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醫院庫存采購內部控制優化探究
【第一章】內部控制在醫院采購管理中的應用緒論
【第二章】內部控制基礎理論綜述
【第三章】X醫院庫存物資采購管理現狀分析
【第四章】X醫院物資采購管理的改進措施
【第五章】X醫院庫存物資采購改進后的效果
【結論/參考文獻】醫院物資采購內控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 X醫院庫存物資采購管理現狀分析
3.1\ue5ceX醫院庫存物資管理簡介
3.1.1\ue5ceX醫院簡介\ue5cf
X醫院是市屬的一所集醫療、教科研、預防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H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日平均口診量8000余人次,專病口診70余個,開展診療技術項目89項,配備大型醫療設各如CT、ECT、DSA血管機等近30種,中藥房常備中藥飲片近600種?,F有職工1200余人,其中博±生導師5人、碩±生導師38人,教授、副教授共36人。X醫院擁有皮膚科、也血管、脾胃病、針灸、兒科、婦科、醫治未病中屯、等32個臨床科室,對風濕病、銀屑病、胃食管反流等多種疾病的中醫診療水平居國內外領先。目前,醫院擁有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5個北京市重點學科;8個國家臨床重點???、1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并承擔著本科生、碩±生、博±生的教學任務,現有12個中醫??平萄惺?,7個學科碩±培養點。
3.1.2\ue5ceX醫院庫存物資管理現狀\ue5cf
醫院在管理制度中規定對庫存物資實行歸曰管理方式,明確劃分各歸口管理部口的權限職責,相應的請購權授予給相應的歸日管理部口。由采購供應部統一采購的庫存物資,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且相應的歸曰管理部口被授權后,才可W采購相應的庫存物資,其他任何部口均不得私下私自采購。醫院的采賄供應部由主管采購的院長主管,負責全院醫用試劑、醫用耗材、總務物資(包括辦公用品、五金材料、日用雜品等)的采購和存儲。采購供應部負責全院的物資采購,采購供應部現有主任1人主要負責醫院物資管理和采購業務工作,采購員3人主要分管總務物資、醫用試劑、衛生材料S類物資的采購工作,實物會計2人負責物資記賬、報表統計等工作,庫房管理員4人負責物資倉庫的管理等工作。2014年采購供應部從182家供應商胸買衛生材料5628萬元,從61家供應商采購醫用試劑3158乃元,從98家供應商采購總務物資808萬元,總計%94萬元。
3.1.3 X醫院物資采購管理評價\ue5cf
由上文可W初步看出又醫院的各項管理都僅依靠一個單獨的職能部口來完成,這樣的話就會使^切采購管理活動不夠公開透明,可抖說基本上處于相對落后的水平。供應商的選擇大部分沿用W前年度的供應商。價格的確定,多半通過比質、H家比價、沿用前年度供應商所提供的價格來完成。醫院整體采購管理相對粗放,若提高醫院的物資采購管理,必須要從采購的各環節入手,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強采購成本控制。
3.2 X醫院物資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由于X醫院的管理層大多是從臨床轉崗,所W更多的關注醫院醫療水平的發展,從而忽視了對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醫院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偟膩碚f,X醫院并沒有建立一套適合庫存物資采購業務的肉部控制制度,采購管理也較為粗放、寬泛。缺乏健全的采購監督機制,采購風險的防范意識不強,還缺乏系統的風險應對、風險評估與風險識別策略。
(2)人為資源制度不完善醫院管理層往往認為物資采購就甚簡單的采購、入庫、出唐的過程,工作簡單而重復,不需太多的技術含量,所W對采賄相關人員的?;R水平要求不高,選擇范圍較為寬泛,更不用說對采購相關人員定辨的培訓,導致醫院物資采購處于較原始的模式。但醫院醫用耗材、醫用試劑的采購專業性強,對采購人員的要求也應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部口多年隸屬于財務處,審計人員也是財會出身,相對其他業務知識了解較少,內部審計局限于財務報表審計,缺乏內部控制審計方面的知識,不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3)人員設置安排不合理若要控制措施能得^^J>有效實現,環境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基礎,這是內部控制理論著重強調過的。從上述組織機構圖和崗位職責圖來看,醫院物資采購流程比較清晰,責任劃分也比較明確,但也存在一些管理問題。醫院總務物資采購、醫用耗材、醫用試劑采購員分別只安排1人負責,且采購員工作崗位固定,多年未進行輪崗,缺少了采購員間的監督與制約,增加了采購中的腐敗風險,可能造成采購質量或者數量上與實際需求不符。
(4)物資采購范圍劃分不清X醫院明確將物資采購分為總務物資、醫用耗材、醫用試劑采購,卻并未對這H類采購進行明確的定義,劃分出各類采購的范圍,采購人員只能憑個人理解確定采購是否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造成采購分工不清職責不明,采購物資混亂甚至是重復采購。另夕h醫院設有醫用耗材委員會,但并未明確列出專家名單,確定耗材委員會的職責,只是由使用科室和采購供應部主任決定采購事項是否上會,列席的專家由使用科室和采購供應部選擇,這種方式導致醫用耗材委員會在實際形同虛設,失去了本身的監督作用。
(5)采購預算不全面缺乏采購預算與采購計劃的規范制訂,僅是依據采購供應部的庫存狀況和各需求部口的請購單,便簡單進行采購,缺少了對費用的整體控制。雖然醫院每年都會做年度預算,但是一般都僅是粗化的針對大項目,或只是針對個別部口,醫院采購供應部并沒有制定出具體的預算金額。醫院薄弱的預算管理制度,很容易導致費用支出失去控制,使醫院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各行其是,無法統一。年終也無法將實際發生的費用與年度預算進斤合理的比較,分析出預算差異的原因。
(6)采購制度與執行不統一醫院的請購和采購制度的執行不夠嚴謹,雖然制度上要求物資由采購部口統一采購,但即便請購單簽字審核不夠完整,試劑的采購仍然可由使用科室主任審批后就報送試劑采購員;甚至總務物資的采購只需根據庫存管理員的口頭計劃就可直接報送采賄員,而不需要主管院長和采購供應部主任的審批。除此之外,還有隨意手工更改部分請購單所下達的物資種類或請購數量的情況,或在缺乏主管核準簽名的情況下,僅需要電腦列印出請購單,便可W手工增加物料請購需求的情況。
(7)供應商的選擇及管理落后供應商開發與評估管理有待規范,未建立合格供應商資料檔案且沒有及時更新歷史記錄,導致醫院物資供應商魚龍混雜,在物資采購的供應商選擇中,采購人員有較大的可操作空間,產生潛在的風險。2014年采購供應部從1拍家供應商購買王生材料5628萬元,從61家供應商采購醫用試剤3158萬元,從98家供應商采購總務物資808萬元,總計9594萬元,采購供應部口只是從上述供應商中簡單的按照物資的分類進行了統計。目前,X醫院大部分的物資采購沿用以前年度供應商,但并未對供應商進行詳細的分類登巧管理,企業是否還有充足的供貨能力,營業執照是否進行了年檢,這些都無從考查,更不用說對各供應商的供貨價格、質量進行評比分析,價格高、質量差的供應商也充斥其中。價格、質量都只能參考W前年度的,沒有與市場行情進行充分的比較,造成與市場行情脫軌,甚至出現同一種物品兩種價格的現象。如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可能在幾個月內同一型號的產品就會出現降價,而采購部口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采購物品。對于首次購買的衛生材料,不在政府采購范圍內的,供應商一般由使用科室推薦,雖然是由使用科室和采購供應部口共同選擇,但最終的決定權由使用科室主導,增加了舞葬的風險。采購流程中明確規定貨比蘭家,但有時也是形式上的貨比H家,提供的H家報價也只是沒有具體聯系人和咨詢電話的未蓋公章的報價單,并且沒有對報價資料歸檔保存,有造假的嫌疑。對于首次購買的在政府采購范圍內的衛生材料,供應商的選擇也比較多,采購員可能只習慣性的從一家購買,多數采購員習慣性的認為政府采購價格是固定的,沒有批量采購的優勢,實際上政府采購物資也分零星采購和批量采購,批量采購價格較低。這就表明醫院雖然擁有供應商集中程度高的優勢,但卻沒有帶來規模采購的價格優勢,相關人員沒有根據采購量的變化與供貨商談價,及時調整價格。
(8)采購方式不合規醫院未成立招標委員會,沒有規范的招標采購程序文件和招標委員會,對總務物資、醫用耗材和醫用試劑都是進行分散采購,沒有規模采購的價格優勢。其中總務物資采購中的用量大、全年支出費用高的復印紙和砸鼓都沒有選擇政府采購方式,而是選用政府采購范圍外的多家供應商,導致供應商選擇存在風險,價格參差不齊。
(9)價格依據不合理物資采購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是物資采購價格,多種因素(例如物資產品質量、技術配置、售后服務等)都會影響采購價格的形成,醫院的成本費用直接受具體采購價格的影響,醫院物資采購的價格多數沿用合作過的供應商前年度購買的價格,一方面不夠公開詢價信息,受前年度關系供應商的局限,而不是隨時根據市場變化做出調整,也不要求供應商提供同區域同級別醫院的物資采購合同或發票作為參考。如果供應商要求提高價格,也只需曰頭與采購員提出,并與采購供應部主任口頭約定,并未形成書面的申請,解釋物品漲價原因,也不用主管院長審批。對于首次合作的供應商,即使要求提供別家醫院同品牌同型號的合同報價或發票,采購人員也不太關屯、合同的真假,只是當做一種形式上的任務來完成。另一方面,過度詢價只注重價格,有時也忽視了審查服務質量與供應商資格。
(10)采購合同簽訂不規范在缺乏正式的采購合約的情況下,僅憑歷史采購記錄維持業務,便與絕大部分供應商持續業務往來,首先無法準確確定供貨商的資格與實際履行能力,有些大宗采購的供應商的注冊資本也只有幾萬元,貨物的質量、供給能力都容易讓人產生質疑。其次雙方對物資采購的質量、交貨時間、合同價款、付款方式、爭議解決方式等必要條款都沒有正式的條文進行規定,醫院對貨物質量驗收的標準無從依據,對供應商送貨的及時性也無從考察,出現問題后對雙方責任難W界定,導致醫院處于被動的局面,利益得不到保護。另外,絕大部分的物資都是先送貨入庫,事后補簽合同,造成合同管理混亂。
(11)貨物驗收不嚴格貨物驗收工作存在缺失,貨物的驗收應由庫管員和采購員共同完成,驗收完成后共同在貨物驗收單上簽字。但實際工作中,會出現采購人員一人完成簽字驗收,庫管員事后在驗收單上補簽字,甚至不簽。驗收記錄不完整,驗收標準不明確,《驗收單》上的數據事后憑記憶隨意填寫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若發生質量問題也很難發現是哪個批次的,無形中損害了醫院的利益。
(12)庫存管理不規范首先,醫院使用的庫存管理軟件己使用十余年,無法滿足醫院日益復雜的物資采購的整個過程的有效記錄,與財務系統數據不能直接轉換,影響了部口間的工作效率。其次,醫院庫存物資的管理混亂,入庫不記賬,領用不銷賬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庫存的盤虧、盤盈。
實際工作中,物資記錄的滯后很容易造成庫存物資不能及時結賬;基于各種原因,無法定期盤點庫存物資,造成無法核對賬實,難化及時發現庫存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對己過使用期限、盤虧、盤盈、長期不用已經破損的庫存物資沒有進行及時上報處理,致使賬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