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困境分析
【第一章】中俄能源合作的制約因素研究引言
【第二章】能源合作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3.1 - 3.3】中俄石油能源合作現狀
【3.4 - 3.6】中俄天然氣能源合作現狀
【第四章】中俄能源合作存在問題
【第五章】加強中俄能源合作的對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中俄能源合作改善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4 天然氣能源合作現狀
3.4.1 天然氣輸氣管道合作歷程
中國與俄羅斯在天然氣合作領域可謂一波三折,主要歸咎于對天然氣管道建設中管道建設成本與天然氣終端價格問題上,雖然中俄能源合作較早,但是最早還是從石油合作開始,天然氣合作起步晚,合作模式還需要慢慢探索,正因為如此,雙方在本著大的原則下要消除價格分歧,盡早開通天然氣管道建設,在歷史關于管道建設也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是路線問題,從東西伯利亞經過朝鮮進入中國,但是朝鮮國家自身原因還存在一些隱患問題而當時擱置。這些管道的建立完全符合中國的能源戰略,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對俄羅斯形成一個新的威脅。這樣的聲音對俄羅斯能源出口中國受到一定影響。過多的向中國輸送石油和天然氣,會促進出口市場的單一化,能源輸出會對中國市場形成過度依賴。這樣的觀點和擔憂或許是對民族主義人士是對的,但是作為俄羅斯執政者來過,與中國能源合作才是長久之事,目前雖然受到烏克蘭危機的政治事件影響,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西方國家及烏克蘭都在逐漸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靠。
3.4.2 天然氣輸氣管道合作現狀
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占據俄羅斯國家很大的比重,所以俄羅斯非常注重對天然氣生產及運輸合作的重視程度,目前來看,俄羅斯可以與中國天然氣貿易加入到貿易當中去,就會給天然氣管道撥付現金,而從使得俄羅斯還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績。目前俄羅斯與中國已經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特別是西西伯利亞的石油管道已經開始方大慶方向鋪設,一旦建成中俄能源合作就會更上一層樓。能夠長期穩定的從俄羅斯進口大量能源產品,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能夠擺脫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單一化,給俄羅斯能源 安全也是帶來很大的安全。從中俄雙方能源合作狀況來看,天然氣管道建設無疑不是最重要的一環節,目前俄羅斯與中國天然氣管道主要是中國東北方向,形成一個重要能源輸運路線,在中國與中亞國家管道,海上輸送管道共同形成中國最重要天然氣進口路線。中俄天然氣能源貿易已經達到歷史新的高度,最新數據顯示,2014 年中俄雙方簽訂了幾千億美元的供應合同,這給中俄雙方的能源企業帶來巨大的消息,也為中俄能源發展奠定了合作基礎,使得中俄能源合作邁向新高度。
從中國能源進口角度來,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對于中國來說具重要意義,可以穩定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來源,豐富中國能源進口,使得中國能源進口多元化,同時,能源通道布局的形成有利于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使能源進口的渠道,來源和種類多元化。
截止 2014 年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國。2013 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高達 900 億美元。中俄計劃在 2015 年之時,將貿易額提升至 1000 億美元;在 2020 年之時翻番至 2000 億美元。由于中國與俄羅斯關于天然氣管道問題上分歧還是比較大,中俄雙方的能源企業在投資建設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一直都沒有開展實質工作,這既影響了企業下一步發展的戰略,另一方面還加大了其他能源合作的難度,給能源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好在中俄雙方領導人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不斷磋商會面,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帶給大家。因為中俄管道建設的問題,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比重非常小,2010 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伍仟萬立方米,還不足中國整個進口天然氣的百分之五,總量小的原因正式管道建設遲緩,而陸運成本高,效率低問題還比較突出??梢愿鶕卤碚页鲋卸砟茉春献鳟斨兄袊M口俄羅斯天然氣的數據狀況,如表 3-4:
在天然氣合作方面,規劃中的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可達 300 億立方米,東線天然氣管道可達 380 億立方米,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新建的年產量達 1000 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廠也面向中國市場。2014 年 5 月,中石油和俄氣簽下了價值 4000 億美元的大單,自2018 年起,俄方將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這對于糾結雙方多年的東線能源運輸管道終于劃定一個圓滿句號,開啟中俄能源合作最大的蜜月期,但是雖然中俄雙方針對東線運輸問題做出的較大的進步,西線天然氣管道也受到很大的壓力,有鑒于此,中俄雙方首腦在經過多次會晤協商,西線管道合作大的框架已經完成,這對于中俄雙方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歷史當中除了中俄雙方第一次合作有這樣的大的喜訊之外,東西兩線的合作對中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解決了雙方由來已久的價格因素分歧,對于中國來說,能源巨大的需求通過東西兩線能夠有效解決需求缺口,豐富能源進口的多樣化結構,為中國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對于俄羅斯來講中國雙方的合作有利于俄羅斯能源出口及生產的戰略安全,特別是現在國際形式嚴峻,俄羅斯處于國際制裁當中,經濟發展動力減少,經濟增速秩持續下滑,如果延續這樣嚴重經濟退縮,會給俄羅斯帶來很嚴重社會問題。在加上中俄雙方合作的便利條件,也為后續增加更多的合作渠道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東西兩條線的建成能夠為中俄雙方帶來較大的利好因素。
3.5 煤炭能源合作現狀
3.5.1 煤炭能源貿易合作
目前,中俄煤炭貿易已經從 2008 年的 100 萬噸上升至目前的 1500 萬噸/年,中俄煤炭合作總量相對于石油和天然氣合作總量來說還不夠多,主要是因為中國是一個煤炭儲備大國,在煤炭生產上還基本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但是目前俄羅斯煤炭開采設施較為先進,開采年限時間較長,而俄羅斯國內煤炭消耗完全能夠滿足俄羅斯的消耗。由于俄羅斯煤炭開采成本低、中國煤炭開采年限少等因素,中俄煤炭開采合作也較多。近些年俄羅斯與歐洲的煤炭合作有所減少,主要是因為歐洲經濟形式不夠樂觀,工業產值逐年降低,2012 年和 2013 年對煤炭的進口都在減少,尤其是對俄羅斯煤炭的進口減弱,對煤炭的需求減少,俄羅斯煤炭出口只能是更多向中國傾斜,在加上俄羅斯煤炭設施需要維護保養,必須不斷的讓它運轉才能夠維護煤炭生產安全。鑒于俄羅斯煤炭生產的嚴峻形式,俄羅斯首選要與中國消費大國合作,為中國提供更多更便宜的煤炭資源,符合中國利益,也符合俄羅斯的基本利益。有鑒于此,羅列下表比較直觀看出俄羅斯煤炭產量及出口量情況,如表 3-5 所示:
由表 3-5 可以看出,2008 年-2009 年俄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總量增加加大,一年時間翻倍增加,但是相比較 2010-2013 年的進口量還是減少,不過整體上看俄羅斯在逐漸增加對中國煤炭的出口總量,俄羅斯一直比較迫切需要向中國出口煤炭資源,有鑒于此,俄羅斯方面希望中國前五年從俄羅斯進口煤炭量要不少于一千五百萬噸,從第 6 年開始至第 25 年從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煤炭量將不少于每年 2000 萬噸。
3.5.2 煤炭運輸與開發合作現狀
中國和俄羅斯在煤炭領域合作也是比較多,雖然存在很多運輸、結算等問題,但是煤炭合作的大方向還是值得發展。中俄煤炭合作總量相對于石油和天然氣合作總量來說還不夠多,主要是因為中國是一個煤炭儲備大國,在煤炭生產上還基本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但是目前俄羅斯煤炭開采設施較為先進,開采年限時間較長,而俄羅斯國內煤炭消耗完全能夠滿足俄羅斯的消耗。由于俄羅斯煤炭開采成本低,中國煤炭開采年限少等因素,中俄煤炭開采合作也較多。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煤炭能源合作方式主要是煤炭開采煤礦的投資,運輸的合作等等,中俄煤炭運輸主要途徑是陸運加海運,陸運方面從中國滿洲里口岸進入中國,因為這也是延續中東鐵路的 T 字結構特征,延續鐵路網絡給煤炭運輸的便利條件。再有通過遠東港口城市海參崴港口用船運輸到中國青島,煙臺等沿海港口,運輸成本也算不高,但是中國目前鐵路和公路投資很大,運輸方便,而俄羅斯鐵路線老化,運輸慢,而成本高,這也是阻礙中俄煤炭合作最重要的阻力。在 2011 年中俄雙方針對煤炭合作的狀態簽署了一些列合作文件,其中最重要一項就是投資改進西伯利亞地區鐵路路線,提高俄羅斯該地區的鐵路路線的改革。前五年從俄羅斯進口煤炭量要不少于一千五百萬噸,從第 6 年開始至第 25 年從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煤炭量將不少于每年 2000 萬噸。而從目前中俄煤炭貿易來看,2014 年煤炭貿易已經達到近四億噸,在 2015 年由于受到中國對煤炭需求的減弱,在加上國內煤炭價格持續走低,大大減少了與俄羅斯煤炭的進口。
3.6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本章主要介紹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總類,研究的能源類別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為主,對其他的能源類別只做概括性敘述。然后在中俄能源消費和能源供給方面進行分析,在著重介紹能源投資與建設方面的情況。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現狀,分石油,天然氣,煤炭三個方面敘述,簡述石油基礎設施和石油貿易方面的合作發展,天然氣輸氣管道的建設,最早合作是從西線管道,目前新開發東線輸氣管道。煤炭貿易和煤炭運輸與開發合作現狀,為后文提供的中俄能源合作存在問題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