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舊會計制度的對比,同時解決好制度改革之后的銜接問題,這對很多會計工作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舊會計制度的對比分析
新舊制度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業務范圍的擴大,資產劃分的明確,財務報表體系的完善,這從根本上優化了會計的流程,并大大提高了會計審批的效率。
1.業務范圍擴大。根據新的會計制度,學校目前的權力擴大,業務范圍也有所擴大,這不僅提高了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自主性和創新性,同時也可以提高財務信息的完整度,原來舊版的會計制度規定:“會計核算基礎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勤工儉學收支可采用權責發生制”,而今新的會計制度規定如下:“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的核算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采取權責發生制。
2.資產劃分更加明確。新的會計制度對資產的劃分更為明確,它規定:‘無形資產是指持有的不具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薄肮潭ㄙY產是指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質形態資產?!?這樣有利于學校對自己的財產有更嚴格的把控,減少了財務審批方面的漏洞,同時新制度還對固定資產科目進行了進一步的設定,規定將單價在1000元以下的固定資產轉為存貨,同時在新建賬目和轉賬時,進一步對余額進行分析,審核和研究,這樣有利于及時清理舊賬,防止壞賬的發生。
3.財務報表體系的完善。在新會計制度中,財務報表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財務報表向來是會計審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舊制度中是以“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這一公式為基礎進行編制的,而在新制度中是以“資產=負債+凈資產”為編制基礎的。與舊的會計制度相比,新的會計制度優化了財務報表體系,逐漸向企業會計制度靠近。新的會計制度不僅保留了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而且還額外增加了財政補助收入的支出表和附注,這種變化給財務報表帶來了更高科學性和完整性。同時,也有利于會計對賬目進行細化的梳理和總結。
二、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措施
國家發布了新的會計制度不僅繼承了老制度的一些優良特性,同時針對目前的變化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因此我們要以積極地態度去看待新的制度,主動適應它,目前新的制度發行時間仍然不是很長,可能有很多工作多年的老會計還沒有完全適應,因此我們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新制度的高效實施。
1.深化資產核算管理。自從新制度發布以來,固定資產的折舊要求從本質上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固定資產的整理工作困難重重,不僅等級困難復雜,而且程序也頗為繁瑣,并且時常有漏算多算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利用現在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開發統一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對整個區域的固定資產進行細致的管理,這種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僅大大減少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同時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還需要邀請這方面的專家來統一規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以及工作量,這樣才能保證新制度的順利運行。
2.迅速建立新制度的配套體系。在發布和推廣新制度的過程中,很多核算方面的范圍和內容等細節問題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這就要求內控制度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需要在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中進一步轉變,不斷地進行調整。我們不僅要堅決執行新的會計管理制度,同時還需要積極建立新制度的調整制度,將新制度與舊制度的不同著重標出并強調,因為新制度在推廣過程中,肯定會存在和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同甚至矛盾的地方,這會給新制度的推廣帶來很大的困難。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建立穩妥的調整制度來積極解決這一矛盾,設立財務管理中的各項調整制度,以求向新制度平穩過渡。
3.積極加強人員培養,提升人員素質?,F在很多會計人員已工作多年,業務流程非常熟悉,但是不可避免會出現思維定勢,思想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老版的制度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想要使新的會計制度廣泛運用,必須加強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和道德素養的提升,這從本質上決定了整個制度實施的質量,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定期財務培訓,從根本上加強財務會計人員的道德素養以及業務素養,另外要根據每個學校的特點,提供若干套不同的審批方案以供會計人員使用,這樣不僅保證審批制度的高效率,同時也能保證會計人員遞交的財務報表具有統一性。
三、結論
在新舊會計制度的頒布和實施中,我們感受到了財務審批制度的種種變化,在新舊制度的交替中,總會出現種種的問題與矛盾,銜接問題是其中最大的問題,只有深刻了解新舊制度的差別與原因,才能做好會計制度的銜接措施,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新制度在新時期的良好發展,同時也能促進會計人員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促進會計工作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曉秋。探討新舊中小學會計制度的銜接問題[J].會計師,2014,(14):22~23.
[2]丁以芳??茖W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問題淺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12):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