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管理問題,是目前國內外理論界和實務界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
風險無處不在、風險無時不在,經營就有風險,機遇也有風險.企業風險是指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的影響.企業風險種類很多,一般可分為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另外也可以分為純粹風險和機會風險.
如何嚴格防控只有帶來損失一種可能性的純粹風險,如何審慎處置帶來損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的機會風險,以保證經營目標和財務目標的順利實現,這是企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2011年開始,施工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急劇降溫環境,各種風險急劇升高.
因而進行施工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研究,對于施工企業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
當前,我國建筑企業所處于的行業競爭較為激烈,不規范的招投標現象突出,一些施工企業為了獲得項目中標,而不考慮到項目成本因素而低價競標。 而建設單位受到資金供給限制,往往需要施工單位前期代為墊付工程款.
這種低價中標和墊付工程款的情況,容易導致施工單位未來工程建設利潤低于預期利潤水平,而發生經營虧損和風險,進而導致工程施工企業出現較為嚴重的財務風險和信譽危機。
(二)工程風險
施工企業建設項目期長,期間受政策、市場等影響大,同時征地拆拆費用、設計費、監理費、建安費用等費用的變化,從而可能需要追加投入,也可能出現降低工程收益的風險.在建設過程中,可能由于工程變更或施工等因素造成部分工程不能如期開工或工程延期,導致項目公司不能如期回收投資款,收益率下降.在建設工程項目中,資質不符合規定的轉包、分包情況嚴重.在缺乏嚴格監管的情況下,資質不合格的企業或項目公司會違法出面參與項目的融資、建設和管理,這給工程的質量和項目的按期完工帶來相當大的隱患.
(三)籌資風險
由于施工項目周期較長,一般的投資方會同時參與多個投資項目,向多家金融機構或投資公司進行債權融資,不可控風險較大,在發生債務危機時,會極大影響施工建設。 同時,負債規模高會放大施工企業的財務杠桿,企業所負擔的利息費用支出就越多,企業利潤的可變性就變大,企業現金流量就因之而變小,企業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的可能性就隨之增大. 所以,施工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經營特點和發展趨勢 ,合理安排長短期借款的相對比重,最大限度的降低財務風險.如果負債的期限結構安排不合理,例如應籌集長期資金卻采用了短期借款 ,會增加企業的籌資風險.
二、對防范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思考
(一)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企業“軟實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優化企業的內部環境,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施工企業要積極建設和培育員工樹立企業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內部文化建設不斷的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進而能讓企業各種管理制度變成企業員工的內部約束力,去主動遵守,而是不被動執行.要對關鍵的崗位設置關鍵的內部控制點,對容易發生舞弊行為的崗位實行定期輪崗制度.同時賦予員工的內部控制權利,變內部控制的下壓行為為員工的主動行為,進而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果.
(二)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
現代企業的增長模式已經從傳統的粗放的數量型增長轉向質量型增長,這也迫使施工企業要滿足企業的建設項目增長的同時,要關注企業項目開展的質量水平,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對施工企業來說,在保證施工質量水平和技術要求的同時,其資金管理和資產結構水平是其財務質量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
施工企業要科學配置資本結構,通過優化資本結構提高投資收益,在風險和利益之間尋求最佳配合。 在經營狀況較好的情況下可適當借入資金,在經營情況不佳的情況下,應謹慎從事施工活動,并根據經營發展狀況進行必要的資本結構調整.
在經營較為穩定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適當融資,來獲取更多的項目建設機會,并積極控制財務風險.
同時,施工企業必須考慮自身現金流的穩定性和增長性,防止因調整資本結構形成新的風險,要保持企業的舉債能力,從而保證企業資本的安全、增值。
(三)加強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建設
施工企業的管理者應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和能力。 要主要了解行業背景,對高風險的行業也特別關注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
比如,對國家限制發生的行業或者是項目的工程建設, 施工企業就需要對行業情況進行評估,防止可能出現的風險。 因為行業風險可能導致建設企業內部現金不足或管理能力不夠,進而延伸到施工企業的項目建設中去。 施工企業在具體項目建設過程中,要了解建設企業的管理層變動、員工的素質和積極性,因為管理上的漏洞往往是企業經營失敗的前奏.
同時,施工企業還要密切關注建設企業的戰略目標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導向,其投資是否過大等等。 在內部環境來看,施工企業也要密切關注自身的戰略目標建設,看戰略目標發展是否能實現,戰略目標制定是否過高等等,投資額是否過大,施工企業如果投資建設的項目過多,也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管理精力,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戰略目標是否能夠是實現.
因此,施工企業要密切關注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然后通過量化數據的方法進行定量分析,進而提高財務分析的能力和預見性.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財務風險的預警已經實現了智能化,因此,施工企業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可疑的數據進行信息化處理,定量的分析出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而實現財務預警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參考文獻:
[1]蔣麗萍。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 [J].浙江金融,2012(07)
[2] 周朋程 .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 [J]. 中國農業會計 ,2009(04)
[3]王蓓。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控制 [J].貴州工業大學 2010(8)