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現狀
流通中貨幣整潔度是指流通中符合標準的鈔票占全部流通中鈔票的比例。我們采用了市場調查法來評價山西省流通中人民幣的整潔度。山西省共有11 個地級市,24 個有庫縣和72 個無庫縣,為了全面客觀反映山西省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情況,此次調查分為地市中支、有庫縣和無庫縣3個層次,調查范圍包括所有地市、24 個有庫縣和 26 個無庫縣;調查對象為:居民個人、個體商戶和企業,同時綜合考慮調查對象年齡、職業、居住地等因素;調查地點包括菜場(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超市(便利店)、加油站、出租車、醫院、停車場(高速收費口)、百貨公司、銀行等現金使用頻率較高的地方。有效問卷的收回情況如下:全省共收回居民個人問卷 3,500 份、個體商戶和企業問卷700 份,其中各市中心支行分別 1,000 份和200 份,各有庫縣支行分別為 1,200 份和 240份,無庫縣支行分別為 1,300 份和 260 份。
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個人對流通中大面額人民幣整體滿意度高,為89.06%;小面額滿意度低,尤其是1元以下滿意度僅為36.85%.100元為主要流通券,持有者經常在銀行進行存取,因此100 元券整潔度相對較高。50 元和20元券流通中數量較少,其整潔度相對也較高。10元以下小面額在支付結算中使用頻率最高,高頻率的使用度,以及不方便回收等都決定了小面額人民幣的整潔度與大面額相比較差。1角券主要是近兩年大量投放硬1角硬幣,市場上流通1 角紙幣逐漸減少,但是流通的1角紙幣卻大部分都是殘損幣。
通過對個體商戶和企業主流通使用的人民幣調查發現,100元、50元大面額鈔票的整潔度較高,均在97%以上,1元及以下小面額紙幣的整潔度較差,均在 88%以下。(表 1、表 2)
二、山西省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的特點
通過調查問卷,結合山西省人民幣流通狀況監測預警數據分析,目前山西省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同券別人民幣整潔度存在差異。從券別分布來看,小面額紙幣整潔度較低,分別低于大面額紙幣和小面額硬幣12和17個百分點。其中 1 元以下紙幣整潔度明顯較低,均值為75.91%,處于各券別最低水平。1元及以下紙幣整潔度明顯低于硬幣。數據顯示,1 元以下硬幣整潔度均值達94.41%,高于小面額紙幣18個百分點。從使用者感觀來看,居民個人對紙幣整潔度的感受均低于商業銀行和企事業單位。數據顯示:居民個人對流通中各券別紙幣和硬幣的感性認識均低于平均值。(表 3)
(二)人民銀行發行庫和金融網點覆蓋率高的地方人民幣整潔度較高。市中心的整潔度好于周邊城鄉結合部;城市好于農村;有庫縣好于無庫縣。這是因為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高的地方,殘損幣能夠較順利的回籠,并經過清分等處理,及時投放完整券,使得這些區域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高。
(三)流通環境好的地方人民幣整潔度相對較高。各金融機構好于大型商業網點;各大型商業網點好于個體經營攤位。調查數據顯示:銀行中存在的整潔度較差紙幣的比率最低只有 2.49%,醫院、百貨公司和出租車均在 8%以下,而超市、便利店等則在 12%以上。這是因為大型商業網點現金流量大,商業銀行為了業務需要,一般為這些機構提供良好的現金服務,這些行業的流通人民幣整潔度較高。而菜市場、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超市、便利店等個體經營者現金流量較小,小面額人民幣使用較多,但商業銀行服務不夠,使其成為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最差的地方。(表 4)(四)實行集中清分整點的金融機構好于沒實行集中清分整點的金融機構。據了解:金融機構經常出現對外支付不易流通券情況,尤其是在農村,在調查的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網點中,偏遠地區對外支付現金中大面額和小面額人民幣中損傷人民幣占比分別為 14%和33%.
三、提高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的建議
(一)加強宣傳。采取針對特定人群、選擇特定區域和特定時機的方式,加強對人民幣相關法規、法律知識宣傳,樹立愛護人民幣、人人有責的觀念;加強對不易流通人民幣的概念、兌換殘損人民幣的網點及渠道的宣傳,號召公眾養成一旦持有殘缺污損的人民幣要及時到金融機構進行兌換的習慣。
(二)有效增強商業銀行工作主動性。一是加大培訓力度。人民銀行要不定期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一線臨柜人員進行人民幣收付業務知識、反假貨幣培訓工作;二是加強業務監管力度。各級人民銀行要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職責,加大人民幣管理、反假貨幣檢查力度,督促金融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要求,做好人民幣收付業務、反假貨幣工作,保證流通中人民幣的整潔度;三是健全獎懲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由人民銀行牽頭組織轄內金融機構建立殘損人民幣管理的考核獎懲機制,以緩解社會效益與經營效益之間的矛盾,充分調動商業銀行出納、儲蓄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指導并督促各金融機構加強業務培訓,強化內部管理,提高員工素質。
(三)持續加大原封新券的供應和殘損人民幣回收工作力度。一是人民銀行要根據現金分析報告、存取款預約系統等進行綜合分析,合理加大原封新券的投放力度,從源頭上確保供應;二是在保證現金總量合理供應的前提下,金融機構必須提高小面額人民幣的投放量,合理搭配各種券別的人民幣,逐步實現根據市場信息合理搭配券別,增強對人民幣券別結構和整潔度的調控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人民幣破損問題,提高人民幣的整潔度;三是繼續加大殘損幣回收力度,特別是小面額殘損人民幣。督促金融機構發揮網點、人員優勢積極去尋找殘損人民幣來源,加大回收力度,提高流通中人民幣的整潔度。
(四)以流通中現金全額清分為目標,積極探索全額清分新模式。目前,山西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現金清分模式主要以商業銀行自行清分為主,社會化清分業務尚處于發展初期,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一是金融機構代理其他機構清分。中國工商銀行山西省分行營業部、運城分行、呂梁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運城農商行四家機構在代理一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進行清分,其清分量占到社會化清分量的13.61%;二是駐場式外包清分。即由商業銀行提供清分場地、設備等,聘請外包公司具有專業資質的服務人員,在現有的現金處理中心完成現鈔清分,該模式清分量占到社會化清分量的73.96%;三是區域化現金集中清分中心。在目前條件下,人民銀行應當逐步將清分業務向商業銀行和私人公司轉移,鼓勵各金融機構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清分模式,重點明確社會化清分的技術標準、操作規范和質量要求,加強對各清分主體的動態監管,推動清分行業健康規范地發展,逐步實現流通中現金全額清分。
(五)采取措施減少現金紙幣使用量。
一是加快非現金支付手段的普及,減少流通中現鈔的使用量。人民銀行和各金融機構應加大現代支付結算工具的推廣和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公眾在進行大宗商品支付、貸款歸還、資金轉移、生活消費等經濟活動時,盡量使用非現金形式的支付結算工具,減少現鈔的使用;二是深入推進輔幣硬幣化工作。目前,硬幣使用方面存在相關設施不配套、清分整點機具缺少等問題,解決硬幣流通中的一系列問題,拓展硬幣流通領域,提高小面額人民幣整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