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6 月 13 日頒布的《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對解決城鎮居民養老,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此后,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按照省政府《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3]13 號)和市政府《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濟政發)[2014]7號)兩個文件的要求,決定將金鄉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贫扰c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居?!保┲贫群喜嵤?,建立了適合城鄉居民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了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他資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個人繳費標準劃分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這12個檔次,其中,100 元檔次只適用于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的最低選擇。
集體補助由有條件的村(居)集體對本村(居)居民參保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居)民委員會民主確定。政府補貼分為基礎養老金,繳費補貼以及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的補貼這三類。
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對象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支付終身。
本文以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為樣本,通過問卷調查、個案訪談、咨詢相關人員,以及查找資料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對該地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情況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對策。
一、實證調查設計與分析
(一)基本情況
1、參與問卷調查居民基本情況。參與問卷調查的男女人數比例相差不大,而接受問卷的人群中,婚姻狀況的分化較為明顯,其中已婚占比 86%,未婚占比 14%.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對此類問卷感興趣的人多為已婚人群,未婚人群參與問卷的積極性較低。
2、了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方式。調查顯示,通過當地政府宣傳了解到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分別在對未領取養老金人群問卷調查中和在對已領取養老金人群調查中占比 40%、64%,都是在了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方式中占比最高的??芍?,山東省金鄉縣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宣傳工作很是重視,達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山東省金鄉縣城鎮居民養老收支現狀
(1)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據調查資料顯示:2014 年山東省金鄉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8元。本次調查數據也顯示,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占比最高為38%,其次是2,000~3,000 元和 1,000 元以下,分別占比 24%、20%,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只有18%.
由此可知,山東省金鄉縣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縣,著名的大蒜之鄉,主要經濟來源還是農業領域,所以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表 1)
(2)城鎮居民每月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需養老金情況。在對已經領取養老金人群進行調查中發現,34%被調查者反映每月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需要養老金401~600元,其次是每月需要養老金201~400元和101~200元之間的各占比26%、22%.需要養老金600 元以上者只占 10%.這是由于山東省金鄉縣屬于北方縣域城鎮,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物價也比較低,所以老人每月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需養老金水平主要在401~600元之間。(表 2)
2、金鄉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運行狀況
(1)參保情況
統計數據顯示,2014 年末山東省金鄉縣人口數為65 萬。而至 2014 年 12 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縣已有38.3萬人參保,約占總人口數的58.92%.
在對沒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主要原因調查中,52%的被調查者表示主要原因是想等年齡大些再參加,有 29%的被調查者是由于費用太高,繳不起費,還有 19%的被調查者是覺得養老金太少,作用不大,所以沒有參保。根據以上調查可知,大多數尚未參保者還是打算將來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只是考慮到現在還年輕,想等到年齡大一些再參保。
(2)繳費情況
調查顯示,大多數居民選擇的每年繳費標準在100~300元之間,這部分人群占比38%,其次是選擇301~500元的繳費標準,占比21%.(表 3)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均繳費達到了315元。
另外,對選擇居民養老保險投保檔次主要考慮的因素調查中,41%的被調查者表示主要考慮自身經濟情況,31%的被調查者表示主要考慮政府補貼標準,其次有 28%的被調查者表示主要考慮將來養老金數額。由此可見,雖然政府建立了多繳多得的繳費補助政策,但是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大多數居民在考慮自身經濟情況下,仍是選擇了較低的繳費標準。
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中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山東省金鄉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現狀的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城居?!敝贫鹊膶嵤┦钩擎偡菑臉I居民的養老問題得到了解決,使他們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維護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但同時在制度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需要我們予以重視并解決。
(一)缺乏激勵機制,居民繳費水平低。由于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釆取自愿參保的方式,所以通過制度激勵來引導居民參保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根據調查顯示,在山東省金鄉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激勵政策的力度不夠,沒有充分起到鼓勵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的作用。
1、在制度設計時應注意鼓勵和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參保對象。按《金鄉縣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方案》規定,年滿 60周歲,繳費滿15年即可領取基礎養老金。對連續繳費年限滿16 年不滿 20 年、滿 20 年不滿 25 年、滿 25 年及以上(不包括補繳年限)的參保人員,到60 周歲領取養老金時,每人每月分別增發基礎養老金20元、30元、40元。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個案訪談我們了解到,由于這一補助水平太低,對中青年居民吸引力不強。而且大部分年輕人并沒有過早養老的意識,認為有閑置資金可以做理財投資,收益會更高于繳納養老保險金。只要到了59 周歲一次性補繳,即可得到一筆可觀的收益。另外,貨幣具有時間價值,同樣的錢,晚年再補繳明顯比每年按時繳費獲得微薄的政府對連續繳費的居民的補貼更“劃算”.
2、地方政府補貼較少,并未達到相應的激勵作用。已知縣財政對參保人繳費給予適當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 元,繳費即補。參保人員選擇 500~1,500 元 5 個繳費檔次的,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增加不低于3元的繳費補貼;選擇1,500元以上繳費檔次的,按照1,500元繳費檔次給予繳費補貼。但是調查顯示,居民普遍認為這些微薄的補貼會因物價上漲、利率調整等影響而削弱了保障力度,使得參保者選擇高檔繳費的動力不足,普遍選擇財政補貼比率高的低檔繳費。
所以,政府補貼并不能達到激勵居民選擇高繳費標準的目的,正如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選擇100~500元繳費標準的占比59%.
(二)養老金水平偏低,保障作用弱
問卷調查顯示,64%的已經領取養老金者反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養老金待遇低。另外,52%的未領取養老金者表示擔心物價上漲,養老金貶值。根據山東省金鄉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測算辦法,一位參保人按照 300 元的年繳費標準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年限 15 年,他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待遇為(按照現時銀行 1 年期利率 3.25%計算,每年結算一次):75+(15×300+15×30+1183.05)÷139=119.12 元。如果是按 1,000 元的年繳費標準計算,可得每月可領取養老金 215.82 元。而問卷調查顯示,60%的居民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需養老金為 201~600 元之間,只有22%的在 101~200 元之間。也就是說至少繳費標準在 1,000 元以上即每月領取 215.82 元以上的養老金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2014 年 12 月,山東省金鄉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均繳費達到了 315 元。問卷調查也顯示,大多數居民在考慮自身經濟情況下,選擇每年繳費標準為 100~300 元之間,這部分人群占比 38%,選擇 301~500元的繳費標準的占比 21%,選擇 501~1000 元繳費標準的僅占17%.所以大多數居民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金額是 119.12 元左右。而且在個案訪談中,居民普遍反映隨著物價不斷上漲,再加上老年人有可能出現重大疾病等狀況,這些養老金是遠遠不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
(三)險種之間的銜接不配套
目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重復參?,F象難以避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不同制度的實施強度以及參保繳費的具體規定都有所不同;二是跨省轉移接續不便利。通過個案訪談了解到,目前山東省金鄉縣每年有大量外出務工人員,且多為跨省務工,每年也有很多人從外省轉回社保。
由于我國各省市目前社會養老保險政策不統一,保障水平不一致,當在外務工并在當地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返鄉辦理省外養老保險轉移時,只能轉移個人賬戶金額,不能轉移統籌基金,從而影響了其待遇的發放水平。
三、完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對策
(一)完善參保激勵機制,提升繳費檔次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4 年 12 月,山東省金鄉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均繳費達到了315元。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也顯示,有59%的被調查者選擇了100~500元的繳費檔次。由此可知,山東省金鄉縣城鎮居民普遍傾向于選擇較低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檔次。
對于低繳費檔次的存在,從短期看,可能會減少政府財政的補貼支出,減輕政府財政的負擔,但是從長遠看,城鄉居民繳費水平過低,則其年老后領取的養老保險金額同樣較低,較低的養老金若不能保障其基本的養老需求,仍然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需要政府財政進行埋單支付。所以,一方面要通過政府輿論宣傳等方式,讓居民深入了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重要性,鼓勵有條件的城鎮居民選擇較高的繳費檔次、多繳費,以便參保人年老后領取的養老金能保障其基本的養老需求;另一方面可加大對“多繳多補”“、長繳多補”政策的實施,目前山東省金鄉縣已經實施了這兩種政策,但是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居民反映補貼太少,不能起到實質性的幫補作用。
因此,這樣的補助力度還應該加大,鼓勵城鄉居民選擇較高的繳費檔次,多繳費,從而實現參保人年老后領取的養老金能基本滿足其基本養老需求。
(二)加強對養老基金的監管,提高支付水平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資金來源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核心,而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則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一是基金資金來源方面,山東省金鄉縣可以在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其他社會保障良好銜接以后,引導社會資金、商業資金注入到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基金中,讓個人賬戶基金組成多元化,從而更好地參與市場運行,應該在保證基金收入在通貨膨脹率以上的情況下,最大化基金的實際收益率;二是基金監督方面,可以以法律監督與社會監督的形式從養老保險基金的繳納-資金進入個人賬戶-資金操作運營-養老基金發放等各方面多環節的進行監督管理,從而保證基金的正常運行;三是在養老保險資金的管理方面,可以有規劃、多層次的管理,一方面以社會招標的方式競選基金管理公司,讓基金公司幫忙管理一部分的養老資金,一部分資金交由專業的投資公司操作,進而保證基金增值;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發行與城鎮居民養老基金相關的債券,供地方養老保險購買,也可以將一部分資金投資穩健的股票。以多個方式將養老資金分流,通過多種渠道保證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金的保值增值。
(三)做好與其他制度的銜接
一是要做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工作。具體來說是城鎮居保轉為職工險時,可以將“城居?!比藛T個人賬戶里的本息額按當地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的最低繳費標準折算成繳費年限,再按照職工保險的規定和繳費標準繼續繳費,等到符合職工保險規定的條件時享受相應的職工保險待遇;當職工保險轉為城鎮居保時,可以將職工保險個人繳費及利息部分并入城鎮居保個人賬戶,按相應的城鎮居民繳費標準折算成繳費年限,并按城鎮居保的繳費標準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的城鎮居保待遇;二是要做好不同地區之間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銜接問題。
具體來說,需要建立全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信息聯網共享平臺,把各地區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統一共享在該網絡平臺上,從而實現不同地區之間的信息高效迅速連接、分享,達到解決現在跨區域養老保險信息不能及時傳遞的問題。(表略)
主要參考文獻:
[1]郭嘉儒。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J].理論學習,2014.7.
[2]王偉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安化縣為例 [J].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雙月刊),2015.2.
[3]韋林圻。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現狀及對策---以江蘇省大豐市為例[J].青春歲月,2013.6.
[4]郭鵬飛。推進山東省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研究[D].浙江海洋學院,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