一)國外自由貿易園區
1.新加坡自由貿易園區
2.愛爾蘭香農自由貿易園區
3.巴西瑪瑙斯自由貿易園區
(二)國內自由貿易園區實踐
1.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2.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3.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4.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三)典型自由貿易園區成功經驗帶來的啟示
1.定位明確
2.堅持自由貿易
3.健全法律法規
4.高效的管理體制
5.始終貫徹貿易便利化原則
五、武漢保稅區轉型為自由貿易園區的對策分析
(一)武漢保稅區轉型的功能目標
1.現代物流中心--全國重要物流樞紐
2.出口加工業升級--重科技與附加值
3.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驅動"試驗田"
4.現代服務業--以高端服務業為重
(二)對武漢保稅區轉型的具體政策建議
1.建立健全法律體系
2.加快管理體制的改革
3.整合區位優勢以加強區區聯動以及區港聯動
4.對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承載東部產業轉移
5.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拓展國內外市場
6.及時跟進相關配套政策與制度設計
(三)武漢保稅區轉型推進步驟
六、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