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淺析大數據時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規模存儲設備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出現了大數據的概念。本文從物流企業幾個典型的業務模式出發,嘗試描述大數據時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的變革和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轉變。
關鍵詞:大數據;物流企業;人力資源;變革
進入21世紀的第2個10年,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規模存儲設備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帶動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興起,使如今的幾乎任何事物都可以數據化,這些數據更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急劇增長。2000年全球存儲了8000000PB(1024TB=1PB)的數據,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會達到35ZB(1024PB=1EB、1024EB=1ZB),僅百度每天處理的數據量就達100 PB,相當于5000個國家圖書館信息量的總和。如此大的數據量勢必對世界的運行方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在物流企業中,同樣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大量信息,從大數據的角度,這些信息并不是負擔,而是寶貴的數據財富。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數據,將給物流企業的業務和管理帶來巨大的變革,其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更是首當其沖。
1.何謂“大數據時代”
早在2008年,英國《自然》雜志第一次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具有4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的基本特征,即體量大、多樣性、價值密度低、速度快,簡而言之,大數據就是一個體量巨大,數據類別特別豐富的數據集。2011年,全球最大的戰略咨詢公司麥肯錫給出了大數據比較明確的定義并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麥肯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大數據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當前,大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大數據作為云計算、物聯網之后IT行業又一大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是真正有價值的資產,而云計算主要為數據資產提供了保管、訪問的場所和渠道。數據才是企業內部的經營交易信息,互聯網世界中的商品物流信息,互聯網世界中的人與人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的集合,其數量將遠遠超越現有企業IT架構和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實時性要求也將大大超越現有的計算能力。如何盤活這些數據資產,使其為國家治理、企業決策乃至個人生活提供服務,是大數據的核心議題。
大數據時代,開啟了人類社會重大的轉型,在不久的將來,許多現在單純依靠人類判斷力的領域,都會被大數據系統分析所改變甚至取代。根據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維克托·邁爾-舍爾伯格的觀點,大數據具有以下特點:1.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2.不執迷于精確性,而是接受并利用絕大部分的非結構化數據;3.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這使得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變革成為可能。按照大數據思維方法,在物流企業中,一切的管理行為皆可數據化,并且這些數據有取之不盡的價值,最終達到一個新的管理水平,完成變革。
2.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大數據
人力資源是物流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之一。物流企業的行業特點往往具有人員比較分散的現狀。那么,如何通過大數據的有效利用,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呢?讓我們先概括了解一下物流企業有哪些人力資源大數據。
2.1基本數據
這些數據記錄員工的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身份證號、學歷、參加工作時間等等,是一個員工區別于其他員工的最基本數據,這些數據在一定時期是靜態的,一般不需要做出更改。
2.2企業屬性數據
這些數據記錄員工進入本企業之后的情況,包括司齡、職務、職級、培訓情況、工作經驗、考核結果等等,這些數據相對而言具有一定動態性,也是企業在內部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
2.3日常數據
這些數據記錄員工的日常行為,包括一切與日常工作相關的數據,一般而言是非結構化的動態數據,是人力資源大數據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數據并不一定都是人員本身的數據,員工工作環境產生的數據也包涵在內。例如:如果想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叉車使用效率,就可以把與叉車工有關日常工作的所有行為數據化,比如叉車工的駕駛習慣、叉車的保養周期、行駛路線、貨物擺放、倉庫規模、貨架大小等,之后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全面分析來找出與叉車使用效率相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