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我國企業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財務管理一直受到企業高層人員的高度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關系著這個企業的資金的流動狀況,做好財務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業的資金流失,避免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企業財務管理的體系一般而言可由兩大管理活動組成。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二是企業的管理會計。無論是企業的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在一定時期的利潤狀況,實現它們之間的融合更是對企業發展潛力的提高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
二、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現狀
企業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國的大多數企事業單位卻對此沒有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有許多企業認為管理會計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來說是不必要的,因此在企業的發展中只注重財務會計。然而,這種想法無疑是完全錯誤的,企業的財務會計是立足于企業的資金而言的,財務會計的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而管理會計則是以轉變企業的管理觀念,改革企業的管理體系為前提。因此,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從企業財務管理的兩方面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價值。兩者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三、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簡述
企業的財務會計即是在企業自身正常經營活動的基礎上,相關的會計人員根據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提出與企業經營活動有關的財務規劃,并且在企業面臨資金流動困難的時候負責向企業提供資金收支的規劃。在大多數的國有企業中,企業財務會計人員往往還要在企業管理人員的要求下制定相關的財務規劃和財務報表,以便使企業資金的每一部分的流向都做到有據可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隨著市場競爭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面臨的種種人力資源競爭和市場競爭也逐漸增多。因此,新時期的企業對于企業的財務會計的要求更加嚴格,財務會計人員需要按照企業相關的規定,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規劃,其建立在市場調查下所獲得的有關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數據必須具有一定的準確性,以免影響企業的戰略規劃的制定。企業的財務規劃既不能盲目,也不能謹小慎微,否則就會嚴重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長此以往,還會降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分量。
企業的管理會計則是建立在企業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并對企業的運營成本提出分析和探討。在財務管理活動中,企業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是整理企業在活動中的各項資金流動情況,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自上而下的核查。另外,管理會計還需要針對企業各項的財務信息制定一個符合企業發展的長期的規劃,并要做到極力避免企業在未來所遭受的風險,降低企業受到的經濟損失。企業的管理會計不僅要做到仔細了解企業本身的經營情況,還要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市場行情,及時分析市場動向,并對同行業其它企業的經營體系和財務管理狀況作出分析,以便更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體系的改革。
四、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對比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雖然都是企業財務活動的一部分,卻是從不同的方向為企業的經營活動做出貢獻,以下筆者將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詳細地對比。
第一,研究的對象。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提供了方向,保證企業的長期高效運行。
第二,運營的方向。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根據企業在各個時期的運營情況做出相應的報告。然而財務會計相比于管理會計而言則需要針對企業運營的各項數據情況做出相應的分析,為企業提供具體的經營目標。
第三,企業的內涵。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和企業的利益密切相關。然而從它們在企業的內涵上來說,財務會計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企業的經營的一種記錄,管理會計更多的是對企業運營的一種規劃。財務會計通過將企業以往的經營情況記錄在案,來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同時也有利于管理人員對于企業的經營提出反思。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整理的財務報告對企業的經營方向做出一定的預測,保證企業能夠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
第四,人員的素質。通俗上來說,管理會計比財務會計更加要求人員的職業素養。財務會計只是需要人員具有一定的會計學的知識,掌握會計學運算的一般方法,明確關于會計學的法律法規。而管理會計不僅需要人員具有深厚的會計學的基礎,還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同時要求管理會計人員能夠熟練運用有關統籌運算的計算機輔助軟件,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戰略規劃。在財務報表的制定上,管理會計更需要人員具有統計學的一般知識,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會計,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管理會計是新時代下財務會計工作的一種延伸。
五、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重要性
在新的時代下,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滲透,市場經濟逐漸變成經濟形勢的主流。企業的經營在面對新的時代挑戰下,為了不被市場所淘汰,就需要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改革。
在我國長期的企業發展中,低效、落后的財務數據處理曾一度成為企業財務處理的主要模式。這對于當下的企業發展是尤為不利的。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進行融合可以大大提高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的效率,在強大的互聯網的支持下,這種融合可以更加為企業的經營戰略提供指導。
經濟全球化的形勢帶來的必將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企業經營方式的改變,而這種變化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企業面臨的各種市場數據將具有極大的不可靠性,而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進行融合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收集的數據的質量,為接下來的企業的發展提出明確的要求。
企業的經營不僅僅是針對于企業的生產效益,更多時候,它是一種企業整體經營理念的體現。而這種體現又是企業在產品加工、產品分析到推出市場等各個經營環節的表達。企業經營工作之間的邊界不再像以往的那樣明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經營正在朝著經營一體化的方向邁著步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則是這種經營一體化的重要體現。財務會計可以為企業的產品加工、產品分析等提供指導,從而推動管理會計工作的進行。管理會計也可對財務會計整理的財務報表進行深入地剖析,提高財務會計工作的效率。
六、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方法
鑒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對于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以下將對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工作的融合方法做出探討,以求切實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
第一,重視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在任何一種行業中,高素質的人員都會極大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使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地位,提高企業的外部聲譽和市場價值。企業應該加強對人員的素質考核,尤其是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考核,因為會計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著企業內部的資金是否受損害。近些年來,經常發生有關會計人員由于自己的私欲而私自挪用資金,造成企業財產的重大流失,給企業的發展造成損害的情況。因此,建立一個完善合理的對人員的培訓和考核體系是當前大多數企業所要面臨的第一工作。另一方面,企業不僅要提高內部對人員的培訓,同時有必要提高企業吸引會計和管理人才的手段,以吸引更多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人員加入。
第二,加強對于融合的統籌安排。在新時代企業的經營體系下,雖然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然而它們之間的融合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企業加強統籌安排。無論是從體制上還是機構上來說,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并且它們對于人員的培訓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融合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以免因融合造成企業經營結構的崩潰和人才的流失。
第三,完善企業的制度控制。在企業的發展中,制度和規則的影響時時刻刻體現在企業各項流程的運行中。在我國,有許多企業還未形成一整套適合企業發展的會計制度或者是管理制度。這無疑會降低企業的發展潛力。為了合理的保障企業工作人員的各項職能,提高企業對資金的控制,從整體上加強企業的資源分配,從而促進企業的高層人員在面臨重大情況下的決策能力,制度和標準的制定和進一步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七、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工作的融合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從而保證企業在暗流涌動的市場經濟中能夠應對各種挑戰。并且,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還會有效減少企業承擔的市場風險,加強企業運作。
參考文獻:
[1] 孫國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機融合與創新發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2(2)。
[2] 薛燕紅:開展財務會計規范化工作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2(11)。
[3] 楊珊:管理會計在經營管理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4(1)。
[4] 田德玉:論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J].財經界,2014(2)。
[5] 肖永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趨勢初探[J].交通財會,2014(4)。
[6] 羅魏冰:管理會計路在何方[J].廣東審計,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