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宏觀調控作為國家調節經濟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的有力措施。就新時期社會發展狀況而言,經濟的發展在不斷前進,然而社會貧富差距卻在不斷加大,宏觀調控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究其原因,是當下社會發展與生產力水平方面產生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出現,主要是經濟運行中有時候與宏觀調控不能很好地結合,導致經濟活動運行中偏離了宏觀調控的運行軌道。如何在新時期中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健發展,我們就下面幾點進行分析闡釋。
一、新新形勢下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前期過度的投資,導致過剩的生產能力發生
過度的投資不利于宏觀調控對經濟的調節發展。然而,前些年我國國內過熱的投資現象導致生產能力過剩,而國內消費水平出現相對疲軟的下滑現象,這不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例如鋼鐵,電解鋁,焦炭,鐵合金,紡織等一些重要產業經濟,開始出現生產能力過剩的發展狀況。
\\(二\\)比較嚴重的貿易失衡情況發生
介于出口大于進口的順差貿易狀況,從表面上看有利于我國對外經濟的不斷發展。然而,從能源、資源等方面根本性問題考慮,過于強大的國際貿易順差不利于我國國內資源的有效調節,對能源資源產品的進口方面分析,現在出現高價進口的發展狀況,并不利于我國總體經濟的發展。由此,我們呼吁運用宏觀調控,調節我國的對外貿易狀況,使進出口貿易趨于平衡。
\\(三\\)國內不定因素的影響導致經濟偏離宏觀調控軌道的不科學發展狀況發生
2012至今掀起的反腐敗高潮,以實現零容忍的態度嚴打腐敗分子。從腐敗問題上分析,官員腐敗涉及的經濟問題直接影響到宏觀調控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因為腐敗所導致的經濟外流或者直接性的不正當經濟活動直接影響國家宏觀經濟的正常發展。例如前幾年一些貪官把不合法財產轉往國外,或者大力購房購車,導致我國房價飛漲,物價同時也出現飛漲的發展態勢,使不科學建筑和不科學經濟發展偏離了國家宏觀調控的發展軌道。這些不定因素的發展影響著國家宏觀經濟的正常運行,應該加以管理和控制。
二、宏觀調控與經濟增長之間長期性的矛盾分析
從我國經濟發展和基本國情考慮,如果能夠長期持續保持9%以上的增長速度是最優的經濟發展狀況。但如果沒能實現長期持續的增長發展,國家經濟發展就必須依賴于宏觀調控來實現對其發展的調控。然而,近幾年時間里,我國經濟運行中產生不少問題。
\\(一\\)農業基礎性地為逐漸弱化
在飛速發展的建設性經濟中,內需的不斷擴大和就業問題的不斷解決的同時,農業基礎性地為不斷弱化,農業發展得不到增強。例如房屋建設和交通建設方面,大量占用現有的耕地資源,而農民們大多不愿意種田耕地,農村與城市之間收入的差距加大,導致農民在進城務工和耕種糧食兩方面選擇了進城務工,這樣,農業基礎性地位不斷動搖,農業發展方面欠缺健全的發展機制,使宏觀調控與經濟增長之間矛盾長期性持續產生。
\\(二\\)城鄉經濟收入差距加大
城鄉差距的擴大,一方面也抑制了農民的消費能力,反過來也影響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所以這從短期的引發的一個方面的問題。從中長期來看,引發的主要問題就是增大對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這幾年當中,我們已經解決的能源資源問題又出現,比如說電力,很多地方出現了開三停四等局面。
\\(三\\)結構性矛盾不斷加劇
結構性方面的調整長期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從而使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這個比例嚴重失衡。在投資率方面,已經多年出現持續超過40%的發展狀況,而消費率卻處在53%左右。單純依靠高投資、高消耗、高污染等途徑來實現經濟的增長,根本不能給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同時也很難實現科學的宏觀經濟發展。
三、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緊縮地根,加強對于土地的管理,同時加強對三農的支持力度
整頓清理整頓開發區,規范土地市場的秩序,暫停審批農用土地轉為非農用地,暫停審批涉及土地利用的各級規劃,暫停涉及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的修改,通過這三個暫停,控制了對土地過度地這種開發。
與此同時,加強了對農業的支持的力度。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支持和鼓勵農民種植糧食,實現政策性補貼和糧價方面的補貼,穩定農民收入。例如每年給種田的農民穩定的惠農補貼,從良種補貼、農業稅收方面的直接補貼、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鼓勵等方面惠農政策的實施,從而使農民在家務農每年收入高于進城務工收入,這樣不但縮小城鄉差距,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面貌,促進我國經濟科學繁榮發展,同時也能夠解決就業問題,解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使少有所依,老有所養。
\\(二\\)采取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控制了貨幣的供應量和信貸的規模
從貨幣政策方面促使我國宏觀調控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不斷縮小,在貨幣量發行方面適當處理好內需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問題。例如緊縮銀根,控制貨幣發行量,使貨幣購買力處在合理的位置之中,有效控制通貨膨脹趨勢的發展,也能夠防止通貨緊縮的出現。同時加大農業信貸力度,多出臺具有時效性的惠農政策,幫助農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鼓勵更多的農民大膽消費等等。
\\(三\\)有效地及時地推出了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
匯率機制實現及時的改革,就是我們的國內內需的增長不足,出口的增速比較快,所以我們貿易的順差增加比較多,外匯儲備增長比較多,這樣我們就有必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近性的原則,來調整我們的改革我們的匯率形成機制和調整我們匯率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新紅.在經濟學與經濟法學共同話語下界定宏觀調控[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
[2]張勇.宏觀經濟管理中國范式的形成與發展——論中國宏觀調控實踐的理論價值[J].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2\\(01\\).
[3]周為民. 宏觀調控的五大誤區[J].社會觀察,2011\\(07\\).
[4]胡振華,主編.宏觀經濟學[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