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到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重要高度。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將其定位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形式。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還在持續推進,但是面臨的問題依然嚴峻,本文就當前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我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義
(一)有利于凝聚不同的經濟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所有制改革從未停止過,加強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就是以國富民強、國進民進為目標,強調共贏而非零和博弈。就是將國有經濟的做大做強與民營經濟的有機補充結合起來,加強管理、技術、資本、知識的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互相推動、互利共贏,打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國家的大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共同提高中國企業在世界的影響力、競爭力,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二)優化經濟戰略布局,增強經濟控制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不會減弱國有經濟在市場主體中的地位,而是通過優化市場經濟結構,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保障國計民生、增進社會福祉方面的作用。國有經濟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對自己的市場戰略布局定位,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的資本功能和整體效率,重新整合,創新發展,實現關鍵領域的優勢集中,提高市場競爭力,從長遠角度看,有利于市場經濟布局的重新調整和對市場經濟的平穩控制。
(三)促進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旌纤兄频陌l展有利于推動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的規范化、法制化、透明化、市場化,可以促進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改革。第一,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助于調動更多的資本參與到國有企業的發展中來,資本的增加可以更好地激發企業的活力,增強國有企業的資本實力;第二,混合所有制促進了產權的多元化發展,使得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運行更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更加全面,大大加快了國有企業的現代化改革步伐,推動國有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有利于平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市場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推進,有助于淡化所有制屬性的概念,在形式和內容上淡化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上的區別,消除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中的不平等待遇,使得市場更加平等、開放,更好地釋放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
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中缺乏系統性的規劃?;旌纤兄平洕陌l展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市場經濟改革的協同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當前,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中,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并沒有完全聯動起來,很多改革都是面子工程、形式主義,為混合而混合,一哄而上,使得企業資本管理不完善、造成大量國有資本的流失。因此,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需要更加協同、有序、規范、穩妥地推進,從整個市場開展一些策略,形成總體的規劃和執行方案。
(二)國有資本管理體制不健全?;旌纤兄频闹黧w就是國有資本,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國有資本管理體制的改革。目前,國有資本的管理體系還不完善,需要將混合領域和混合層級進一步明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分類監管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管資本”的體制建設。一方面國有資本的管理體制不健全,特別是在公共服務類、競爭類國有資本的管理中存在方式、內容、范圍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很多的國有資本沒有完全市場化,還是依靠政府來管理,政府作為市場的監督者,還要承擔國有資產的管理,這就造成了市場的混亂,政企不分、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政資不分等嚴重影響了市場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國有資本的流失。
(三)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仍待加強。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的改革一刻也沒有停歇過,總體上已經與市場經濟相融合。但是,由于體制和管理上的原因,國有企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大國企病”,在管理企業方面市場邏輯還不清晰,存在著嚴重的官僚作風,董事會運行機制仍沒有完全建立,投資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不夠明確而且缺乏保障。同時,國有企業存在著嚴重的行政作風,不管是在人員的選聘、考勤、薪酬、激勵,還是在市場中的競爭,這嚴重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發展。
(四)非公有制經濟環境仍需優化。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引進民營資本來投資、建廠,拉動地方經濟發展,而當該地區步入正軌,獲取豐厚盈利的時候就會以政策名義來整頓市場、規范競爭,將民營資本驅逐,使得民營資本無法獲取正當的市場競爭權利。盡管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意見,但非公有制經濟在資金信貸、市場準入方面存在著一面看不見的墻,嚴重阻礙了市場的公平競爭。
(五)混合所有制改革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公開透明的監督管理機制,特別是在資產評估和產權交易這兩方面,很多的國企以改革的名義做著非法的交易,利用職權之便獲取不對稱的信息,或者通過不正規的途徑將巨額國有資產低價變賣,造成了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影響了社會公眾的情緒,給國家形象抹黑。此外,由于國有資產的定價和交易制度不完善,很多企業的主要管理人員因為怕承擔風險就不愿意推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造成了改革遲遲不能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