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金融脫媒對國民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
金融脫媒對國民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
>2024-03-27 09:00:00



中國特色的"金融脫媒"及其必然性

\\(一\\)中國特色的金融脫媒

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資本市場的金融改革逐漸深入開來,同之出現的是發展中必定伴隨的"金融脫媒"現象.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脫媒現象越發凸顯,我國不少經濟學者也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從 2010 年宋旺率先通過 MS-AR 模型開始實證研究,到2011 年胡紅葉運用線性回歸模型進一步深入探討,再到2012 年徐奕含對信貸和融資的分析研究,金融脫媒這一現象所引發的整個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問題被越來越顯像化,相比于歐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同的是,這是第一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金融體制結構改革,在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影響之下,"金融脫媒"道出的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激烈性的矛盾.

\\(二\\)金融脫媒的必然性

一方面,就居民而言,在國內物價上漲、銀行存款收益甚微,且隨時面臨資產負收益和理財理念不斷深入民心的情況下,居民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回報的增加,更為廣泛的參與股票、債券、保險、基金等繞開銀行金融管制的直接投資證券.而另一方面,大型企業尋求更低融資成本和更便捷充足的資金來源,逐漸把銀行高成本的融資渠道列為下策,而首選便利直接的金融市場,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商業票據等直接證券來籌資;而中小型企業受制于相關信貸政策和銀行自身條款及風險考慮,也無法通過銀行來籌資,銀行金融的中介地位逐漸下降.

金融脫媒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本文從中國經濟網統計數據庫和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采集了 2002-2011年之間我國相關宏觀經濟指標的一百多個數據,通過比對分析數據,發現從 2002-2008 年期間是金融脫媒深化時期,其中,在 2 0 0 7 年前后金融脫媒現象呈加劇狀態,到了 2008 年末開始慢慢緩解,其后金融脫媒指標水平一直保持在 14% 左右.

另外,還研究了其他國家金融脫媒現象并做了國際比較,通過與美國和日本的比較,可以看出:在程度上,我國目前的金融脫媒程度比日本和美國弱;但在趨勢上,我國的脫媒速度已快于 20 世紀 90 年代末的日本.

由此可以大體看到,金融脫媒現象在我國的發展狀態趨勢是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金融脫媒仍會是以一定速度不斷深化和發展,我國的金融結構態勢仍不可掉以輕心,而金融脫媒對我國宏觀經濟的沖擊仍是我們需密切注意的,依然是需要不斷更新措施應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本文將金融脫媒影響因素分為五類:

第一類,證券投資因素.其主要包含股票籌資、成交額、成交量、深證及上證收盤指數和股本總額;第二類,宏觀因素.其主要由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消費者對市場信心以及物價水平等宏觀市場要素構成;第三類,信貸因素.主要是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貨幣供應增長率;第四類,進出口對外貿易因素,其主要表現為順逆差上的經濟反映;第五類,利率差別因素.指各個商業銀行之間的利率差別和加權利率.

金融脫媒對國民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一\\)金融脫媒對證券投資因素的影響.《證券時報》報道,2013 年金融脫媒深化趨勢更加明顯,在當前市場背景下,證券市場上微觀融資改善,資金緊中顯松,另外銀行在近幾年的融資體系正在弱化,而固定市場在權益市場上低迷的現象好轉,再者信用債正在以顯著的新趨勢增長變化發展著,伴隨著不斷深入的金融脫媒,投資趨勢將會受到巨大影響,這一點特別體現在債券投資上.在深入的金融脫媒下收益率區間會相對變窄,而從中長期來看,又將有逐步向上的趨勢.因此就未來收益率在區間上的波動,個人研究認為在短期內區間將緩慢收窄,這一現象將會引導利率中樞出現中期趨勢的緩慢下降,而同時由于債券市場在中期具備穩步向上的空間,從相關產品的投資收益上可以分析出其收益是向上增多的,那么在風險的控制上將是可掌控的.

受到金融脫媒的格局影響,未來債券的利差因為信用級別的不同會有明顯擴大傾向.與間接融資模式的銀行承擔信用風險不同,金融脫媒的格局下信用風險是由最終投資者與需求者來承擔,因此信用利差所造成的風險是不可控的.除此之外,金融脫媒環境下的債市投資在靈活性上擁有更強的自由,投資范圍的擴大使其在空間上的范圍更廣.在較短的時間內,受制于不平衡的資本結構市場,利率缺乏市場化的動態機制,因此居民單純的資產結構即銀行存款在轉化為金融產品時較為困難,這種情況下大盤空間和股市估值以及市盈率、融資量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考慮到長遠的空間上,金融脫媒的影響之一就是造成大多中小企業以直接手段融資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企業資產證券化的進程,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籌資總額、活躍度的大幅提升將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從總的方面來說,金融脫媒是一種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因素.

\\(二\\)金融脫媒對宏觀調控的影響.

當前,新一輪宏觀調控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超常增長的規模,防止投資反彈,轉變依靠擴張性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這種粗放模式.但是,目前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仍然很大.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仍然來源于投資的擴張.雖然央行配合國家宏觀調控,將利率適當上調,同時銀監會加強了對于銀行風險內控的監管,使得銀行信貸發放得到規范.使市場資金減少,但經濟增長的速度卻是不降反升.

其原因是大量社會資金在流向市場時,繞開了銀行這一中介,金融脫媒下的資金體外循環加強,從而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弱化了宏調政策的作用,很明顯的造成經濟市場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因為我國在企業的上市這一方面較苛刻于其他國家,對于難以達到上市標準的中小企業來說,在金融脫媒不斷深化的環境下,中小企業的發展更加困難,融資難以解決,企業得不到發展,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必然會影響到經濟景氣指數和消費者的信心.而同時投資者對投資的盲目性,以及我國證券市場缺乏有力的監管,從而造成市場的投資過度,隨之涌現泡沫經濟,不可避免的物價上漲,對私人消費和投資都有相當程度的排擠,從而造成宏觀市場運行狀況的不良反應.

\\(三\\)金融脫媒對貨幣信貸因素的影響.

其主要表現在金融脫媒分流了銀行的資產和負債業務,直接導致了商業銀行作為融資中介的地位下降,隨著銀行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內容豐富,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作用也在減少.這些因素讓我國傳統的貨幣政策是通過銀行來傳導的歷史狀況徹底改變了,銀行在其中的地位被削弱,也就意味著銀行傳統的收入來源被大幅壓縮,同時隨著市場上各種理財產品的增加,居民的投資渠道也增加了,隨著居民對各種金融資產種類的投資,銀行存款的比重更是相應的下降,銀行與負債相關的業務也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除此之外,逐漸深化的金融脫媒,使得商業銀行的資產呈現多樣化,在這種條件下商業銀行可以有其他更為靈活的措施,以調節存款準備金率對自身放貸的控制,從而貨幣政策通過銀行貸款來傳導的渠道被削弱了,伴隨著金融脫媒對信貸的沖擊,在銀行存款業務相對減少的情況下,信貸市場也呈現萎靡.受到政策和歷史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金融脫媒在整個貨幣政策中的利導效應,主要在利率渠道來顯現,但是資產負債表也是以利率渠道來發揮的,由此可見,金融脫媒現象從整體上削弱了貨幣政策的傳導能力.

\\(四\\)金融脫媒對外貿因素的影響.

按照曼昆的宏觀經濟理論:開放的經濟下,外匯市場中資本的凈出口等于資本的凈流出,可貸資金需求會因為金融脫媒而減少,而可貸資金市場中國內投資與資本凈流出的和等于儲蓄,國內的投資和資本流出凈額降低,減少進出口,總之,金融脫媒降低了我國對外貿易的數額.除此之外,隨著金融脫媒的深化,在貿易融資方面,由于具有高資本收益率的比較優勢,也開始尋求更為適宜的變化,而成為銀行流貸未來轉型的重要方向.在2013年正式實施的中國版巴塞爾協議Ⅲ的內容中,在政策文件上對銀行信貸的資本要求予以更高的規范.于此同時,資產證券化進程的加強規范,是應對新資本框架的另一重要措施.可以看見,從流貸向貿易融資的轉變趨勢正在發生.在這期間,從"代付入表"實質上的提高信貸規模占用、資本計量和計提,到風險暴露的電商挑戰,電商勢必在不遠的將來加入進融資市場的爭奪,在控制融資和貿易的雙重角色下實現貿易和融資的無縫銜接.

\\(五\\)金融脫媒對利率因素的影響.

由凱恩斯理論得知,信貸市場上的儲蓄與供給是等價的,而貸款也可以看作是資金的需求,金融脫媒的利率影響是雙面的,短期內的貸款需求減少,信貸資金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因此利率會下降.而從長期來看,金融脫媒使儲蓄逐漸下降的同時會刺激利率的回升,相比來看負面影響在短期內會更加劇烈.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金融脫媒又可倒逼利率的市場化,在我國基本利率是國債利率,受到金融抑制政策的影響,利率區間的是在國家政策下制定的,商業銀行不能自行調整.自金融脫媒在我國的不斷發展以來,我國貨幣政策也隨之發生變化,具體在利率的傳導化渠道,弱化了信貸渠道,但是由于當前利率管制存在造成利率體系建設的滯后,利率渠道的作用發揮有限,信貸渠道仍是貨幣政策主要的傳導方式.貨幣政策調控由依賴數量型工具向更多地依賴價格型工具的轉變,有賴于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有賴于金融脫媒的進一步倒逼.

金融脫媒應對建議

短時間內,證券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對金融脫媒的反應小,而信貸投資、外貿和利率受到金融脫媒影響相對比較敏感;但是從長期來看,金融脫媒的不斷深化對宏觀經濟景氣指數、證券市場的影響會不斷增加;從作用來看,資本市場會因此更加活躍,在這種刺激下促進其發展與革新,但是其缺點也讓人警惕其深化過程,事實是金融脫媒導致相當一部分的宏觀要素指數的降低,從而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金融脫媒在我國的發展深化為證券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是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特別是造成現行的宏觀經濟市場的不穩定性,究其原因除了金融脫媒固有額兩面性的利弊,與我國的實際特殊情況也有莫大的關系.

"金融脫媒"是我國金融改革邁向現代化、全球化發展的一個必然現象.傳統的以銀行為中介主導的間接融資模式日益顯現出無法適應經濟快速發展要求的問題,因此金融改革勢在必行.對于如何有效應對中國特殊性的金融脫媒現象,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健全資本市場法制秩序,加強監管,另外,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放權市場減少不必要的干預.二是深化國家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商業銀行改革,商業銀行要積極拓展金融業務發展多樣化的理財產品,政策上適當放松利率管制,科學調整利率政策,加強利率市場化,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三是商業銀行自身要不斷創新改革發展機制,開拓市場,與時俱進發展適應需求的理財服務等業務,不斷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積極科學應對金融脫媒的沖擊.

參考文獻:

1 . 李燕華. 金融脫媒對我國貨幣政策的資產價格傳導渠道的影響研究[D ]. 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

2 . 易圣蛟,胡文君. 金融脫媒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基于 FAV AR 模型的實證分析[J].商業時代,2013,9\\(27\\)

3 . 戴玉華. 金融脫媒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研究[ D] . 浙江工商大學碩士論文,2012

4 . 孫欣華. 金融脫媒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分析[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3.7

5 . 馬曉霞. 金融脫媒趨勢下商業銀行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時代,2013,9\\(27\\)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