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稅務風暴以及和火電施工企業劃轉改制,火電施工企業財務核算各自為政、執行政策混亂等矛盾越來越突出。①會計政策執行不一,使稅務機關在對火電施工企業進行輔導和稽查時溝通困難,加大了企業稅務風險;②火電施工企業改制前是分屬于各省電力公司的輔業單位,各企業橫向聯系不多,會計政策不一致造成的影響不大,改制后火電施工企業都處在同一平臺下,會計政策不統一造成在財務數據匯總、同業各項財務指標考核對比等各方面工作的困難。因此,統一會計政策是目前各火電施工企業財務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務。
目前火電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基本都實行企業本部和下面各工程項目部兩級核算體系。企業本部主要核算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工程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作為火電施工企業的利潤中心,是火電施工企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文章主要探討電力施工企業項目部級核算收入、成本、利潤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電力施工企業執行會計政策的最重要的差別所在?;痣娛┕て髽I于 2008 年開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全面趨同,引入公允價值、資金時間價值等概念,在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所得稅、應付職工薪酬等業務處理上也采用了全新的方法。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對電力施工企業并沒有特別的規定,尤其是對于施工企業最重要的收入和成本的確認依然沿用了《建造合同》里的方法?!督ㄔ旌贤酚?1998 年由財政部頒布,1999 年 1 月 1 日先由上市公司開始實行,主要規范的是施工和建造大型設備或機械的企業對跨年度建造工程產值和利潤的確認,在《企業會計準則》里《建造合同》作為第 15 號準則單獨列示?;痣娛┕て髽I應是該準則的主要實行單位,但很多企業因為對該準則理解不夠或偏差,在執行中情況卻差別很大,很多企業根本沒執行,執行的企業在具體會計處理以及完工百分比確認方式上也是千差萬別??梢哉f,新形勢下火電施工企業工程財務核算的核心內容依然是《建造合同》的理解和應用。
首先是收入和利潤的確認問題。尚未執行《建造合同》的企業,是以項目部計劃部門編制、建設單位(客戶)認可的工程進度結算單所列該期進度結算金額為收入,以項目部當期實際列賬成本為成本,兩者差額再扣除營業稅金及附加后為當期利潤。這樣做看似更符合實際,其實弊端很多。因為火電安裝工程是一個龐大和復雜的系統工程,因各種客觀原因,收入和成本并不能同步認可和發生。收入方面如因建設單位對工程進度認可方法的不同,如一些施工項目鍋爐鋼結構件在地面組合建設單位不認可進度,只有將結構件吊上鍋爐安裝后才認可,而有的建設單位則認可地面組裝的工作量為進度,二者有很大的時間差異。而不管建設單位認可與否,地面組裝工作的人工、材料、機械費等都是要發生的。成本方面如因未結算的分包工程和因供貨方結賬滯后造成已發生而未列賬的材料款(在施工企業,此類問題非常多)在賬面上不能列為成本,致使賬面成本嚴重低于實際已發生成本。因火電施工工程基本上都是跨年度工程,這樣造成工程期間的年末,收入和成本經常嚴重的不匹配,直接影響項目部賬面利潤的真實性?!督ㄔ旌贤方鉀Q了這個問題,即在工程開工時即可預估總利潤水平,在整個工程期間的資產負債表日都可以該比例來均衡地確認收入和利潤(當然前提是工程期間預估值不發生變化,如發生變化,可追溯調整),而不用擔心賬面實際列示的收入和成本是否匹配。
《建造合同》是大范圍內規定執行的制度,具體到實踐工作中,其中一些內容與火電施工企業沒有直接關系。如《建造合同》將建造合同分為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痣娛┕ず贤径际枪潭ㄔ靸r合同,而且就目前國內市場來看,沒有成本加成合同存在的環境。因此這里只探討與火電施工企業實際財務核算有關的內容。對于合同收入與合同費用的確認,準則規定了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即: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的估計,企業應根據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這里涉及三層含義:①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前提和條件;②在什么時間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③完工百分比法的含義及運用。
一、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四個前提和條件
前兩項分別是:①合同總收入能夠可靠計量;②與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痣娛┕て髽I的客戶基本都是全國性企業或大型集團公司,上述兩項基本都能保證。后兩項為:③在資產負債表日合同完工進度和為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確定;④為完成合同已經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和可靠地計量,以便實際合同成本能夠與以前的預計成本相比較。隨著工程成本預測及管理的實踐經驗不斷提高,火電施工企業對于上述兩項條件完全能實現。因此項目部財務核算完全具備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前提和條件,火電施工企業必須全面執行《建造合同》會計準則。
二、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確定
《建造合同》規定在資產負債表日(即 12 月 31 日)根據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在工作實踐中,項目部需要在每季度末報送季報,實際上就是用完工百分比法每季度確認一次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假如一個工程,2012 年 2 月開工,2013 年 10 月完工。則需要從 2012 年 3 月 31 日開始至 2013 年12 月 31 日之間每個資產負債表日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一次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
三、完工百分比法的含義及運用
完工百分比法的含義及運用分兩個步驟,首先確定建造合同的完工進度,計算出完工百分比?!督ㄔ旌贤芬幎巳N方法:①根據實際發生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②根據已經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預計總工作量的比例確定;③已完成合同工作的測量?!督ㄔ旌贤分饕扑]和介紹了第一種方法,即根據實際發生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的方法。但是根據火電施工企業項目部的核算特點,第二種方法更適合于火電施工企業。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條。
1.規則的制定者可能更熟悉工業會計,認為在施工或生產過程中完工進度不如實際發生的成本更容易計量。而火電施工企業所承攬的施工項目基本都是采用每月向建設單位申報工程進度結算表的方法,性質相當于每月都由建設單位確認當月施工產值或收入。所以采用第二種方法,即根據已經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預計總工作量的比例確定完工進度的方法。不僅收入數可以直接取得,而且更符合會計核算基本原則。工程結算稅金還能與當期實際交納的稅金匹配。
2.如前面已探討過的,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成本因未結算的分包工程和因供貨方結賬滯后未列賬的材料款(在施工企業,該類問題非常多)在賬面上不能列為成本,致使賬面成本嚴重不實。如果采用第一種方法來計算完工百分比,必然導致完工進度嚴重低估。為盡可能真實反映工程實際進度,必需補提一大筆成本。而因客觀條件限制,補提成本只能大致估計,不可能很準確。不但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即使估出來對報表審計人員也缺乏說服力,有人為調節之嫌。
3.合同預計總成本的確定辦法。因客觀條件的不同,每個企業都可以規定和設計適合自己的預計合同總成本的辦法,只要符合客觀事實并且能得到各相關部門的認可。在這里筆者介紹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供火電施工企業財務人員參考。目前電力施工企業都實行項目內部承包制,因此可以把每個項目部對企業本部的內部承包成本指標作為基數,加以適當調整即可。因為內部承包成本指標是由工程經驗豐富的管理和計經人員制定,是比較符合客觀實際的,除非因大的意外因素或工程管理水平異于常值等極端原因。之所以需要適當調整是因為內部承包成本指標和項目部賬面所列成本口徑很多情況下有可能不完全一致。根據各項目部實際情況,財務人員以內部承包成本指標為基礎,加上不在內部承包成本指標內,但需項目部列賬的成本;減去在內部承包成本指標內,但不在項目部列賬的成本,即為該工程項目合同預計總成本。特別應該提示的是,因為預計總成本的確認直接決定了工程期間每個資產負債表日的成本和利潤,因此一定要將確認的過程和所有基礎資料完整保存備查,以規避各種檢查和納稅風險。
結合項目部財務核算實踐,完工百分比法確認當期合同收入和費用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當期確認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已確認收入
當期確認合同毛利=工程預計賬面利潤×完工進度-以前已確認毛利
當期確認合同費用=當期確認合同收入-當期確認合同毛利-當期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
如果按第二種確定完工百分比的方法來確定完工百分比話,第一個公式中當期確認合同收入其實就是當期項目部所報的進度產值。
具體到賬務處理時分錄應為:
A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注:分錄里“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所列數應為第二個公式里的“當期確認合同毛利”加上第三個公式里的“當期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
除收入和利潤確認的方法不同外,《建造合同》在賬務處理上也與原來有了一些變化,如增加了“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兩個二級明細科目。這樣原來項目部在“工程施工”下面作為二級科目核算的各成本項目只能在“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二級科目下作為三級科目核算。增加了“工程結算”
科目,用來登記當期工程進度款。大致分錄如下:
B 借:應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
實際到建設單位結算工程款時,再作C 借: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假如客戶代扣)
工程施工(客戶代扣水電費等其他費用)
貸:應收賬款
“工程結算”科目期末保留余額,并不轉入主營業務收入。同理,新制度下工程施工科目余額也不再轉入主營業務成本。到工程結束時,將以上兩個科目余額對沖:
D 借:工程結算。
貸: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合同成本
以下還要補充幾點。①關于合同外收入,主要指設計變更、進度獎等的核算。如果符合收入確認的條件(即建設單位已認可;收入數能確定),即可確認為當期收入。增加合同總收入并調增工程預計毛利。然后繼續按上面公式來確認當期和今后各期合同收入和毛利。②關于預計損失的會計處理,《建造合同》
規定如果合同預計總成本超過合同預計總收入,應將預計損失確認為當期費用。因火電施工企業實行兩級核算的特殊性,文章認為應作如下處理。
(1)先由企業本部確認該合同整個預計損失。
E 借:管理費用。
貸:存貨跌價準備。
(2)每期該項目部報來虧損時,企業本部作。
F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內部往來。
另外,《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具體成本核算并沒有詳細加以規定,電力施工企業可以根據本企業自身管理的需要來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體系。而不需要受之前的條條框框限制,擺脫核算工作與管理工作脫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