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C市路政管理局財務內部控制問題探析
【第一章】市路政管理局財務內控優化研究緒論
【第二章】財務內控的基本理論
【3.1】C市路政管理局簡介
【3.2】C市路政管理局財務內部管理現狀分析
【第四章】路政部門財務內部控制評價分析
【第五章】C市路政局財務內部控制改進
【結論/參考文獻】路政管理局財務內控制度構建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事業單位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單位類型,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是指“國家以社會公益為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時期逐步建立并發展起來的,事業單位的組織與管理體制具有典型的計劃特征--各類事業機構都為公立機構,資產都屬國有;政府決定事業單位的設立、注銷以及編制,并對事業單位的各種活動進行直接組織和管理”.
共可分為四種類型,包括 “全額撥款”、 “參照公務員管理”、“差額撥款”以及“自收自支”,依據資金來源進行分類。政府撥款是事業單位經費的基本來源,將用于向社會提供的各類社會服務中。合理的運用好政府的撥款,主要依靠各事業單位的外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兩種方法。外部管理控制主要是相關的外部機構監督,基本只能事后進行補救,而內部控制則能事先預防。由此可以看出,內控機制在事業單位的發展及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我國在近幾年才考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建設研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不斷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設,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與法規制度的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p>
2012年底,我國終于出臺了第一部關于事業單位內控的規范性文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下文簡稱《規范》),并硬性要求從 2014 年起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大家普遍認為,此文件的頒布實施 ,是我國在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控機制、深化事業單位改革上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具有里程碑意義?!兑幏丁返念C布與實施規范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使權力得到進一步約2束。這項規范的出臺將使事業單位在工作規范、高效運行等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防范各項運營風險,形成有效的防腐機制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我國對事業單位內控的相關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以前更多的是關注企業單位的內控研究,對政府機關的內控關注度不夠,這也是造成我國腐敗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面臨的現實情況是對事業單位內控的理解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完整的理論體系,現階段的理論研究成果對內控實施的效率及效果完全沒辦法保證。目前亟待解決的是建立一套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內控能否有效運行,制度設計合理與否、執行是否徹底等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有一個統一的、業界認可的標準。
內控是一個需要自我進化的動態過程,它需要在設計、執行、評價、改進這一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內控評價在其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內控的設計與執行需要通過評價來判斷,對評價結果的完善也要以它作為依據。所以,在整個內控體系中,內控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內控執行過程中,內控評價必須要貫穿其全過程,以便及時發現并改進存在的缺陷及問題??茖W合理的內控評價體系會直接影響到內控實施的效果及結果。
1.1.2 研究的意義
據統計我國目前事業單位一百三十萬左右,職工三千余萬,擁有各項資產三千多億元,每年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用于事業單位。合理利用現有技術及理論進行財務內控,嚴格法律、法規管好事業單位的各項資產、合理支出各項費用愈來愈重要,它不僅關系到事業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給事業單位的各項任務能否及時高效地完成。
財務內控是單位進行現代化管理的可靠保證,“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在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讓單位領導人及管理層對每一件具體事物都施加直接監督,并獲得準確的印象及判斷是不現實的,憑借某個人也不可能指揮好各項管理活動,憑籍某個人的觀察也不可能客觀評估單位的管理狀況。如要使單位各部門高效、有序的工作,只能通過嚴格的內控來組織,通過嚴密的規章制度來保證,通過有力的專門部門來協調及控制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只有通過嚴格的控制體系,領導才能及時、準確地了解各相關部門協調及工作的情況。進而實現財會內控目標:堵塞漏洞;消除隱患;規范會計核算;保護財產安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節約支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本文首先借助 COSO 模型對案例對象從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督五個方面進行定性分析,接著以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 C 市路政管理局內控評價模型,對現有內控情況得出具體分數及評價報告,最后對 C 市路政管理局完善內控設計提出意見建議。
1.2 研究方法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針對 C 市路政管理局這個具體案例運用以下三種方法進行系統分析:
1、文獻研究法:通過研究理論文獻結論,為論文的撰寫夯實理論基礎。
2、案例分析法:論文主要針對 C 市路政管理局這個單位案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定性與定量結合:基于內控五要素框架對 C 市路政管理局進行行政單位內控研究,再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 C 市路政管理局的內控構建評價模型。
1.2.2 主要框架
1.3 本文的創新與局限
1.3.1 主要創新
本文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文章嘗試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進行具體分析,對實踐中發現的及設想中存在的不足都嚴格按照內控 5 要素進行詳細分類,將問題科學量化、盡量明晰,以便于發現其內在基本規律,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內控建設制度化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本文借鑒國外公共部門內控建設的相關有益經驗,取長補短,對我國事業單位在內控建設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綜合分析。最后提出了要從內控五要素這一科學視角出發,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有著清晰理論概念及結構框架的內控評價標準,并制訂確實可行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議。
1.3.2 局限與不足
由于筆者知識層次有限、本身站位不高、自身能力一般,在研究及撰寫本文的過程中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國內對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研究剛剛起步,相關具體案例及文獻都比較少,這就導致研究數據及資料都很饋乏,再加上本人還處于知識積累階段,不能在浩若煙海的數據中提煉出其內在規律,只能單純從理論上去探索事業單位內控建設。
此外,由于筆者在事業單位中的工作時間僅有短短幾年,工作經驗及閱歷都不足,對有些問題的理解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偏差,對本文有些所涉及的研究課題研究的還不細不深,這也將成為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在事業單位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