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冬梅 \\(2001\\) 基于最優貨幣理論的前提下,對我國的貨幣政策區域效應進行了定性的分析,她定性的認為對于最優貨幣區的一些標準,我國尚不達標,同時認為我國實施單一的貨幣政策對會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雖然本文只是定性的分析了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一些問題,但這卻是我國對于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最早分析,此后學者運用各種計量方法對貨幣政策區域效應進行了多方研究,并且成效顯著,均證實了我國貨幣政策具有區域效應的特點.而本文主要是基于柯冬梅的定性分析進行的深入探討,用以來說明貨幣政策是否具有區域效應.
一、貨幣政策執行效果在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差異,采用1995-2014 年四大板塊的數據 \\( 四大板塊,是指要大力建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 \\)
1. 縱向來看-年均增長率東部地區年均增長增長率為 13.84%;西部為 14.11%;中部地區為 14.47%;東北部地區為 12.71%;而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在 20 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為 13.12%,由此可見,從年均增長率來看,東部、西部、中部均大于全國,而東北部小于全國.
2. 橫向來看-四大板塊生產總值的平均數占全國生產總值平均數的比重四大板塊生產總值的平均數占全國生產總值平均數的比重從高到低依次是東部、中部、西部、東北部,即東部占比 55.71%,中部占比 20.70%,西部占比 19.78%,東北部占比 9.24%.
二、有些貨幣政策工具自身的具有區域性 \\( 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 \\)
1. 常備借貸便利
2013 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常備借貸便利.其是央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的渠道,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方面此貨幣政策供給是由金融機構主動發起,金融機構 \\( 主要是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 \\) 可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二是他是中央銀行與金融機構"一對一"交易,并無其他中介機構,因此針對性強.三是常備借貸便利的交易對手覆蓋面廣,通常覆蓋存款金融機構,在以抵押方式發放.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江蘇、山東、廣東、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開展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試點.而在這 10 個省中唯獨沒有西部任何一個省.
2. 再貸款
中央銀行貸款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其是央行調控基礎貨幣的渠道之一.以促進貨幣信貸總量調整的目標,使資金和信貸流向更加合理.新增再貸款主要用于促進信貸結構調整,引導擴大縣域和"三農"信貸投放.因此我國的再貸款有支農再貸款 、緊急再貸款 、扶持發展性再貸款 、頭寸再貸款 、中小金融機構再貸款等多種再貸款.通過名稱我們不難看出,再貸款這個貨幣政策工具是具有區域性的.
三、對其他方面的傾斜
1. 對自貿區貨幣政策的傾斜
2013 年 9 月 29 日中國 \\( 上海 \\) 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為了便于上海自貿區更好、更快的發展,2014 年 3 月 1 日,中國人民銀行放開中國 \\( 上海 \\) 自由貿易試驗區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2014 年 12 月 28 日,國務院決定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
2. 主體功能區
為了把區域經濟發展因素考慮到貨幣政策中,也是使各地區的優勢發揮的更好,因此特地實施差別化經濟政策,從而才能夠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大力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進一步促進區域良性互動發展.
3. 對其自然災害和產業的傾斜
比如對汶川地震災區、甘肅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產業中的農業政策的傾斜和對少數民族地區優惠的信貸和利率政策等.
由此可見,有些貨幣政策工具本身具有一定的區域特點,當中央銀行為了調控宏觀經濟而使用時,必定會帶來一定的貨幣區域效應.
參考文獻:
[1] 柯冬梅 . 最優貨幣區理論及其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借鑒 [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01\\(1\\):28-32.
[2] 王東明 , 黃飛鳴 . 基于金融生態環境主體異質性對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分析 [J]. 經濟評論 ,2013\\(6\\):89-97.
[3] 崔澤園 , 王書華 .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影響分析--基于動態面板的經驗與證據 [J]. 經濟問題 ,2013,3:012.
[4] 葉永剛 , 周子瑜 . 基于 GVAR 模型的中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研究 [J]. 統計與決策,2015\\(17\\):146-150.
[5] 楊榮 , 郭威 . 我國貨幣政策區域不對稱效應的實證研究 - 以贛 "浙兩省為例 [J]. 金融與經濟 ,2015\\(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