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吉林省鄉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成因研究
【引言 第一章】收入分配文獻綜述
【第二章】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章】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關聯因素分析
【第四章】農村收入分配政策即期效應的微觀模擬
【結論/參考文獻】農村居民收入中公共政策的作用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依據吉林省農戶抽樣調查數據,本章應用收入函數度量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
2.1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數據統計描述
吉林省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是我國傳統的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全省人口一半左右,而且人均耕地面積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在本章的研究中,使用的是吉林省統計局 2005 年和 2007 年農村人口(以家庭戶為單位)抽樣調查數據分析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調查對象覆蓋吉林省各個地區的農村家庭戶,內容涉及家庭成員的人口信息,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婚姻狀況和受教育程度等,同時包含了一些經濟統計信息,如農戶家庭年收入、每戶家庭中擁有的外出勞動力數目和非外出勞動力數目以及外出打工家庭戶匯款情況等1.
表 2.1 給出了有關樣本數據的統計信息。在本文中,2005 年和 2007 年從微觀數據總樣本中抽出的樣本數分別為 1007 和 1177.從表中可以看出, 2005 年和 2007 年農戶平均年收入分別為 11489.02 元和 12050.64 元,但是 2007 年的標準差相對于 2005 年來說有點大,說明 2007 年所采用的數據收入相對有些分散;2007 年農戶的平均耕地面積為 7.027409 畝,比 2006 年有所下降;兩年的家庭戶平均勞動力數量分別為 3.464747 和 1.929482;2007 年戶主受教育年限比 2005年有所增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農村教育體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值得注意的是 2005 年和 2007 年工資性收入者比例、工資性收入比例以及 2005年戶主年齡的標準差比較大,數據效果偏差比較大,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所抽取的微觀數據造成的。
2.2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方程
依據萬廣華(2005)的觀點,在進行農村居民收入方程確定時,必須把人力資本理論和生產經濟學理論同時加以考慮和分析。眾所周知,農民除了通過勞動獲得收入以外,實物資本和土地等資源也是維系收入來源的重要因素。從生產理論層面上分析,農戶的收入方程應當包含土地、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因素。
從人力資本理論層面上分析,農民受教育年限、培訓程度及經驗水平等自身的技術能力也會影響到收入水平。本文應用戶主的受教育水平和年齡作為替代,因為一個家庭戶主的人力資本信息一般能代表整個家庭的情況。除此之外,農戶家庭中也存在領取工資的勞動力,他們的數量反映了城鎮化程度,換句話說城鎮化水平也會影響農戶的收入情況,采用工資收入者的數量及工資性收入占農戶總收入的比例來反映城鎮化對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同時,地理位置因素對農戶的收入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為它與氣候條件、基礎設施、地域文化等密切相關。本文建模的基礎是Mincer函數,因而收入方程可表示為:
動力數量、工資收入者比例、工資性收入比例、戶主受教育年限、戶主年齡和年齡平方、戶主性別(當戶主性別為男性時標記1,戶主性別為女性時標記0),ε 表示隨機擾動項。
2.3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本文分別利用2005年和2007年吉林省農村抽樣調查數據對收入方程(2.1)進行估計(回歸結果如表2.2所示)。從農戶收入方程的回歸結果來看,整體方程通過顯著性檢驗,而且絕大多數解釋變量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調整R2分別為0.39和0.56,對于微觀數據來說,這具有相對較好的擬合效果。
從表中明顯可以看到,在2005年和2007年這兩年中,勞動力數量、工資收入者比例、工資性收入比例、戶主受教育年限、戶主年齡及年齡平方均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其中,勞動力數量、工資收入者比例、工資性收入比例和戶主受教育年限對農戶收入存在明顯的正向影響,這與經濟現實是一致的。2005年的收入方程中,耕地面積的回歸系數在我們所常用的置信水平下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而2007年卻恰好彌補了2005年的不足,這可能是由我們所選取的抽樣數據造成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一定的誤差。兩年中戶主性別作為一個解釋變量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男女性別歧視的問題已經有所改善,性別差異在本節對收入方程的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當然值得一提的是,表2.2中所得到的戶主年齡變量系數符號是負的,這與人力資本理論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抽樣調查數據的特殊性所造成的。
同時從表中可以看出,地理因素對于農戶居民收入的影響還是很顯著的,是決定收入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地理數據的不可得性,我們在這里采用地區虛擬變量。這個估計也是和現實比較接近的,因為地理狀況是決定農作物生產的主要因素,而作物收入又是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當然還可能存在其它原因,比如說地理位置處于交通要地或是旅游勝地等。
從收入方程估計來看,2005年和2007年收入方程的常數項相差不大,但是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的估計系數存在一定的差別,這與所選取的抽樣數據是相關聯的,但一定要注意,這并不與本章要研究的問題相悖,我們只是研究影響農戶居民收入水平的相關因素,而不是確切的收入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