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中國步入3G元年開始,隨著蘋果、安卓等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以及以微信、微博、眾多APP為代表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蓬勃發展,移動互聯網走完了計算機互聯網10多年的路。未來5至10年,移動互聯網將會最大意義地重新定義傳統行業?;ヂ摼W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著普通大眾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會觸及保險業生態的調整和變革。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談到,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大數據,為我國金融業帶來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并且利用好這個機會。要充分抓住這個機遇,需要我們深刻地理解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以互聯網的“客戶體驗至上”為理念,準確把握用戶。但保監會監管部主任劉峰也表示,未來保監會將出臺監管措施,以鼓勵創新和適度監管為基準,為互聯網保險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1、為什么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保險元年
2013年,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等先后成立電子商務公司,中國太保、泰康人壽等保險公司也加大了其官方網站的線上服務的力度。2013年前三季度,車險業務的互聯網銷售額為145.9億元,占機動車輛保險業務比例的4.3%。同時,我國2013年互聯網保險還發生了以下兩件標志性事件:
第一,最受矚目的當屬眾安保險。這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股東包括了阿里公司馬云、騰訊公司馬化騰、原招商銀行馬明哲,有這三位明星股東的加入使該公司在尚未成立時就格外引人注意?;ヂ摼W保險從一個概念的提出到眾安保險成立以及向保險市場推出基于互聯網服務的大眾產品,業務進展的速度、銷售渠道以及服務對象,可稱為保險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第二,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保監會負責管理,由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0億元人民幣的保險大數據公司——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保信”)正式宣告成立。作為我國保險業第一家基礎數據信息公司,中國保信在籌備期間就備受矚目,保險業靜待中國保信的業務發展目標、盈利模式、目標客戶以及發展規劃。
2、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關于互聯網保險的統一概念。相對于傳統保險,互聯網保險實際上是保險業務的網絡商務化或者網絡售險,也有人認為互聯網保險是指在現有的保險業務實現過程中的投保、繳費、核保、理賠等的網絡化等。但筆者認為,互聯網保險是對傳統保險商業模式的全面革命,互聯網保險的本質不僅涉及產品本身,更包括商業模式的全面創新?;ヂ摼W的便利性和娛樂性會催生許多新奇特的保險產品。
同時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用戶至上、體驗至上,必須與用戶平等交流,精確發現用戶的當前和潛在需求,并提供相應的產品及服務,保證用戶體驗,這才是互聯網保險的本質所在。
3、互聯網保險如何引入
如何實現互聯網保險在市場的引入可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從收集用戶數據的方面,用戶如何獲取的方面,怎樣從平臺獲取用戶信息的方面,最后是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深入挖掘的方面。通過移動互聯網相對于PC互聯網更容易實現收集用戶數據,包括用戶位置、手機號碼以及習慣使用時間等基礎信息。
現在,微信成為非常巨大的移動互聯網開放平臺。
但截至目前,還沒有聚合各種保險信息的網絡應用或者關于各類保險的一個比價平臺。此外,市場上已出現通過網絡挖掘數據信息。比如用戶在玩網絡游戲需要付費時,可以是實現用微博賬號登錄,微博平臺可以根據微博用戶的分類屬性,提供一定的透支游戲金額。同時,近期出現的“求關愛”、“微互助”等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上售賣的保險產品,只在線上售賣。泰康人壽的“微互助”是一個癌癥疾病險,把長期、復雜、昂貴的健康險碎片化,只需1元錢就可獲得一年期的癌癥保障。這款產品利用微信平臺在朋友圈快速傳播。保險業可以通過和這些如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平臺合作,挖出潛在保險客戶人群,也可以與這些平臺進行收入分成。
因為上述平臺也面臨如何通過不同的商業方式來獲得業務收入的問題,以實現雙贏或共贏。大數據為保險企業與消費者的信息對稱提供方便,同時可以支持保險企業細分風險,提供更準確的保險定價服務,通過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很精確地尋找潛在消費者。例如在車險方面,大數據若能夠關聯投保人的罰單、酒駕記錄時,在續保時保險企業出于風險考慮,商機會相應增長。
在大數據方面,中國平安發展得比較領先。其已經建立了客戶價值分群體系和客戶大數據平臺,深入挖掘客戶價值。
保險行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空間非常大,這就要求企業一開始對個人數據的采集就要足夠廣泛、準確,建立良好的征信模型進行快速判斷。這就會涉及很多的數據,包括對方過往的保險繳費記錄、還款記錄、電話賬單,甚至社交化平臺中提到的內容。
4、眾安在線與中國保信成立的意義
第一,“眾安在線”的突破性意義在于該公司不設置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保險產品的銷售和理賠,目標客戶群聚焦于互聯網運營商、電子商務商家、互聯網消費者等普遍接觸網絡的現有互聯網相關用戶。其合作焦點將避開傳統車險業務。在渠道上完全脫離傳統的保險代理人與電話售險等商業模式,全部在互聯網上架構產品需求和服務流程,真正實現O2O方式。
在業務模式上根據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細分市場,推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尊重用戶體驗、主張開放平臺等特點。
第二,中國保信成立的背景是要建設運營一個統一的保險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為保險從業者及與相關行業提供保險信息的交互和技術支持。其成立在提供基礎性信息支持服務方面為保險創新提供了可能。同時,保險企業和保監會可以更準確地把握行業風險,提高保險經營透明度。在業務建設方面,首先鞏固現有全國車險平臺聯網業務,并以此為基礎帶動其他保險信息系統方面的建設。
5、展望
在保險市場的全面開放過程中,互聯網保險的出現和發展一定會增大現有保險市場,并對傳統保險業帶來更為激烈的挑戰。保險企業想要以好效果、高效率的推銷保險產品,就要正確地營造最合理的保險產品營銷渠道。同時也必須依照其自身特點以及目標用戶群特征、保險產品特點,以及最合適的營銷渠道設計。未來的保險企業會不會像城商行等股份制銀行一樣,發展到300多家的規模,會不會由現在的互聯網大鱷、銀行,包括電信運營商在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先從保險代理渠道掙取代理費,再到自身取得保險從業牌照。如果有中國保信這樣的大數據公司的存在,有中國保監會的支持,讓已有保險產品及保戶的保險業務數據公開,就如全國銀行用戶個人征信查詢系統,為行業用戶公開全國所有銀行用戶的誠信水平及信用卡、貸款記錄,能夠為保險業新進入者有據可依,提供創新跨越發展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孫祁祥.保險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