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小民營企業應用管理會計探究
【第一章】民營企業管理會計優化研究緒論
【第二章】中小民營企業與管理會計理論綜述
【第三章】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管理會計現狀分析
【4.1 - 4.3】HY公司管理會計的崗位職能設置
【4.4】管理會計工具在HY公司的應用實踐分析
【5.1】HY公司推行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
【5.2 5.3】企業實施管理會計的改進方案
【結束語/參考文獻】管理會計服務民營企業的探析結束語與參考文獻
第五章 HY 公司推行管理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方案
5.1 存在的問題。
HY 公司在推行管理會計兩年多以來,為公司管理層提供了大量的決策信息,為改善企業管理、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全面預算管理及作業成本法的運用,使得管理會計的信息質量取得了質的突破,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獲得了全面提升。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管理會計在 HY 公司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現實問題,例如, 由于企業的戰略目標不清晰,導致前端的銷售預算準確率偏低,使得公司大力推行的全面預算管理一度出現停滯狀態; 由于公司所處階段--成長期,管理層的精力更多的花在了市場拓展方面,而忽視了公司內部管理體制的建設,特別是內部控制流程與制度,一系列的內部管理不夠完善,造成管理會計缺乏良好的企業應用環境,加上企業管理者過度的跳躍思維,使得管理會計信息系統難以成形固化; 由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完善、基礎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管理會計難以取得完善、準確的基礎資料,一度使得管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5.1.1 企業戰略規劃目標不清晰。
HY 公司是從一家微型企業走過來的中小民營企業,經歷著中小民營企業發展歷程中的成長煩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公司缺乏中長期的企業戰略目標與公司產品規劃,通常是做一個產品管個一兩年,然后再重新來,大多是一些短期行為。進入 2009 年以來,公司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單靠這種短期效率難以滿足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公司管理層開始意識到必須進行管理改進,制定公司戰略目標,進行中長期產品規劃。
兩年前公司制定了第一次中長期戰略規劃,一個 3 年以上的經營方向的規劃,有了清晰的產品路標演進及公司宏遠的使命與愿景。由于缺乏必要的戰略規劃理論指導及經驗借鑒,第一次戰略目標的制定有些激進,實際并不是很成功,特別是在未來一年的銷售目標,缺乏充分的市場分析、SWOT 分析與數據支持,加上通信行業的市場波動性及激烈的競爭,目標達成率不足 40%.其中最大的失誤在于公司進入 TD 智能機行列,因為智能機市場是一個海量市場,更是無線通信領域發展的潮流,盡管外部市場容量巨大、機會甚多,由于公司傳統的強項產品是無線數據終端,對于 TD 智能機市場并不十分了解,且經驗積累匱乏,故在 TD 智能機市場,公司的目標達成率不足 20%,充當了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在經歷了戰略失誤之后,HY 公司管理層及時調整戰略,重新確立了以數據終端業務為主的戰略經營目標,為公司后續的穩健經營確立了正確的方向。
企業的經營活動與目標都源自于企業的戰略目標,管理會計的工作也不例外。在經歷戰略規劃的失誤,以及經營目標的不斷調整,致使管理會計所提供的決策信息有用性不足,尤其在年初制定的銷售預算,因市場的變化與激烈波動導致銷售預算準確率極低,從而傳導公司的資源投放效率降低,并造成一定庫存的積壓與資金占用,人均產出比大幅下降,實際經營與預算數據嚴重脫節且沒有相關性等。
5.1.2 內部管理流程與機制有待持續改善。
通常民營企業的管理風格與企業的創始人風格相似,HY 公司的創始人管理風格帶有典型的狼性文化,追求效率的扁平化管理。這種扁平化管理方式要求一線人員具備相當的處理問題能力,并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公司的快速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公司人力資源招聘的主要來源于校園招聘,這使得公司人員結構非常年輕。校園招聘的主要有利之處在于:剛畢業的大學生學習能力強,易于塑造與培養,易于接受企業文化融入團隊,有較好的歸屬感,可以成為公司強大的"子弟兵";不利之處在于:剛畢業的大學生幾乎沒有工作經驗,通常只能在原有環境下成長,不能為公司帶來管理與技術上的新鮮血液,至少短期不能,且相應責任的承擔能力有限。HY 公司秉承的這種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致使企業缺乏高端的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也只能是在逐步的培養與成長中,故扁平化的管理并未達到公司理想的效果。
追求效率必定縮短流程或加速流程的運轉,一些流程制度因為業務與管理的需要被簡化,原有的審核機制也基本成為二級終審制等。這些措施與變革,對于一家微小型公司而言沒有問題也無可厚非,因為那是一種目視管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單靠目視管理已不能滿足公司的管理需要,特別是跨部門的協作與信息傳達,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 由于信息化平臺不完善以及 ERP 的使用不規范,導致公司生產物料不齊、存貨盤點不準確、公司產品成本核算不準確、成本分析數據失真、管理會計提供的決策信息有用性價值不高;由于公司高層管理者的主觀決策導致大量在途采購訂單壓力突顯公司的風險防范機制的缺失與內控制度的不完善等等。
由于流程的缺失與制度的不完善,出現的種種問題雖然已在公司高層引起了的重視,但還遠沒有戰略性重視程度,認為流程必將引起效率低下、員工推倭責任、官傣習氣產生等;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強調的是目標與責任,希望通過明確的目標來牽引大家的工作方向以及強化責任感來提高工作效率,這樣的管理方式就要求員工的責任心與工作能力有較高的水準。理想與現實存在一定差距,公司的制度流程功效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流程制度的完善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其功效不可能一促而就,還需要與公司的不同發展階段與實際業務相結合。這些都給管理會計標準模型的有效應用帶來障礙,故本文認為,公司在追求業務與管理效率的同時,還需持續的完善流程與制度,這是公司一項長期的"基礎建設項目",它將為公司日后的不斷發展壯大發揮應有的作用。
5.1.3 全面規范的基礎管理工作。
扎實規范的基礎管理工作是任何企業高效應用管理會之根本所在。HY 公司處于高成長階段,存在于一個不夠完善的內部治理大環境下,影響到管理會計分析的許多內部基礎工作都急待規范,例如: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部分供應鏈員工對 ERP 的認識程度不足,為了解決短期或眼前問題,違背 ERP 的固有原理進行簡化操作,造成系統數據紊亂,成本核算失真; 在庫存管理上,由于倉管員的技能水平、責任心及管理方式的影響,使得公司庫存管理一直存在較低水平,每次盤點實際庫存與 ERP 系統庫存均存在較多的差異,使得實際成本耗費難以取得準確的數據; 在費用管理方面,盡管財務人員一再強調,當期發生的費用在當期報銷或支付,但公司員工的思想腦海里并沒有這種概念,所以跨期報銷或跨期支付現象嚴重,更有跨多期現象,致使管理會計在做費用分析時,難以取得及時的、真實的數據,所提供的信息有失及時性與有用性;④在銷售預算方面,市場人員缺乏足夠的預算理論與經驗,加上對預算存在麻痹思想,所提供的銷售預算數據存在應付差事現象,嚴重影響了管理會計的預算管理功效,且對公司資源投放決策存在重大影響;⑤在項目投入管理方面,項目的投入缺乏規范管理,主要表現在樣機的控制與模具的投入方面,市場人員使用樣機進行市場拓展無可厚非,但大批量無償使用樣機缺乏成本意識,或者缺乏樣機使用流程與規則,或者是有流程也不按流程操作,給管理會計的項目預算規范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與難度。
管理會計的分析數據主要來源于財務會計,財務數據的失真已嚴重影響到管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及時性、相關性與準確性。本文認為,規范化的基礎工作是提高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