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常項目的介紹
1.1 經常項目的定義
經常項目(current account)是經常發生的國際經濟交易項目。它反映一國與它國之間的實際資源的轉移,是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項目。
1.2 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 的關系
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收支平衡是指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的順差與逆差相互抵消后的國際收支。國際收支平衡經常包括經常項目的順差,資本項目的逆差 ;經常項目的逆差,資本項目的順差 ;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平衡。所以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是兩個相互獨立但對國際收支來說又是相互聯系的兩個賬戶。
1.3 經常項目盈余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前文已經論述國際收支平衡 與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關系。在資本項目不變的情況下,如 :資本項目收支平衡,經常項目盈余會引起國際收支順差。資本項目順差時,經常項目順差 會產生更大的國際收支順差 ;資本項逆差時,經常項目的順差是否引起國際收支的順差將取決于兩者的差額 ,這種情況時會產生三種結果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順差,國際收支逆差。
1.4 人民幣升值與經常項目盈余的關系
經常項目盈余與一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國民消費水平、國家經濟政策、及在國際經濟政治中的地位等多種因素相關。在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假如資本項目收支平衡,經常項目盈余時國際收支盈余,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需求增加,根據供求原理,本國貨幣需求增加,本國貨幣升值壓力增大,中央銀行為了穩定匯率,在外匯市場上增加本國貨幣的供給,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匯率。但在長期內,經常項目經常盈余,央行在穩定匯率的同時,在國內市場上本幣發行過多會引起通貨膨脹,影響宏觀經濟的穩定。在浮動匯率的情況下,假如資本項目收支平衡,經常項目盈余,人民幣升值,匯率下降。
2 影響人民幣走勢的因素分析
2.1 我國加工貿易貿易順差
每年增大自實行加工貿易政策以來,加工貿易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進出口總額從1981 年的 25 億美元到 2006 年的 8319 億美元,增長了 333 倍。同期,加工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從 5.7% 提高到 48.6%.加工貿易對我國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06 年,我國加工貿易進口總額 83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占同期進出口總額的 47%.加工貿易出口 510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占同期出口額的 53%.進口 3215 億美元,同比增長17%,占同期進口額的 41%.加工貿易的連續順差,一方面對我國GDP 的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資本項目平衡的條件下,經常項目盈余引起國際收支盈余,根據國際收支平衡原理,一國國際收支盈余,在外匯市場上本幣需求增多,根據供求原理一國貨幣的需求增多,一旦需求大于供給,本國貨幣升值。我國連續多年國際收支盈余,由于以前我國一直實行固定匯率,人民幣有升值壓力時,中央銀行通過一定的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進行調節從而穩定匯率。但是,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更加重視價值規律、供求原理等市場經濟原理。我國現在是在資本項目經常項目雙順差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更大。
2.2 中國與貿易伙伴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逐年增加
2.2.1 中國步入貿易摩擦多發期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順差 ,國家外匯儲備逐年增加,我國貿易進出口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摩擦 .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歐盟 , 最近幾年對我國的反傾銷調查不斷增多 , 也是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數量最多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截止到 2007 年,歐盟對中國發起 127 起反傾銷調查,而且每年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僅 2006 年一年對我國反傾銷立案就達 12 起,同比增長 50%.
2.2.2 國際對中國鋼材貿易施壓,多國圍堵中國“廉價鋼材”
2006 年 11 月 30 日,墨西哥高爐公司現政府申請對中國鋼板進行調查,包括2006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進口的產品。墨西哥經濟部日前宣布開始反傾銷行政審查,聲稱懷疑這些產品已對墨西哥本國工業構成威脅和傷害。
墨西哥經濟部給出的審查理由顯示,中國鋼板的進口在 2003 年至 2005 年間增長 230%,而 2006 年 1 月至 9 月的增幅為 1472%,在墨西哥市場的份額也從原來的不到 1% 升值到現在的 20%.此外,中國鋼板 2006 年前 9 個月平均進口價比墨西哥同類產品便宜 22%,比同類國外產品便宜 41%.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國鋼鐵貿易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2 月 2 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 WTO 就中國的禁止性出口補貼提起了訴訟 ;與此同時 , 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公布了我國部分碳鋼緊固件反傾銷反補貼再調查結果,也對原產我國的熱軋碳鋼板進行反傾銷期中復審立案調查 ;2 月 6 日,從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甘利明處獲悉,日本正考慮與美國一道,就中國非法提供補助金予數種產業向WTO 提起訴訟 ;近日,歐盟也決意對我國鋼材提起大規模的反傾銷訴訟。
2.2.3 紡織品的反傾銷等貿易摩擦
貿易伙伴國不僅在鋼鐵紡織服裝業對我國進行大規模的反傾銷,而且在各個領域各個產業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加。貿易摩擦國不僅涉及美國歐盟等貿易大國,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更是參與到了與我國的貿易摩擦中。
由于我國一直都是加工貿易、原材料的出口大國尤其紡織品鋼鐵的出口在我國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最大,現在歐盟美國等貿易大國對我國進行反傾銷,各個國家的進口標準不斷的提高,而我國出口產品的質量并沒有隨之改善,這樣我國出口產品就會不斷的遭到進口國的反傾銷等貿易壁壘的限制。中國出口的龍頭產業在出口中頻頻遭到壁壘,長期下去這將影響到中國產品出口創匯的能力,國際收支盈余的余額也將會減少,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即使中國產業提高產品的質量也會需要一定的時期,總之貿易摩擦增加中國產品的出口壓力減少了人民幣升值壓力。
2.3 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和中國消費傾向轉變的影響
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國 , 據巴布亞辛幾內亞國民報報導 ,2015 年中國將超過日本、德國、英國和意大利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國。瑞信銀行最新調查顯示,2006 年中國消費支出占全球消費支出總額的 5.4%,位于日本(11.1%)德國(7.3%)英國(6.6%)之后。該銀行預測 ,由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至 2010 年,中國消費支出總額將位于美國日本之后 ;至 2015 年,中國消費支出總額將占全球消費支出的14.1%,成為今位于美國之后的世界的第二大消費國。
近 20 多年,我國經濟一直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目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我國經濟體系已經比較健全,我國的經濟總量也擠到了世界大國的行列,最主要的是我國經濟已經步入了自我良性循環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就是我國經濟發展對進口需求的增加。
從消費形式上看,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且消費觀念有所轉變。以前中國消費者總是多儲蓄,少消費,但最近幾年來看,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從多儲蓄少消費轉向了多消費少儲蓄的形式。消費者不僅增加了國內商品的消費,而且隨著中國加入 WTO,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傾向于國外產品的消費。例如服裝,化妝品這類產品消費者更加傾向于進口產品的消費。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是必然的趨勢,中國進口增加將減少經常項目順差的情況,減少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2.4 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影響
今年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壓力艱險形式日趨嚴峻,因為貿易壁壘頻現國內企業低價競爭,產品價格下降 ;出口退稅使得國內紡織業出口壓力加大 ;自主品牌短缺導致出口困難,目前國內出口紡織品的自主品牌較少,出口產品以定牌、貼牌為主,在研發、技術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再加之歐美設限致使國外訂單大量轉移。歐美服裝采購呈現向新興紡織強國轉移趨勢,國內企業出口量下降。此外,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也使得紡織品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目前,雖然中國是紡織品第一出口大國,但是印度、墨西哥、土耳其、泰國、越南等眾多發展中國家也是紡織品出口國,且其資本,勞動力成本比我國低很多,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部分出口市場與中國市場重迭。因此,隨著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周邊國家紡織業競爭力的不斷提高,中國的成本優勢不斷下滑,未來我國紡織品出口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綜合以上幾個因素,既有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也有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因素。由于經常項目的連續順差,近期人民幣升值會有一定的壓力,但是從反面來看中國出口產品貿易摩擦不斷增加,國際競爭的不斷加劇,人民消費傾向的改變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升值壓力將會減小。人民幣未來走勢如何關鍵取決于這些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大小。
3 中國宏觀調控對進出口的影響
3.1 中國出口退稅政策取消的影響
對于鋼鐵行業的調控和整頓中國一直未曾松懈,去年 9 月中國政府首次將鋼鐵成品的出口退稅率由 11% 將為 8%.兩個月后,商務部又宣布對生鐵、鋼坯、鐵合金等產品加征 10% 的關稅。今年 3 月 18日召開的“第八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對鋼鐵類產品設置 5% 和 0 兩檔退稅率。
面對以上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對國家整體形勢是有利的,有利于調整鋼鐵市場的產品優勝劣汰,但會加大鋼鐵出口企業的經營風險,鋼鐵企業出口價格上升。
這將使得鋼鐵企業得到分化,有可能使一部分企業經營難以維持而被淘汰出局。產品附加值低的鋼鐵企業將無法在鋼鐵出口中獲得利潤。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不僅能夠提高中國鋼鐵市場的產業升級,減少我國鋼鐵行業的出口,而且對于減小經常項目順差,緩解人民幣升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2 我國正努力提高進口便利化
今年,我國為促進進口首次開啟了進口功能的第 101 屆廣交會。廣交會增加了進口功能,充分說明了我國政府努力改善貿易不平衡狀況的決心。廣交會上,中國歡迎各國尤其是存在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來參展,并且有 6000 多家中國專業采購商到會 .這次廣交會的啟動對減少經常項目順差奠定了基礎。在進口方面 ,尤其中國將鼓勵有關節能環保方面的技術、設備進口,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參加中國重大設施裝備的進口,鼓勵有競爭力的,能國滿足中國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產品進入中國。進口的增加將會減少經常項目的順差,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
國家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企業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將會減少經常項目盈余的差額。減輕人民幣在經常項目順差的情況下升值的壓力。
4 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經常項目順差的影響
4.1 出口促進增長為主轉變為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為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四駕馬車中,出口占了很大比重。我國貿易順差逐年擴大,且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但隨著貿易順差的加大,出口增加帶來的負作用更加突顯。首先,從出口結構看,中國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原材料、加工貿易等占的比重較大,高新技術產品較少,甚至需要大量進口,這就使得我國國內資源不斷減少環境污染加重且在國際貿易中處于被動狀態。其次,經常項目順差引起人民幣升值,不利于中國企業出口,長期會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一個國家長期依靠出口帶動國家經濟增長,尤其是像我國的情況,最終不僅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國經濟增長,在國際貿易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一國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只有通過擴大內需,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費水平才能實現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水平增加,進口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長期會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只有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民幣升值。
4.2 人民幣近期走勢及其預期
在資本項目不變的情況下,一國經常項目經常處于順差狀態,則本國貨幣升值,經常項目你差,本國貨幣貶值。在不考慮資本項目的同時,我國已連續 11 年貿易順差,2005 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為 672.63 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為 382.97 億美元,大額貿易順差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到 2005 年 9月,外匯儲備余額已達 7690.04 億美元。巨額順差導致了外國對人民幣的強烈需求,從而增加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長期以來,我國通過匯率政策的改革,從單一盯住美元匯率,到參考一籃子貨幣,再到現在的逐步放開匯率政策,人民幣升值是一個價值回歸的過程。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由于政策的滯后性和經濟發展的周期性,短期內,人民幣有一定的升值壓力的 ;但從長期看,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經濟高度發達,人民生活富裕,經常項目順差逐漸轉變為逆差,人民幣升值過程是人民幣價值回歸過程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 .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版
[2] 黎孝先 . 國際貿易實物(第三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0版
[3] 范愛軍 . 國際貿易學 . 山東人民大學 .2003 版
[4] 秦鳳鳴 , 徐濤 . 國際金融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4 版
[5] 詹向陽 , 樊志剛 . 當前經濟金融運行中的主要問題及 2007 年走勢預測 (J)中國經濟時報 .2007,1,6
[6] 趙新杰 . 我國正努力提高進口便利化 (J)。 上海證券報 2007,3,4
[7] 焦 建 國 , 邢 巖 . 我 國 紡 織 行業的外貿形勢 (J)。中國經濟時報 .2007,4,8
[8] 魏浩 . 我國未來將成為進口大國(J) 中國國情國力 .2005,2,7
[9] 于文濤 . 我國高額外匯儲備探析(J) 中國經濟信息網 .2007,1,5
[10] 李 大 偉 . 關 注 我 國 外 匯 儲 備的高速增長 (J)。中國經濟信息網 .2006,12,6
[11] 劉璐璐 . 中國步入貿易摩擦多發期 (J)。新華社 .2007,4,3
[12] 李敏 . 歐盟已成為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 .2007,4,3
[13] 姚春雷 . 鋼鐵出口退稅新政可能會抬高產品價格 (J) 中國經濟時報2007,3,30
[14] 王熙 , 李文峰 , 張軍生 . 有效擴大進口與實現貿易平衡 (J)。中經評論 .2007,4,9
[15] 陳文玲 . 中國需要主動對國際貿易策略進行調整 (J)。中國經濟時報 .20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